【江南收藏•文苑】践行传统——传承紫砂壶工艺的普通人(二)||翟迪

作者:聂怀宇

图:翟迪作品

人生中大部分老师都是年龄比我大的,而翟迪却是年龄比我小的老师。在始终如一做一件事上,翟迪是我的老师;在安静地继承传统并且勤奋地年月习作上,他是我的老师;在知行合一上, 翟迪是践行传统艺术的年轻老师。

翟迪是翟安均的儿子。我刚认识翟安均的那些年,翟迪还在读大学。我去宜兴如果碰到他假期回家,便会见到他。翟迪长得帅帅的,经常见他拿了篮球便出去了,或者拍着篮球回来了,那时的他是一个阳光朝气,像风一样的大学生。做紫砂壶于他,就是父亲的营生,是家里经济的来源,至于艺术,只是我们这些来客口中缥缈的语言,可能只是泥巴之外遥远的诗歌。

然后翟迪就面临毕业择业的问题,子承父业这个事就放在他的人生词典中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传统手工艺原产地,在这些普通手工艺家庭中,其实是安静从容地完成的。经济基础决定思维方式,在全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都依靠紫砂壶制作和销售的大环境中,传承是大多数当地家庭下一辈必然的选择。我想当时的翟迪应该是重新审视了从小到大习以为常的这团泥巴,然后便坐到泥凳上,开始了人生之初业。

我就看着翟迪做紫砂壶一做就是十年,而我虚长十多岁,却已经至少从事了不下五种职业,经历了不止十个行业。惭愧莫如。所以我说在始终如一做一件事上,翟迪是我的老师。专注方能深入,十年如一日和岁岁变,功夫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十年前看着他坐到了泥凳上,是为生,如今把他记录下来,汝是为师。技艺之门,唯手熟耳,宜兴这个地方众多的70、80后普通人就和翟迪一样,这么开始了传承紫砂艺术的人生之旅。

紫砂壶艺术是一门手艺活,每个从业者对紫砂泥塑的理解与从业时间有关。审美情趣的提升更是要在生活和技艺中长期熏陶才能有所感悟。在成千上万的从业者中,往往是聪明的人不勤奋,勤奋的人没灵性。在市场大潮中,紫砂壶的商品属性比艺术气质更重要的时代里,谈艺术,谈传统,谈沉淀,都会谈成“戏说新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看着翟迪和他的小伙伴们重重复复地制作着紫砂壶。轻浮和沉重交错,傲慢和无奈纠结,传统工艺和取巧灵动博弈。就算是旁观,我也已经看得累了。我想这十年的勤奋和经年反复的锤炼,是翟迪和他们这一代年轻人为传承做的最好注解吧!

如果说时代的变迁给了顾景舟这一代大师历史机遇,造就了划时代的紫砂艺术。那么翟迪和他的同龄人们则愉快地进入了一个艺术和文化复兴的“小时代”。现在的社会,市场化是主流,产业化是潮流,工匠精神是口号,口号叫得很响,资金参与数字无比的大,交易异常活跃。这样的紫砂市场氛围谈艺术,真的有点奢侈了,时间就是金钱,每一个从业者或者都相信了,如果紫砂壶艺术不能创造经济价值,那有什么意义呢?翟迪他们这一代年轻人便在这样的熙熙攘攘的大潮中起伏着。一边要面对漂浮不定的市场风格,一边要传承稳定固执的传统工艺。从传统角度来说,紫砂壶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配件,每一件工具,每一个壶型,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段工艺史,一个个文化轶事,一些历史人物;从创新的角度来说,紫砂壶又可以打破这一切,什么都不管不顾,瓷器艺术里抓一把,陶艺装置里掏一坨,也可以嫁接点西方雕塑,还可以禅啊佛啊的自言自语一下,然后弄个名头挂个招牌,搞得像真的一样,自己都信了。我看翟迪从业这十年,他什么风气都没有跟,就一下扎在泥凳上,用壶与我们对话。如果不是已经过去了十年,如果我不是十年保持亲眼所见,我都不知道他的手艺怎样缓慢地变化着,以至于到现在必然语竭词穷。然而没有,翟迪知行合一,在传统和传承中坚持下来了,当然也有属于他自己的创新,那些都是缓慢发生的,是时间滋养着的,宜兴这片陶都土地承载着,一点点慢慢展现出来。

我不想在这样的记叙中给翟迪从事的工作和他下任何定义。特别是对于翟迪这样一位年轻的老师,未来的路还很长,未来的不确定性还很多。丰富的人生会成就艺术作品的厚度,繁荣的市场会成为传统产品肥沃的土壤。年轻一代,往前看去,永远意味着新兴的希望。

翟迪--字羽石,(徐汉棠大师工作室成员,紫砂工艺厂特聘工艺师,陶瓷协会会员,苏州龙宝斋艺术研究院理事,青年陶艺家),在陶乡长大,自幼好陶艺,擅捏塑,大学毕业后全身心投入紫砂的创作中,几年来,在姨公徐汉棠大师的关爱下,勤学多悟,打下扎实的基础功,制壶以神色态协调为美。作品就像他的字号羽石一样,飘逸如羽毛,庄重如玉石。几年来,追传统,求独特,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现于羽石堂工作室从事紫砂创作。

践行
(0)

相关推荐

  • 周桂珍紫砂壶这么稀有

    周桂珍的艺术,具备两个最明显的特色.一方面是扎实的制作功力.严谨的制作工序.周挂珍曾经师从顾景周,并得大师真传,制作十分苛刻严格,甚至可以说是细到毫巅,严格至极.另一方面周桂珍的艺术在讲究中又有以往的 ...

  • 制壶36年双面壶匠徐暗华,讲述紫砂壶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2526期 绵绵 编辑 宜兴紫砂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构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雄立于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之林. 在这盛名的背后,是无数陶艺家默默付出的身影. 徐暗华,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 ...

  • 周桂珍紫砂壶推动文化发展

    周桂珍现为研究员级高 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58年,周桂珍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王寅春习艺,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识.1961年又得"壶艺泰斗" ...

  • 「艺术传承」——黄家旺紫砂壶作品鉴赏

    Huang Jia Wang 黄家旺:1964年出生于紫砂发源地---陶都,在2009年9月中旬,被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继承传统艺术的构思和意韵,融入现代艺 ...

  • 【江南收藏•文苑】程序员眼里的收藏(五)-柔软的符号

    文/聂怀宇 符号:形式化.结构化.象征性.诗情画意的浪漫通感: 符号是形式逻辑的表达方式: 符号是多面的,以人的主观认识为体系. 艺术符号是个性化向群体认知的妥协: 美丽.浪漫.恢谐.柔软.智慧,这些 ...

  • 【江南收藏•文苑】聂怀宇:诗歌、剑、杜鹃与寒号鸟

    文/聂怀宇 剑,这是一个怪胎.这么锋利的东西,排除武侠和浪漫的因素,作为长剑或佩剑存在的必要性,应该就是一种男性的饰物.要不怎会有真正的习武之人所说的"宁短半分,不长一寸"的说法. ...

  • 【江南收藏•文苑】聂怀宇:游学--应制文

    文/聂怀宇 上一次写命题作文是为了考试,这一次倒是有点奇,是为了学习. "游学",倒是个宽泛的题.行为.意识,文理科都可尽情发挥,或者古人那样,也没有分文理,只管一路考据下去. 现 ...

  • 【江南收藏•文苑】一把壶,一个人——记江建群西施壶

    文/高晗 知道江建群江老师是在2008年,机缘不巧,那时没有见到江老师本人,只见到他留下的一把壶,一把美美的西施壶.对西施壶的喜爱起源于以前看到的一篇报道,有一位老先生做了一把非常精致的.小小的可以放 ...

  • 【江南收藏•文苑】烟波浩渺,碧色粉黛——江南春

    文/聂怀宇 又是江南的春天了.烟雨江南这个词会自然的浮现在脑海里. 淡淡的晨雾中,太湖远远近近的白帆在如画的水中,远的近的山,温柔的躺着,淡淡地施了粉黛.又或者是老城的街道,若有若无远近的言语,河边桥 ...

  • 【江南收藏•文苑】聂怀宇:吃茶一水间

    我想要取一个非凡一点的标题,想来想去,还是王迎新老师自己的这个斋名比较贴切. 就像王老师解读她拍照的图片说的那句话"只要人坐在这个环境中的感觉!"这是多好的一种场景,人--坐在-- ...

  • 【江南收藏•文苑】许风康:临池随感

    作者:许风康 图:许风康作品 临池随感 近几年临池日深,案头少名帖.重贴,倒是对一些书家的信札兴趣颇浓.先后临习了黄宾虹.赵之谦.弘一法师的信札,也认真拜读了大翻译家傅雷的书信手稿. 信札本非专门示人 ...

  • 【江南收藏•文苑】广豪:内家拳

    作者:广豪(<现代苏州>杂志常务副总编) 原文刊载:<现代苏州>都市风尚 苏州人的气场是被自己搞小的. 我不忍心看当代人的一些作品,气息奄奄,行尸走肉,笔下的线条,像是一根被拗 ...

  • 【江南收藏•文苑】杨建华:外祖父张晋与他的篆刻艺术

    作者:杨建华(张晋外孙) 图:张晋治印 在吴门画坛老一辈的画家中,我的外祖父张晋是以青绿山水为人所称道的.其实,外祖父不仅画画得好,在篆刻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其作品自然平淡,清逸浑朴,高古天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