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紫檀家具(12)
173、紫檀透雕卷草纹双层香几
清中期
直径51厘米 高91厘米
香几通体紫檀木质地。双层圆形几面,以五木拼接成。框内镶板心,侧面边沿为浮雕的回纹。上下层面之间有接腿及中间的瓶式立柱连接,立柱内透雕卷草纹站牙相抵,两层的券形牙子皆饰夔龙纹。下层展腿,外翻卷云足,下承圆形托泥。
此几制作于乾隆时期,现陈设于漱芳斋。
174、紫檀雕双虬纹六角式香几
清中期
直径49厘米 高91厘米
香几通体紫檀木制。几面六角攒边框镶板心,上沿起拦水线。面下高束腰,满雕双虬纹。束腰上方有倒挂牙子,下方为莲瓣纹托腮。牙板以蕉叶接西洋花纹,上方有乳钉纹与莲瓣纹相隔。展腿为劈料做,拱肩有如意云头纹,下端双外翻回纹足,腿间装管脚根,装券形勾云纹花牙。此几现陈设于漱芳斋。
175、紫檀镂雕龙纹香几
清中期
长41厘米 宽29厘米 高92厘米
香几通体紫檀木制。几面四角攒边框镶板心,侧面冰盘沿,面下高束腰,镶有镂雕龙纹绦环板,下装托腮。牙板正中雕刻正龙,腿上皆为镂雕的盘龙。腿子下方为莲瓣纹底座。
此香几制作于乾隆晚期,腿、牙雕刻的如此繁缛,是清式家具固有的特点
176、紫檀雕夔龙纹香几
清中期
面径39厘米 高89.5厘米
香几通体紫檀木制。几面攒框镶板,侧沿平直,面下高束腰,镶嵌浮雕花纹的绦环板加装托腮。牙板上沿雕刻蕉叶纹,下方有短料攒接高拱罗锅根子,其间有浮雕夔龙纹绦环板。根子与腿夹角处饰云纹托角牙子,直腿内翻卷草纹足。下承带束腰台座。
177、紫檀宝瓶式方香几
清中期
面径35厘米 高104厘米
此几通体紫檀木制。几面四边攒框镶板,四周起拦水线。侧沿饰云纹垛边。面下为宝瓶式立柱,瓶颈四角有卷草纹托角牙。瓶腹上如意云纹开光,内雕十字花纹。瓶下加装托腮。牙条上铲地浮雕云纹至腿的拱肩处。三弯腿,上部云纹翅,外翻云纹足。足下承珠,下有方形托泥带龟脚。
178、紫檀雕拐子纹方几
清中期
面径45.5厘米 高95.5厘米
此几通体紫檀木制。几面攒框镶板,四边起拦水线。面下束腰雕拐子纹,加装托腮。腿内侧雕回纹圈口,四周有卡子花和角牙与腿连接。直腿内翻回纹马蹄。
179、紫檀雕竹节纹盆架
清中期
直径45厘米 高53厘米
盆架通体紫檀木制作。五腿下端叉脚,上下共十根短根连接五腿。通体雕刻竹节纹。上层根子承接盆底,下层则为管脚帐。
180、紫檀雕莲花瓣纹角端座
清中期
长32厘米 宽23.5厘米 高41.5厘米
此座通体用紫檀木制成。座面攒框镶板心,四边下沿雕刻莲花瓣纹,与托腮莲花瓣纹上下呼应。面下高束腰,镶雕花绦环板。壶门式牙子,满饰卷草及拐子纹。三弯腿上馊出飞翅,外翻足。足下连接托泥。
角端座也称为'角端几',是乾隆时期作品。现陈设在养心殿。
181、紫檀边框嵌金桂树挂屏
清中期
面宽120厘米 高163厘米
挂屏以紫檀木四边攒框。框上雕刻夔龙纹混面,两侧饰双边线。框内侧打槽装蓝地板心。屏心以锤叠金叶工艺做成山石、树木及云朵、明月。配玉质树叶及染牙《御制咏桂》诗。
此物为武英殿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为乾隆皇帝万寿节时恭进的寿礼。
182、紫檀边框嵌牙仙人福寿字挂屏(一对)
清中期
面宽60厘米 高130厘米
挂屏为一对,以紫檀木攒边框,框上
镶染牙雕刻的绳纹、双环纹。框内侧打槽装操黑漆板屏心,屏心上边染牙《御制罗汉赞》,下边铜质'福'字槽,装饰染牙山石、树木及九罗汉图。它与寿字挂屏罗汉合为十八罗汉。
另一幅为寿字,其他工艺皆同。
183、紫檀边框嵌玉花鸟纹挂屏
清中期
横宽112厘米 高78厘米
挂屏为紫檀木制,攒回纹边框,里口镶雕刻回纹线条。屏心蓝色绒地上镶嵌玉制白玉兰花、牡丹花、山石及绶带鸟,以孔雀石制玉兰树,展现的是一幅'玉堂富贵'的吉祥图案。挂屏上框安铜制环子。
这种款式的挂屏,皆成对制作和成对摆挂。题材内容大体一致。其做工精细,颜色搭配巧妙。为乾隆时期家具精品。
184、紫檀边框嵌牙七言挂对
清中期
宽30.8厘米 高121厘米
此挂对以紫檀木攒边框。饰双边线条,框内打槽装板,通体黑色漆地。
面嵌染牙御制诗∶'五世曾元胥绕侍,万民亲爱不期同',署款为和坤恭集敬书。由诗句内容可知,这件挂对是乾隆皇帝喜得五世曾元孙后,由和坤进献的贡品。
和坤,满洲正红旗人,曾被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等要职,卒于嘉庆四年。
185、紫檀边框嵌玉石博古挂屏(一对)
清中期
宽80厘米 高123.5厘米
此挂屏为一对,以紫檀木攒边框,根子及立柱将屏心分隔成若干小格。格内粉色漆地,镶嵌有木雕、螺钿或有玉石雕刻而成的笔筒、古鼎、钟表、玉璧、花瓶、如意,还有抽屉、柜门等。此屏的独特之处在于以紫檀做框架,间配以诸多内容的形式。还在于是以多宝格的形式所表现。
博古图是将早期的古玩,以其他材料或工艺的形象且成组的表现出来,诸如∶绘画、雕刻、镶嵌等。这种做法在清朝中期之后尤为流行。
186、紫檀边座嵌螺细舞狮图插屏
清早中期
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27厘米
插屏框架为紫檀木质地。紫檀木边座,边框混面起双边线,内侧开槽装硬木板心,上边镶嵌螺细“舞狮图”。图中为一老一少的
少数民族艺人,和一张口奔驰中的狮子,三者皆处于动态下。其中老者试图用身体掩护少者,而少者则用手中绣球招引狮子向前扑抢的场面。图案下方横根为劈料做,以此界出上下两格。下格透雕梭子纹裙板。屏座无屏柱,两对站牙直接抵住屏框。座墩之间有壶门式劈水牙。屏扇的另外一面是折枝梅花图案
由于折枝梅花是五瓣,暗含五福之意,
所以常被借用于祝寿或祝福。狮子被视为
灵兽或神兽,有一龙二凤三狮子的说法,白毛狮子尤被视为大瑞。此插屏为清朝早中期的艺术品。
187、紫檀边座嵌染牙五百罗汉插屏
清中期
长9厘米 宽56厘米 高195厘米
插屏为紫檀木漆地镶嵌染牙家具。屏框为紫檀木制,框内蓝色漆地上镶嵌以鸡翅木雕刻的群山,以染色象牙雕刻的人物、树木花草、庭院高台、河流瀑布。在山坡上、庭院中及仙台上有五百名罗汉,每人均手执法器。屏上沿正中镶嵌牙雕乾隆皇帝诗文《御制罗汉赞》。屏座上以板材雕刻夔龙纹立墙替代了屏柱及站牙,立墙开槽将屏框卡住。屏扇下端绦环板、劈水牙均浮雕夔龙纹。屏风背面雕刻'半壁出海日'图案。
此插屏是乾隆时期依据宋朝画家陈居中的画稿制作的。
188、紫檀边座嵌瓷山水人物插屏
清早中期
长28厘米 宽12厘米 高24厘米
插屏为紫檀木质地。紫檀木制混面边框。框内镶嵌青花瓷山水人物风景图。屏扇下有屏座托住,并有两屏柱相夹。屏柱上端饰回纹,柱身前后有站牙相抵,既起到装饰效果,又增强其稳定性。屏柱间有双根相连,其间镶绦环板,在绦线内雕刻夔龙纹及饕餮纹。壶门式曲边披水牙板,雕夔龙纹及流云纹。下承卷书足。
此插屏制作于乾隆年间。这是江西景德镇的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