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心堂“说说”选 50
随性文字,虽拉拉杂杂,自觉倒也颇见生动真实,甚至丰富多采。
……
为这颇费事的油画,得有效利用时间,须常驻现场了。紧闭院门静心拟稿,过最简单的日子,倒也真是艺者理想的生活。搭建工作台,终舍弃楼上的宽敞明亮,以取其贴地之润凉。苦战一下午,将首幅《林中初夏》构图大势拟出。黄昏搁笔,于晚凉间去楼顶沐风灌园,却见叶藤中结得个“莽子”丝瓜。明晚可煮碗汤来吃了。呵呵。入夜甚是岑寂。这份寥落感觉,或天生也只当是达某这等好静者才宜于消受哩。
大体色块先铺出来。画儿这东东,只进行到这步似也没甚不可以,而一直再画下去画很久也行。亦试放了一下它该待的位置,斟酌着再行加工。作画时老是有琐事干扰。这不: 分别来两拨人安装了二、三楼卫的设施。黄昏,将昨日说的“莽子丝瓜”摘来下面块吃了。虽未正式动火,就用电,以最简单方法弄,还是感觉挺可口的。入夜,将准备装框挂画之处先“预排”了一下位置,并设想今后在这光照之下的效果。然后这又也过过写字儿的瘾。呵呵。
又一日,潜心“再作冯妇”,为这油画画者。咳,久远之事重拾! 中午,与诸多农民工一道,在小区旁街头边,吃罢13元档的多样荤素自助型盒饭。趁阴雨润凉,将后院紫藤牵引了条爬架绳儿,亦将“屈为栅栏”的芙蓉移栽到前庭篱墙边了。还以废砖暂且排出了庭间小径,并憧憬着今后在草坪上正式以不规则石板儿做出它的感觉。余者如常。天黑尽后,诸事方了。仍将今日所进行之画,又移向预拟之位,审视了一下不同光照下的效果。想今儿个,咱装修师傅见这画,对我笑叹:“你这手艺难学!”倒是哦,为咱这画艺,自己可是不觉五十多年都消磨过去了!
画画,料理日常生活,抽空谋划庭院,并接待与关照着来干活的工人。各种旮旯处的收口活儿依然不少,如此示之镭射厅顶部采光井遮光滑帘、主卫顶阁不常用杂物间之简单刮墙,等等。另,今原打算暂回,偏偏明日又有杂事相约。画基本成形,唯须找找感觉,进而调理一下细部。因一时晚餐无着落,女儿赶紧通过网购叫送来外卖。蛮丰盛的,喝了听啤酒,大快朵颐。
这画大致算是完成。家人今日来现场,都道说原作比这翻拍图片视觉效果好多了。另,女儿随手为我拍得几张工作照。却原来,达某这艺者,画起油画来,乃是这般模样,且短裤背心的,如此不修边幅。
周末,被亲戚“裹”将出去,俗乐中度得二日。思近段时日忙于油绘,本等翰墨之事及发帖常务皆废。故尔趁今在家,整天“赶工”。毕竟心知,以长远观,孰轻孰重。——方作得《塞上沙风卷暮云》、《麓滩下 遥看藏寺接云天》两画稿(俱依序而为“青陇行”之系列也),并余墨作书后,击键志之,遂录入此“说说”。
又入油画创作绘制状态。前画《林中初夏》,偶或微作调整而已。此另铺开《夜宿龙目岛林贾尼火山远眺巴厘岛》一稿。画中所展示者,为此居所常住人口大都共同实历之境,是以悬挂展示于餐桌墙边,想必今后,得能长期勾起各自亲切之回忆。固然,此画境已是艺者概括、加工、调整与强化得来,尤其乃至势如“跃出斯境”且“居高临下”得之,自当非是一草一石皆拘泥于实物。不过,其基本情味,甚而至于不少细节,却仍属“据实发挥”。当时身处异国,且露宿于常人断难足踏实地之神奇境界,那份感觉,于达某言之,也真堪称是撼其心魄!而值此面对画布之际,则理应细加回味,从而“意至笔随”之……今儿个,不过极粗略地谋划与推敲一下大的形色光影构成关系而已,且又置于不同情境下,以供思考。
铺开基本色调。作画之余,利用晨昏稍凉之时,以一把小锄,努力把前庭不平之地,“将高扯矮”,挖填了些,便于今后拾弄草坪。午饭依旧是那"民工级"的荤素管够自助盒饭,混得一饱。早晚自炊,虽极简略,却仍是营养与口味兼顾。另亦接待了两拨来做事的工人。作画本身,令己投入。一边也回味着所历之事境……当时,那足足是走了一整天。登上山顶前,还是一片火山灰地带,每上行一步、就会滑退半步的。当晚,吃罢随行之人为咱备下的可口而且营养丰富的晚餐,然后住在其为咱搭好的几个帐篷内,于满天繁密的大星辉映下,但觉那山海之间,飚风劲拂,天甚寒冷。就近便是还微冒着烟的火山之巅,以及稍下凹处清澈的火山湖泊;远处则隐约可见曲折的海岸连同本岛那三个紧排成一线、有如省略号般的离岛(其后众人亦去其中一个离岛上小住了二日),境界堪称奇异且是美丽。咳,这也是个人平生最值得记忆的一次野营了;须知,这可是越过了赤道,已在南半球上了哦!
一早在院旮旯觅得装修师傅留下的大锄头,感觉趁手,遂如当年在乡下似的,发狠干了个早工,将前庭的地坪完全拾弄出来。天时渐热,乃蛰伏室内歇凉作画。下午因杂务耽搁较大,至此方饭罢收拾完毕。画到这一步,相对实在。凝神观之,当时所历情境毕现于心。此旅行线路,不像巴厘岛般“热”,却显得更有意思。来这儿的,基本上都是欧美人士,极少有大陆华人。且所来者,还差不多都是“探险者”,象咱这样“文弱高龄”的,几乎已是绝无仅有!事后据相关人士说,此山有旅行记载以来,外来者中,达某我,便是年龄第二大的一位,仅有一名德国佬,更甚于咱。而另有一件小事,亦足以证明这点:歇息于路旁时,曾有一位欧美青年与女儿用英语交谈。当他听说我的年岁后,叫了声老天,并做出了个很是夸张的表情,还说是他才二十二岁,都累得快不行啦……在此顺便翻出当时登山途中留得照片,一并示之。
此画亦进入观察斟酌微调状态。昨日所谓杂务,即些许边角之事,亦见成效。今日,友人冒暑来访,相谈愉快。
星汉灿烂,印度洋山岛之夜,令人回味无穷。友曰: 原作气氛明显更能打劲人心。
此画(《江岸冬寒沙水清》)得自2013年。今发帖之际反观,画面视觉效果,受当时驾驭这特殊氛围之能力、及作画时之客观气候条件(天寒地冻)两个方面的影响,感觉其水墨味胶着呆滞了些。而固然这胶着呆滞感本身,亦似乎倒也有助于这种特殊氛围的展示。则此又为一矛盾之处矣!
窗外同为炽烈炎暑。手中活儿,却由日前涂布刮板作油画,转而回复为挥毫染墨弄丹青;幅中题材,亦由那异国山岛,倏然变为此神州湖野。方粗染罢《暝色下,雨云笼罩青海湖》与《西海晨曦》两稿,并草拟得《此即古之瑶池欤?》连同《西王母迹曷可觅,入眼尽皆游人影》二题。而所执者虽异,则又岂碍我艺者恬静澄明之心。涮笔洗砚之余,于电脑内所收存之《花神系列》古乐声中,怡然信意敲此数行文字,以志心境。
入伏了!真正考验“重庆人是否爱重庆”的季节又到来了!呵呵。也真个是的哈,感觉咱重庆诸般皆可,唯有这每年的三伏天(或推广些说,每年的7、8、9三个月),最是让人憋气。好在咱这祖籍齐鲁海滨、却土生土长于巴渝山城之人,天生倒还是个“耐温将军”,倘非极端酷热,连空调都不想开的,——寒冷季节亦然同理。而耐暑耐寒的“方儿”,打小起,显然便是“放下这又弄那”的艺文兴趣:陶乐于内,冷热皆忘。于是乎一生不改。至于说如时下所兴外出避暑甚的,不是说就不好玩,但时间尚短犹可,长了,端是“心欠欠”得慌。毕竟家中案台上、电脑内般般爱物,无法都长带在身边啊。所以,像这三伏天也“死守死赖死爱”着咱们重庆,那就是顺理成章之事啦……呵呵呵呵。
友人相交,取其一个或几个方面……
今世常谓:“三观”不合,必各走各。此固不差。唯此谓也,倘持以过严标准,或以“钻牛角尖”态度待之,亦显然不行。其理简甚:所谓“合”,也只堪为基本一致、大体相同矣;如何可能样样如出一辙?这正如老话所言:要得人如我,除非世上还有一个我。——吾人因静思及此,也就不觉乃以此识,判别所有相交之士,并以是为准绳,确立与人相交之根本态度。自然,若是在思想认识、人生态度、兴趣爱好及行为方式乃至生活习惯这诸多方面,彼此皆得大致趋同,或客观上又属利害相融、并对相互间之交情亦都珍惜,那肯定是再好不过,不消说了。而以上所列数点,其任占三二,想想也都算是难能可贵的。问题是另有一点:那有着较深交往之故人,若在这现实生存环境中,双方发展变化都颇大,那又该是作何相处?细想来,只要彼此都还重视过去的一份情谊,那么也就只能是“承认并尊重历史”、“取其今之所宜者而相交”,且各自俱做到有礼、有节、有分寸而各守其界了。或,这也是一种“和而不同”之境?但还有一点,却没法回避:倘是在长期的客观存在条件下,双方对人间起码的善恶及是非的认知,都有了难能调和的差距,那么,又该怎么办?对这点,则只得作上个冷酷的结论:彼此间即使再有相交之渊源,似乎真的也都不宜再打更多的交道了。不然,那只会令双方都感觉尴尬难受的。而这也就正应了文首之语。总而言之吧,若非是在一些至关重要之点上不可共存,一般说来,相交之人,也只能是求同存异、彼此取其所宜者“与共”,并对那“与己之异”作最大限度的包容;而如若是既存无法调和之认知差异,那么,也就只可能是于心之深处识其界线、唯在某些尚可通融的方面,图个“和平共处”,如此而已。
酷暑中,心有待。凭宿墨,兼涮彩。写朔湖,真自在。霎时间,出境界。款既题,章未盖。贴上网络图个快!
兹大染之幅有二。其一,曰《青海长云暗雪山 山藏迷雾数重间》。其二,曰《今我行来青海头 万千古人诗句 对照皆休 然其造物所赋之美 毕竟无俦》。两者皆依序所为昨岁“青陇行”得来之画题也。不依成法,唯抒己意,虽已具视象,尚待收笔完工。
人生是由缺憾织就的一张大网。身在其中,倘能如那“独坐中军帐”的“小小诸葛亮”般,自在穿行犹不失其智,即称上乘。
所谓人之靠谱,首在于其无论大言小语,特行常为,尽皆入理合辙,不矫不拗,但守平情而秉真远伪。
………………………………
这“杂类”菜单中所示文字,多属只限于在小范围内传布者。自家此生既已许之艺文,是以向来为文从艺,偶亦喜来上点抒发文人情怀的东西。此“说说”也,自当只为俗生之零星感悟。
吾一生所涉艺文事体庞杂。今自度时光金贵,此余生也,唯限致力于中式传统之画、文、诗、书四艺。又忖之,欲将其品透玩深,焉得不立个章法与规矩,或曰须得定下个追求之目标。故尔,在从前所拟翰墨丹青艺事标杆之外,此亦分别将其他三项依序补足。
吾之文事追求
凡有所感,皆立主旨。
涉笔成趣,郁乎文意。
取西法之严密逻辑分析与相对完整句式,得中体之约博宏深及简劲直捷感觉。俗生感遇但能触动心弦,必予捋理构架以成篇章,且是文无定法,任凭意兴发挥。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扫一扫或按一按,关注“童山雷”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