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石首段复原图

《水经注》自成书以来,早年均为传抄流传,错疏难免,但不能轻狂否认其言,须多加求证,以辩真伪。

《水经注》石首段有太多疑团,为什么地名如此密集?为什么两个县尉治所相对而立?为什么石首山不在绣林山西?

1、为什么地名如此密集?

地名是人文活动及生产生活的产物,人口越聚集,人文活动越多,地名自然越丰富,石首城区附近,出土大量唐朝及以前乃至战国的文物,足以见证石首的过往,人口居住及生产生活未有间断,石首得水之利,也是宜居之地。

2、为什么两个县尉治所相对而立?

从《水经注》文中可知,此区域水口繁多,北岸有子夏口通夏水,夏水有可以通达汉江,南岸有龙穴水口,龙穴实为长江早期支流,明清时期,山底湖之南的显扬湖仍然可以通达洞庭湖(明清方志有载,详情另作分述),由此可见,当时的石首城区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南达岳阳、长沙,北达荆州、襄阳等地,为“盐”“茶”“米”“布”等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人口聚居、经济繁盛,涉及治安与税收问题,华容、监利两县分别在此南北水路要隘分设县尉官署管理治安,以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理所当然。

3、县尉是什么?

县尉是县一级政府的职官,始于秦,两汉沿置,掌一县的治安。历代所置略同,明代始废。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大县置二尉,小县置一尉。唐代县尉有“收率课调”之职,分管上级州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即所谓“众曹”或“六曹”)下达的民政、财政、宗教、祠祀、礼俗、兵役、工役、市政、工商管理等公务,负责收租催税、治安捕盗。百姓不完纳赋税,甚至起而反抗,便被视作盗贼,加以惩处。

汉代的县尉常以部为称,一县之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县尉,有些县尉与县令长不在一城驻扎

(即在县治以外地方),即县尉单独有自己官署驻地。(类似于明清在要隘设置巡检司、或相当于今公安局与派出所。明清时调关有调弦口巡检司、监利对岸有黄家穴巡检司)

4、故华容县尉、故监利县尉旧治大概是什么时期的?

故华容、故监利县尉旧治作为华容、监利县属的下级官署衙门的驻地,

原文未载明故县尉所属时期,经史料考证,故华容、故监利县尉旧治为汉代时期。

汉置华容县,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析置监利县。西晋武帝初,杜预平吴定江南,于太康五年(284年),分华容县西南境置石首县。故华容、故监利县尉旧治约在222年-284年之间。

故华容县尉治所的设置可以说石首设县而置的前奏。

5.石首山为什么不在绣林山西?

“石首山”清代以前的历代方志记载,石首山均在县北,不在县西,特别是明代《湖广总志》《荆州府志》《荆州志》《郧台志》等都明确记载石首山在县北二里(或县北三里),与最早记载的《水经注》保存高度一直,从未改变,只是至清代,石首山不仅消失在现实中,也消失在记忆中,所以才出现“石首山在县西一说”。

虽然至今离《水经注》编撰的年代较远,地名也随着社会发展发生演化,但居多地名仍然可以找到踪影,如清水口,明代隆庆二年的水利堤工图上,仍然清晰的标注着“清水套”,清代地图上仍然有“牛头山”等地名,这些地名虽有出入,但不可否认,地名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演化。

------------------

附:杨守敬绘《水经注图》

《水经注》 (郦道元)卷三十五 江水三

自此渊潭相接……江水左会高口,江浦也。右对黄州,江水又东得故市口,水与高水通也。江水又右迳阳岐山北,山枕大江,山东有城,故华容县尉旧治也。大江又东,左合子夏口,江水左迤北出,通于夏水,故日子夏也。大江又东左得侯台水口,江浦也。大江右得龙穴水口,江浦右迤也。北对虎洲,又洲北有龙巢,地名也。昔禹南济江,黄龙夹舟,舟人五色无主,禹笑曰;吾受命于天,竭力养民,生,性也;死,命也。何忧龙哉?于是二龙弭鳞掉尾而去焉,故水地取名矣。江水自龙巢而东得俞口,夏水泛盛则有,冬无之,江之北岸上有小城,故监利县尉治也。又东得清阳、土坞二口,江浦也。大江右迳石首山北,又东迳赭要。赭要,洲名,在大江中次北湖洲下。江水左得饭筐上口,秋夏水通下口,上下口间,相距三十余里。赭要下即杨子洲,在大江中,二洲之间,常苦蛟害,昔荆佽飞济此,遇两蛟,斩之。自后罕有所患矣。江之右岸,则清水口,口上即钱官也。水自牛皮山东北通江,北对清水洲,洲下接生江洲,南即生江口,水南通澧浦。江水左会饭筐下口,江浦所入也。江水又右得上檀浦,江溠也,江水又东迳竹町南,江中有观洋溠,溠东有大洲,洲东分为爵洲,洲南对湘江口也。

(0)

相关推荐

  • 《水经.夏水注》考略(卷32)

    ○夏水 △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 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屈原所谓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也.龙门,即郢城之东门也. 夏水,据<水经注>,故道自今湖北荆州市南分长 ...

  • 华容道上的故事连着鄂州

    近年来,网友童力群君在网上连篇累牍地撰文发帖,认定赤壁大战的火烧赤壁之赤壁是在长江北岸的黄冈赤壁,团风就是乌林.就此,特与网友童君切搓:是否以华容.阳逻.卻月城的历史背景,来考略公元208年的火烧之赤 ...

  • 原创:《水经注》卷十一滱水流域新考(唐县段)

    <水经注>卷十一滱水流域新考(唐县段) 东南过广昌县南, 广昌县故城,疑与今涞源县城东北之曲村遗址有关.按卷十二巨马河条注文:"有二源,俱发涞山.东迳广昌县故城南"的方 ...

  • 《水经注》卷三河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段新考

    △又北过朔方临戎县西. 河水东北,迳三封县故城东,汉武帝元狩三年置.<十三州志>曰: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 三封县故城,三封县故城位于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陶升井村(包日陶勒盖农场总部所在地) ...

  • 《水经注》卷三河水(包头段)新考

    又东,迳九原县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也.王莽之获降郡成平县矣.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王莽之填河亭也.<竹书纪年>云:魏襄王十七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 ...

  • 《水经注》卷三河水(呼和浩特段)新考

    河水屈而南流,白渠水注之.水出塞外,西迳定襄武进县故城北,西部都尉治,王莽更名伐蛮.世祖建武中,封随宪为侯国也. 白渠水,今大黑河支流,按后文"白渠水西北,迳成乐城北"推测上游约相 ...

  • 《水经注》㶟水(北京段)新考(修订稿)

    摘要:<水经注>㶟水清夷水.高粱水段等是研究北京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本文在宏观层面依据相关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比对勘验,中观层面借助Google earth等工具从空间维度进行多 ...

  • 《水经注》卷十一滱水流域(山西段)新考

    摘要:<水经注>滱水(山西段)是研究唐河上游流域重要的史地文献.本文宏观层面参阅相关文献着重时间维度的比对勘验: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等工具进行空间维度的多重校验:微观层面 ...

  • 《水经注》㶟水(祁夷水段)新考

    摘要:<水经注>㶟水(祁夷水段)是研究桑干河中游支流壶流河流域重要的历史文献.本文依据相关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空间维度则借助Google earth等工具进行多重方位推 ...

  • 《水经注》㶟水(朔州段新考

    摘要: <水经注>㶟水上游基本在今朔州境内.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从空 ...

  • 《水经注》里的姑臧城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 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东北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也. 都野泽,王乃昂等认为古都野泽约在今青土湖一带.青土湖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北缘.甘肃省民勤县东北70km处,湖区属石羊河干三角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