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

昨天上午,“鲁迅与但丁:跨时空对话”文化交流论坛在绍兴文理学院铁成科教馆报告厅举行。

昨天上午,鲁迅与但丁两位文学巨人“跨时空对话”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鲁迅长孙周令飞、但丁第19世孙瑟本雷诺·蒂·瑟杰·阿利格耶里及中意两国的文学研究专家共同探讨鲁迅、但丁与中意文学,他们分别就鲁迅看意大利文化的眼光、鲁迅与但丁的比较、鲁迅和但丁在中意文化交流中的意义等进行对话。

相同的文化城市

一样的文学天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中华“民族魂”。但丁是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也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拓者、先行者。鲁迅与但丁,虽然身处不同时空,但在精神上却具有一致性。

  鲁迅长孙周令飞说,鲁迅与但丁的对话,是中国与意大利两国的文学对话,是绍兴和佛罗伦萨两座城市的对话。佛罗伦萨是但丁生活和创作的根基,而绍兴则是鲁迅的根基。但丁的创作根植于佛罗伦萨的城市、历史、社会、环境和生活,而鲁迅的创作根植于绍兴的城市、历史、社会、环境和生活。他们各自从自己的家乡获取创作灵感,正如佛罗伦萨深深融入了但丁的血液和精神世界一样,绍兴深深地融入了鲁迅的血液和精神世界。佛罗伦萨诞生、哺育、滋养了意大利的伟大儿子但丁的文学天才,绍兴则诞生、哺育、滋养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儿子鲁迅的文学天才,这是中国和意大利两个伟大国家的骄傲,也是绍兴和佛罗伦萨的共同点,从这一点上说,这两个城市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周令飞说,我们在绍兴举办大师对话活动,适得其所,理所当然。可以说,具有象征性,也具有历史性、现实性。我相信,两位大师的对话,对我们两个城市、两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和交流互动、文明互鉴,具有实际推动的意义。

  但丁第19世孙瑟本雷诺·蒂·瑟杰·阿利格耶里是一名天文学博士。他说,我虽然是但丁的后裔,但我是一名天文学家。我被迫处在名人的光环之下,是但丁帮助我走出困惑。但丁也是一名天文学家,但丁站在另外一个高度,让天文学走进了他的作品之中。

一样的开拓呐喊

一样的精神共鸣

  鲁迅与但丁出生在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民族,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他们既是人性解放的倡导者和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也是中意两国旧文化的批判者和现代文明的推动者。他们既是旧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呐喊者。

  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寿永明教授说,鲁迅先生虽然比但丁晚出生600余年,也没有旅居游学意大利的经历,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与但丁产生深深的心灵遇合和精神共鸣。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青年鲁迅就开始关注但丁,他在长篇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中就曾指出,意大利统一的基础是新的意大利语,而创造了新的意大利语言的就是但丁。后来,晚年的鲁迅在谈到年青时读过的伟大文学作品时还说,意大利作家但丁和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令他难忘的两位外国作家,尤其是在但丁《神曲·炼狱》里,就有他特别喜爱的许多叛逆的“异端”存在。

  但丁是人性解放的第一个呐喊者。在神主宰的时代,但丁大胆地讴歌爱情、肯定人性、赞美世俗生活的乐趣,认为尘世生活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神。但丁的《神曲》隐喻了“最高的个人发展”。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呐喊》等作品,与但丁的作品,都有着精神的共鸣。

  但丁文化俱乐部基金会主席、佩斯卡拉大学终身教授安东尼奥·索内拉在介绍但丁的故居时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在但丁的故居今后可以举办鲁迅诗歌和文学作品及相关的展览,可以让更多的人在但丁和鲁迅的身上汲取灵感。

鲁迅始终关注但丁

鲁迅是中国的但丁

  但丁常常被视为人类历史上三大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和荷马以及莎士比亚的名字同时出现。但丁知名研究专家卢卡·马科齐说,但丁的代表作《神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因为语言使用的是俗语而不是拉丁语产生了争议,但这正确保了《神曲》的广泛传播。在音乐上,在大众文化,在电影中,都存在着但丁的成就,这都让他成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拿来主义”的鲁迅毕生“拿来”的范围几乎覆盖世界文明所有成熟形态,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更在他的视野之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说,鲁迅自始至终关注意大利,大量论文、杂文和翻译作品的序跋论及意大利社会、历史和文化,短篇小说创作、文学观念和语言思想、现代木刻艺术的提倡、宗教意识,都深受意大利影响,并在接受影响的过程中强烈凸显其看待域外文明的独特眼光。他受意大利艺术“启发”而提倡现代木刻版画和漫画。鲁迅虽然很仰慕意大利“文艺复兴”,却反对借“文艺复兴”之名在中国进行文化“复古”。

  郜元宝认为鲁迅站在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立场,以独特的问题意识来吸取意大利文化。研究鲁迅与意大利文化这一个案,可以切实感受到现代中国文化巨人在建设本土文化时一刻也不放松地学习、审视、借鉴世界文化的恢宏气度。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里开始,也在鲁迅手里成熟,同时又在鲁迅手里形成一座迄今无与伦比的高峰。绍兴文理学院教授曹禧修说,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也即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鲁迅的《狂人日记》的发表,仿佛一声撕裂文化中国的“炸雷”骤然爆响。早在1907年,鲁迅就认为中国强国之梦的“根柢在人”,中国重新崛起的“根本之图”是“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必尊个性而张精神”,这与但丁的精神实质高度一致。

  曹禧修认为,鲁迅就是中国的但丁,但鲁迅的思想不是但丁思想的简单重复。鲁迅的思想不但具有原创性,而且具有源泉性,他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化。

(0)

相关推荐

  • 大师对话 | 鲁迅与萧伯纳跨时空线上云交流

    大师对话:鲁迅与萧伯纳 10月19日下午,一年一度"大师对话:鲁迅与世界文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绍兴鲁迅故里三味书屋党员活动室举行.今年的活动以 "鲁迅对话萧伯纳&quo ...

  • 意大利语的历史发展脉络剖析

    意大利语是罗曼语系的一种语言,这是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意大利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意大利语亚语系的一员.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半岛.瑞士南部.圣马力诺.西西里岛.科西嘉岛.撒丁岛北部.亚得里亚海东北岸以及北美 ...

  •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 ...

  • 文艺复兴三杰(意大利三位文艺复兴的先驱者)

    带你了解文艺复兴三杰之但丁 4822播放 00:53 文艺复兴三杰 意大利三位文艺复兴的先驱者共2个含义 意大利三位文艺复兴的先驱者 [意]亚历山德罗·委佐齐所著书籍 收起 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在意大 ...

  • 在跨文化对话中开拓鲁迅研究的新局面

       王晓初,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笔名白苇    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北京鲁迅博物馆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文理学院.上海鲁迅纪念馆等单位承办的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 ...

  • 文/图、骑行客 :寻访鲁迅故里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寻访鲁迅故里  作者.图|骑行客   主编|幽梦静美    金秋八月,风从身边走过,带来你心中无尽迷人的故事.秋雨从霄空中洒落,浇灌了多少尘世间 ...

  • 薄伽丘

    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12月21日),一译卜伽丘.出生地不详,一说为法国巴黎,一说为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切塔尔多.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 ...

  • 《闪亮的坐标》:演员陈宝国、万茜深情演绎李大钊与女儿李星华的跨时空对话,感人至深让人泪目!

    红色文化讲演节目<闪亮的坐标>于2021年5月15日晚间19点30分在江西卫视开播.为了突破讲述类节目模式单一的局限性,节目组调动多种感官手段,对舞台立体化呈现进行精心设计,目的就是要把观 ...

  • 《明日创作计划》舞台被炸场 《2066》舒灏跨时空对话

    在各类综艺节目争相"打架",拼人气拼创作拼舞台甚至是拼导师的时代,究竟怎样的节目可以收获观众的心呢?<明日创作计划>作为明日之子第五季,能走到第五季,无疑是拥有强大的受 ...

  • [首藏作品](6887)与中国建筑宗师来一场跨时空“对话”

    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开展与中国建筑宗师来一场跨时空"对话"实习记者 孙 瑜游客在展墙前参观梁思成等人的影像资料 梁思成<中国建筑之"ORDER"& ...

  • 百年献礼走近历史,跨时空与先辈对话

    网视导读: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值此重要的历史时刻,为了庆祝党的生日,祝福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文艺界以影视作品.晚会.特别节目等多种形式致敬历史,喝彩盛世. 七一晚会 央视及各 ...

  • 五行智慧--丁.梁冬对话罗宗美1[阴阳五行·原始细胞]

    04 - 阴阳五行·原始细胞 刚才是从水来讲"一"如何产生的阴阳.比如说从<易经>卦象来讲,<易经>就是阴阳的一种变化,易者变也.这种阴阳不断地组合就可以变 ...

  • 寻根问祖:垭口的吴氏苗族,穿越百年的时空对话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我从遥远的贵州东部,去到五百公里之外的贵州西部,目的只有一个--去看看那里的苗族同胞. 因为这支苗族同胞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百五十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受战争影响, ...

  • 痔疮--丁.梁冬对话罗宗美2[痔疮的中医治疗]

    04 - 痔疮的中医治疗 刚才说小朋友上面流鼻涕,为什么会下面长痔疮,是因为阳气下陷,阳在下,下边就比较热,它就容易长痔疮. 现在很多'有痔青年'就是阳气下陷,阳在下边,下边热,它就容易长痔疮,可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