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美玉米价格上涨 国内玉米价格下跌
国际方面:周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市场收盘上涨,因为作物状况低于预期,使得市场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中西部部分地区的干燥状况上。截止收盘,玉米期货上涨5.50美分到15.75美分不等,其中9月期约收高15.75美分,报收571.75美分/蒲式耳;12月期约收高13.50美分,报收565.75美分/蒲式耳;3月期约收高13.25美分,报收573美分/蒲式耳。成交最活跃的9月期约交易区间在557.25美分到576.25美分。据美国农业部周一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截至7月18日,美国玉米优良率为65%,与上周持平,上年同期为69%。一位分析师称,美国玉米和大豆作物抵抗住了近期干燥天气带来的影响,但是受损风险依然很高,而这个时候供应又非常紧张。他补充说,我们需要农作物丰收。即使玉米产量略微减少,也意味着供应紧张。农作物承受的生长压力,给价格带来了一些支持。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的玉米进口量为375万吨,同比增加305%,其中美国玉米占到220万吨,乌克兰玉米占到140万吨。今年上半年中国玉米进口量为1530万吨,同比激增319%。目前美国玉米价格远远低于中国国内玉米价格。周二,美国两个内陆河流码头的玉米现货基差报价互有涨跌,不过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价格保持稳定。
国内方面:国内玉米价格下跌,港口玉米价格下跌。市场购销活跃度不高,随着玉米价格回落,基层出货情绪有所降温,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成交量有限,价格稳中偏弱。优质玉米数量不多,价格相对抗跌,饲养业采购少量。南方下游需求已经被包括小麦、稻谷、进口玉米、进口小麦、进口高粱、进口大麦等替代品所抢占。部分地区陆续有早熟玉米上市,但上量不多,流入市场量非常少。华北基层余粮有限,下游需求未有明显增长,贸易商出货积极性尚可,但企业采购需求有限,购销整体清淡,价格继续承压偏弱运行。
文/百川盈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