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平生不信怪
花驴儿
王冕
戊寅岁,杭州有回回人,牧花驴儿,能解人意,能识省回回人语言。人多观之,回人以此多获利焉。
花驴儿,渡江踏遍江南土。正值江南无马时,驴儿得志雄威武,况是能解花门语。江南淫雨二百日,洪涛巨浪掀天舞。麻麦烂死秧苗无,百姓吞声苦饥苦,驴儿啖粟恬如故。江南子弟不晓事,掷金驰逐争先睹。夸渠省得人语言,纵使能言亦何补?花驴儿,乃奇遇。昨朝方上评事厅,今日又登丞相府,哮吼纵横谁敢侮?老夫平生不信怪,见此怪事欲呕吐。归来十日不食饭,扼腕攒眉泪如雨。
1338年,王冕52岁。在历时两年完成扬州、太湖、庐山、岳麓山、汩罗江的游历之后,王冕于此年春季南归故里。途经杭州时,王冕看到了当时街头的一个怪现状:一个回族人,牵着一头花驴儿,在杭州城内到处招摇撞骗,大发其横财。说什么花驴儿能解人意,花驴儿听得懂回族人说话,以此吸引人们争相围睹。而当时的江南,已被元朝的统治阶级搜刮得没有一匹良马,又恰逢江南淫雨连绵,洪涛巨浪,泛滥成灾,麻麦烂死,秧苗枯黄,老百姓忍饥挨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悲惨的现实面前,畜生花驴儿却受到了江南子弟的特别关爱。它自由自在地吼叫,谁也不敢动它一根毫毛。不但不敢欺负它,在百姓食不裹腹的艰难日子里,花驴儿却恬不知耻,每天大口大口吞吃着本该救济百姓的粮食谷物。不仅如此,江南子弟尤其是贪官污吏,他们压根就不明白事理,围着这头花驴儿奔驰追赶,掷金抛银,争相观看花驴儿的神奇。还一个劲夸说花驴儿知道回族人的语言。不知道这些人想过没有?就算花驴儿会说话,又能怎么样呢?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花驴儿还被拉到官府里,成为人们奉承拍马的一个工具。它昨天被牵到了评事厅,今天又跨进了丞相府的大门。于是,花驴儿更加趾高气扬了,它自由自在地吼叫,谁也不敢对一头畜生说个“不”字。不信怪力乱神的王冕,年轻时还屡砍庙里的神像。当他在杭州街头看到花驴儿的怪事后,胸中只有难过,难过得直想呕吐。
王冕所处的时代,蒙元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为一等,色目人为二等,汉人三等,南人四等。南人指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的人,包括江浙、湖广、江西三行省。这首《花驴儿》诗,就是借花驴说事,批判民族歧视政策,反映江南民生疾苦,同时对杭城子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王冕无心仕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当他在杭城看到“百姓吞声苦饥苦,驴儿啖粟恬如故”的怪事时,紧皱眉头,寝食难安。这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就是王冕在另一首诗中所说的“我老为时虑,无言思欲哀”。王冕说自己“老夫平生不信怪”,他童年时僧寺夜读“不信怪”,他青年时屡砍神像“不信怪”,而这次他看到花驴儿得志,竟气得“归来十日不食饭”,可见其愤怒与厌恶非同寻常。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