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面孔更美?--合成平均刺激的平均表征机制
本文来源于 “ 认知与行为研究所”
群体面孔更美?
---合成平均刺激
的平均表征机制
在面对一群人时,我们对他们是否进行整体的加工,而这种整体的提取和加工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视觉加工的逆层级理论 (reverse hierarchy theory, Hochstein & Ahissar, 2002; Hochstein et al., 2015)认为整体加工和个体加工存在着逆层级性, 即统计表征作为一种由自下而上的快速过程构建的高水平表征优先于个体表征的觉察。因此, 根据逆层级理论可以推论, 平均表征最先是大脑整合粗略的个体信息形成的, 并非基于精确个体表征的平均计算; 但在加工后期会受到个体表征的矫正。然而, 这仅仅是个推论, 有待更直接的证据证实。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集合平均表征的形成机制,共设计了四个实验。
实验一探讨是否形成平均面孔
实验二考察容量对集合吸引力与平均面孔的关系
实验一:
【被试】被试34名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集合类型(无平均面孔的集合 G1 vs. 有平均面孔的集合 G2), 因变量为判断平均面孔吸引力更高的比例。
【实验流程】
被试首先注视中心点 1000 ms, 随后, 他们看到呈现在屏幕上的集合刺激 2000 ms,集合刺激类型使用 12 张原始面孔组成集合, 即是“不包含平均面孔的集合 G1”水平, 如果使用 11 张原始面孔组成集合, 并将集合成员的平均面孔作为新成员进入集合中, 即是“包含平均面孔的集合 G2”水平。之后呈现空屏 500 ms, 随后呈现一张探测面孔, 呈现到出现反应为止。要求被试按F或J键判断集合刺激的整体吸引力和探测刺激的个体吸引力哪个更高。
【实验结果】
根据对面孔的事先评定的得分,不含平均面孔的所有集合成员吸引力的平均值 M1 = 49.19,包含平均面孔的集合成员吸引力平均值M2 = 50.49。M1 和 M2 的差异表明, 合成平均面孔提高了集合吸引力平均值, t(19) = 22.82, p < 0.001, 95% CI = [1.14, 1.37], Cohen’s d = 10.47。
本研究统计了实际反应中判断探测刺激平均面孔吸引力更高的比例。无论集合中包含和不包含平均面孔, 被试判断平均面孔吸引力更高的比例都显著高于随机概率(50%), t(33) = 8.16, p < 0.001, 95% CI = [0.25, 0.42], Cohen’s d = 2.84; t(33) = 10.31, p < 0.001, 95% CI = [0.27, 0.40], Cohen’s d = 3.59。当探测刺激为平均面孔, 判断平均面孔吸引力更高的比例在包含平均面孔、不包含平均面孔的集合类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t(33) = 0.11, p = 0.912, 95% CI = [–0.10, 0.11], 表明有无平均面孔对集合吸引力的知觉辨别没有显著影响。
实验 1的结果表明, 容量为 12的集合面孔吸引力存在高评现象。这种高评现象来自合成平均面孔的更高吸引力, 并影响了被试对集合吸引力和探测刺激平均面孔的比较, 使得与实际包含平均面孔的集合条件结果没有差异。
实验二:
【被试】被试34名。
【实验流程】
实验设计和实验程序同实验一。区别在于实验二的集合面孔采用了4张面孔。
【实验结果】
统计了不含平均面孔的集合中所有成员吸引力的平均值 M1 = 47.82,包含了该平均面孔的成员均值 M2 = 49.73。M1 和 M2 的差异表明, 平均面孔也同样提高了小容量集合吸引力平均值, t(29) = 6.68, p < 0.001, 95% CI = [1.44, 2.47], Cohen’s d = 2.48。根据被试主任务后的评定, 发现平均面孔的吸引力(M = 55.18, SD = 11.02)高于集合成员面孔吸引力的平均值(M = 51.71, SD = 11.76),t(33) = 2.35, p = 0.020, 95% CI = [0.51, 7.05], Cohen’s d = 0.820。
对实验 2 和实验 1 中平均面孔为探测刺激条件下的平均面孔吸引力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小集合面孔形成的平均面孔吸引力更低, 57.20 vs. 65.61, 校正 t(41.7) =100.61, p < 0.001, 95% CI = [8.26, 8.60], Cohen’s d = 24.53。
实验 2 发现, 在不包含平均面孔的条件中, 判断平均面孔吸引力更高的比例显著高于包含平均面孔的条件, 说明平均面孔出现在集合中, 显著地增加了集合的整体吸引力。由此可见, 当集合容量为4, 被试主观形成的平均面孔表征被抑制或者没有形成。
实验三考察大容量面孔集合和平均吸引力的关系
实验四考察小容量面孔集合和平均吸引力的关系
实验三:
【被试】被试29名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 5 水平(评分类型:不包含平均面孔的集合的成员均值 M1、不包含物理平均面孔集合但将平均面孔计算在内的成员均值 M2、不包含平均面孔的集合 G1、包含平均面孔的集合 G2、平均面孔 Avg)的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目标集合或目标面孔的吸引力评分。
【实验流程】
首先呈现 500 ms 注视点, 而后在屏幕上呈现一组面孔或是一张单独面孔, 被试要对目标的吸引力进行 0~100 的评分, 0 代表吸引力最低, 100 代表吸引力最高。
【实验结果】
将评分类型进行方差分析,评分类型主效应显著, F (4, 112) = 27.60, p < 0.001, ƞp2 = 0.50。多重比较结果如下:
实验 3 的结果说明,在大容量集合中的评分任务验证了大容量集合的集合吸引力高评现象, 即集合吸引力高于集合成员评分的平均值。
实验四:
【被试】被试31名
【实验程序】
实验材料与实验程序同实验三
【实验结果】
将评分类型进行方差分析,评分类型主效应显著,F (4, 116) = 6.27, p < 0.001, ƞp2 = 0.18。多重比较结果如下:
集合平均面孔和集合整体吸引力的差值, 不包含平均面孔集合条件大于包含平均面孔集合的条件(9.90 vs. 3.64), t(29) = 6.40, p < 0.001, 95% CI = [4.26, 8.26], Cohen’s d = 2.38, 可以更直观地印证实验 2 的包含平均面孔条件下中“被试判断探测刺激吸引力更高的比例降低了”这一结果。
对实验 4 和实验 3 中的平均面孔吸引力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小集合面孔形成的平均面孔吸引力更低, 60.11 vs. 65.24, p = 0.004, 95% CI = [2.76, 13.85], Cohen's d = 0.94。
实验四的结果说明在小容量集合中, 集合吸引力高评现象减弱了。
(1)面孔集合吸引力高评现象是基于平均面孔刺激的形成。
(2)平均表征的产生是基于平均刺激的产生。
(3)无论在大小集合中都形成了平均刺激。小集合中集合吸引力不出现高评现象是由于平均刺激受到了干扰, 并且平均刺激本身吸引力较低。
田欣然, 侯文霞, 欧玉晓, 易冰, 陈文锋, 尚俊辰. (2021). 基于合成平均刺激的平均表征机制——来自平均面孔吸引力的证据. 心理学报, 53(7), 714
欢迎加入认知心理相关学术讨论群
心理学学术讨论群
脑成像学术讨论群
语言与大脑学术讨论群
焦虑抑郁学术讨论群
精神分裂症学术讨论群
学习记忆学术讨论群
视觉与大脑学术讨论群
睡眠学术讨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