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这个朝代之后,就逐渐丧失了该有的血性
古语云“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用大白话来解释这句古语,那就是你可以杀了我,但不要羞辱我。其实,这句话不单单适用于儒者,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适用。
人生在世,活的是什么?
尊严和骨气。
回顾宋亡的那段血泪史,我们便会领悟一个道理,一个国家打了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丢失尊严和气节。
金朝颠覆了北宋,蒙元灭掉了南宋,许多人认为,这是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强大的明证。真的是这样吗?
未必!
汉唐两朝,同样是农耕文明,为什么没有被突厥、匈奴所灭?
显而易见,大宋之所以被北方少数民族欺负,与“农耕”二字并无太大关联。大宋缺乏的,是“汉魂”。
很多史学家指出,自大宋建国之初,中原王朝的“尚武精神”便失落了。至于原因,家喻户晓,赵匡胤坐上了龙椅后,生怕后世有人沿着自己走过的“套路”,披上黄袍当家做主。
如何防止将官自立?
简单,削弱他们的军权,降低他们的地位,调低他们的待遇。
所以,纵观两宋时期,文官的权力、地位、待遇处处压武将一头。赵皇帝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人,想要谋求富贵,赶快放下刀枪,拿起笔杆。
从这以后,“文”与“武”这两大立国之本,在赵皇帝的天平上出现了倾斜。何曾几时,武举人比文举人还要风光百倍。如今人人只识文状元,武状元戴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时,老百姓都在背地里说一声“莽夫”。
虽然这场景未必出现过,但在当时的大宋江山,文人和武士的待遇属实有天壤之别。赵匡胤统治时期,“终生不杀士”,这意味着什么?每个读书人,均被老赵颁发了一块“免死金牌”。至于武士,根本没有这待遇,还总被老赵“杯酒释兵权”。
诚然,在未来的岁月里,无数读书人感叹赵匡胤的仁德之举。殊不知,正是这位对读书人推崇备至的宽仁皇帝,开了“崇文抑武”的先河。这种国策,直接导致宋军战斗力逐日下降。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原王朝曾经历过“五胡乱华”的屈辱,但中原王朝从未全境沦陷过。
我们必须承认,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他们强大的战斗力。但是,农耕文明真的无法抗衡游牧文明吗?
绝非如此。
汉唐的强盛告诉我们,游牧民族虽强,但还不足以征服整个华夏民族。
可能有朋友会反驳,虽然赵匡胤开了“抑武”的先河,可两宋时期仍有那么多“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民族英雄,在对外战争中亦不乏闪光点,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笔者认为,赵匡胤之“抑武”,并不是将所有武将一竿子打死,而是逐步唱衰宋军。故此,两宋时期出现了那么多民族英雄,都没能力挽狂澜挽大厦于将倾。
宋朝的军事实力减弱,是个缓慢且长期的过程。而且,宋朝军事衰落并不是因为“兵道”衰落,而是因为“精神”衰落。所以,北宋尚可与北方民族分庭抗礼,到了南宋时期宋朝的对外战争鲜有胜绩。
自赵皇帝提出了“以儒立国”的方针,两宋时期开始盛行腐儒当道的“缠足文化”。我们知道,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涌现出一大批满嘴气节贞操的儒生,满大街都是有骨气的文人。
对外战争靠的是什么?让这些酸儒上前线对着敌人大放厥词?显然起不到什么作用。想要赶走侵略者,靠的还是手握枪杆子的铁军。
其实,笔者并无诋毁儒学之意,只是宋之儒学,已缺少了刚性,只剩酸腐的一面。得益于“程朱理学”之功,大宋军民的精神变得萎靡不振,缺乏阳刚之气。
自汉朝董仲舒等人发扬了“新儒学”,儒家思想在汉、唐两朝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儒学的发展在宋代“拐弯”,误入歧途。宋之儒学,礼仪、文化方面已臻至巅峰,但儒学思想中的刚性已被消磨殆尽。
所以,宋朝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能够与盛唐等量齐观,但有钱又有文化的宋人饱受北方民族的压迫。
南宋王朝每天都在强调血性、气节,可真正有血性有气节的仅有岳飞等寥寥数人,大多数文人将血性挂在嘴边“放空炮”,于国无益。这种浮于表面的血性,最终成为大宋水桶上的短板,不论历代大宋君臣如何努力,桶里的水终将付诸东流。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