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与中药解毒三大品【一点资讯】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体是由心、肝、肺、脾、肾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气血阴阳,是提供这五大功能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所以对于五脏的治疗,一是必须理解五脏的常态和病变;二是必须理解气血阴阳,以及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情之五志和五脏之间的相关联系。

对于上述的相关问题,《内经》“宣明五气篇”已经讲得很明了,再经过《难经》的补充使之完整化,后来历代名医都有所发挥。现代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更是把这些基础上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再通过白话文的讲解,形成一本相对独立的教材。

治病要用到中药,学中药必要理解地之五味和五脏的关系,《内经》“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另外,《内经》针对五脏为病的用药治疗法则也进行了讲解。后来张元素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五脏补泻主治例”把上述的治疗法则进行了具体化,张元素的学生李东垣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些补充,使之完善。这些治疗法则,可以说是五脏论治的总纲,如果这个基础法则不掌握,还是机械的去套学什么药治什么病,学中医一辈子,也是一个庸医。

五脏所欲

欲是想要、需要、希望的意思。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欲耍,急食咸以耍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

肝主疏泄,辛药主行、主发散,所以肝以发散为补。肝为风脏,所以风药是辛味,也就是说一切风药都可以疏肝,因为肝主升发,风药有升发之性,所以可以疏肝,比如麻黄、生姜、柴胡、苏叶等都可以疏肝散邪。肝主疏泄,调节一身之气机,所以理气药是辛味能散能行。肝藏血,所以活血药也是辛味,也能散能行;酸药主收敛,所以对于肝来说,酸反而是泄。但从临床上来说,肝阴血是肝疏泄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肝是不能进行有效的疏泄的,所以真正要养肝,还是在于收敛肝的阴血,而不是辛药的发散。临床上很多医生治病片面的疏肝,疏肝药都有耗伤肝阴血的副作用,肝的阴血耗伤严重,反而起疏病越重的。所以《神农本草经疏》提出了治肝在于敛养,这种理解是正确的。

心欲耍,耍,应理解为软的意思,也就是说心气急、心悸严重,要用用咸寒一类的药来镇心,比如生牡蛎等药。因为心火要下潜于肾,才能达到心肾相交,肾阳才能足,肾阳足了,才能让津液气化上承于心,心才能得养,所以说咸补心。心主血脉,血脉要通畅,得有阴营的一方面,也要有气阳的一方面。但补阴血之药,大多对血脉的畅行不利,而补药多甘,所以会说甘是泄心。但心的阴血不足了,还得以甘药来补养,比如《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就是重用甘药来补心之阴血。甘入脾,血之生成,脾的运化(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至关重要,所以也要用到甘药,为什么对于心体受损的心脏病,治疗得以“四君子汤”为核心来治疗,也就是为了促进脾肾的消化吸收功能,心体才能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补养。

脾欲缓,缓是舒缓舒服的意思。脾虚则运化无力而使中焦痞满,脾虚不能散精,升阳不能达于四肢,所以肢体困重无力,人就不舒缓,治脾虚之药必是甘药,所以说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临床上常见医生治疗消化不良的,都是用一些消导药(比如山楂、神曲等助消化药),要知道用助消化药来促进消化,这是治疗食积的实证而已,是中医治疗八法中的消法,对正气都是有损的。这种以消导药为主来治疗痞证,对于一时的食积可以,但对于脾虚不运化的情况,只会更加耗伤人的元气,让人越治越损。所以对脾实的情况,还加了“以苦泻之”,临床上用于消化不良的食积上来看,主要是大黄、厚朴等药来苦泄。另外脾主运化一身之水湿,气虚则无力运化水湿,内湿重,也要以苦药来燥湿,所以先贤会说白术是健脾圣药,白术主要作用无非也是取其苦燥去脾湿而已。把脾湿泄了,脾也就健运了。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肺主一身之气,对水液的代谢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所以说肺是水之上源。从肺对水液的代谢上来看,主要是肺的宣肃功能正常达到这作用。肺气宣发,则一身的乱孔张开,汗液外排,通过排汗的方式去除体内多余的体液。比如人受寒后,毛孔闭了汗(热)不能出来,内体寒湿重,就会出现《伤寒论》中的麻黄汤症,所以治疗上用麻黄和桂枝的辛来宣发肺气,这辛的泻,主要是针对肺宣的一方面而定,也就是说辛味的风药可以促进肺的宣。用风药治疗感冒,无非也就是通过辛散的风药促进肺气的宣发,毛孔开泻了,汗外出而去病邪。如果说汗出太过,主要也是因为肺的宣发太过的原因,针对这种汗出太过的夏天,所以孙思邈创了“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用人参的甘补气固肺,五味子的酸收敛肺气。中医治疗肺病的宣肃,也就是通过药味的酸收和辛散来进行,肺气宣不足则加用辛药,肺气宣太过,则用酸药来收。酸以收敛,所以说补肺,辛以宣散,所以说泻肺。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对于以苦药补肾,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对坚的意思也总是以某药来论坚,而没有从医理上来说明,特别是朱丹溪说到到黄柏坚肾后,后世的医家就是一直觉得黄柏是一个坚肾药,但黄柏是怎样达到坚肾的目的,大多无言。我们从肾的生理上来说,肾主水,是一身水湿气化的根本,湿重则肾中的元阳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治疗水湿得用苦药来燥湿,湿去而肾的功能得正常的发挥,所以说苦补肾、坚肾。朱丹溪用黄柏来坚肾是针对肾有湿热的情况,用黄柏来燥湿去热而已。我们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肾着汤”(炙甘草、炮干姜、茯苓、白术组成)和“泽泻汤”(泽泻、白术组成)两方来看,就是两个治疗湿阻的处方。肾着汤是一个温中化湿的药方,主要是针对阳虚湿阻的病情而定,泽泻汤是一个针对湿热的情况而定。这两个方都是用到了白术来苦燥去湿而让肾安,所以临床上不是说黄柏是坚肾的特定药,丹溪只是吃透了《金匮要略》和《内经》的精神,根据临床的需要而选择黄柏来去肾中湿热因为丹溪的名气太大了,世人不善于学习,所以盲目的根风,才会弄出一个黄柏是坚肾的特定药来。说到以咸泻肾,主要是针对肾中内存元阳而说。人一身的阳气得潜于肾才能用,不能潜则阳气上扰而见虚阳上亢的病情出来,咸药入肾,用来镇潜肾中元阳,所以这里的咸指的是咸寒之意。虚阳上浮,用生牡蛎等咸寒的药来镇潜浮阳,虚阳得潜,所以说成是泻了。

五脏所苦

苦,是苦困之意。也可理解为疾病、痛苦。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肺苦气上,急食辛以散之。

肝苦急,急为急躁之意,比如人的情绪急躁(肝主疏泄,人的情绪是由肝来调节的),可吃甘寒的食物,比如梨子、百合等,可让人的情绪和缓下来。肝主疏泄,另外还有调节一身气机的作用,脾的运化,就是必要有肝的正常疏泄才能行,如果说肝气急,脾为之运化太过(比如很多糖尿病就是因为肝的疏泄太过造成),脾为之受损,所以要吃甘药来补脾。脾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健运了,气血才能足,血足肝才能得养,所以要吃甘药来舒缓肝气。

脾主运化一身之水湿,湿重则困脾,去湿则吃苦药来燥湿,所以健脾时必要用到苍术、白术,就是取其苦燥去湿而使脾得健运。

心苦缓,这缓应理解为涣散之意。喜为心之志,过喜则心气涣散。心气涣散则心的阴血随之而耗损。酸味主收敛,所以对于心气涣散的病人得吃酸味以收敛心阴。比如失眠的病人,就是心气涣散太过。《金匮要略》的“酸枣仁汤”(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组成)熬制而成,就是用酸枣仁的酸来收敛心阴,再加用清热行血药,达到养血安神和清热除烦等之功效。

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肾阴为一身之元阴,耗伤肾阴,无非以肝郁化火为最,辛能行能散,所以散解郁结的肝气,必用辛药。肝郁得解,则不再耗伤肾阴,所以反说是润肾之燥。这种用辛药来润肾燥的原理,和“承气汤”的急下存阴一样的,是去病之源,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不是说辛药能润养肾,如果真的肾阴亏虚,还得大补肾阴,见肝郁再在养阴的基础上来疏肝。比如《续名医类案》的“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地黄、杞子四药来大养肾阴以治本,川楝、当归辛散解郁来治标。高鼓峰则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为治,称为“水中疏木”,也是取柴胡的辛散解郁,让六味地黄汤能更好的达到补肾养阴的效果。

肺苦气上,急食辛以散之。肺病最常见的就是哮喘和咳嗽,都是气机不能肃降为见症。苦药能燥,但苦寒的则能泻,所以治疗肺气上逆的咳嗽、哮喘,都是以葶苈子、苦杏仁等药来降气泄肺之实邪。

一、黄豆(本品又名黄大豆)

药用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

【解毒作用】:本品性味甘平,主归脾、胃、大肠经。有解食物中毒的功效。主治:①误食毒物而未被吸收者。古药书《本经逢原》载:“误食毒物,黄大豆生捣研水灌之;诸菌毒不得吐者,浓煎汁饮之。”现代医药研究认为,黄豆含丰富的蛋白质,有解毒作用(其解毒机理见绿豆条),故临床上常用以治疗误服毒物(如有机磷农药、砒霜、水银制剂等)者,应急时可先行灌服生豆浆1~2碗。②痈疮肿毒初起者。用黄豆浸胖捣烂外敷,有一定的解毒消肿作用。③妊娠中毒症(妊娠6个月后,孕妇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取纯黄豆制成的豆浆(黄豆:水=1:8)内服,每日单用豆浆2,000毫升加糖200克,煮熟后分6次进食。从第二天起,可酌量吃些水果或藕粉,但仍暂停吃其他食物,持续2~4天后,改用低盐普食。此法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利尿消肿作用。

本品除解毒作用外,还有健脾润燥之功。每日服食适量熟豆浆,对脾虚肺燥赢瘦(如营养不良、结核病等)颇有助益。妇女妊娠3个月后,常食鸡蛋黄豆浆,则胎儿长得壮实。

【用量用法】用于治疗食物中毒,黄豆60~120克(2~4两)捣烂研水灌服。【使用注意】①用于解毒时豆浆必须生服;②若误服毒物用豆浆作应急处理后应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③食物中毒后,如超过3个小时,胃已基本排空,毒物进入小肠并部分被吸收,此时,豆浆的解毒作用会被减弱;④对杀鼠剂磷化锌、磷化铅中毒者忌用。

二、绿豆(又名青小豆)

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

【解毒作用】:性味甘凉,主归心胃经。有解农药中毒、热毒的功效。主治:①农药中毒。绿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研成粉后用水制成生豆浆,内服可保护胃肠粘膜,它可与农药(有机磷、汞、砷、铜等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其减少或失去毒性,并能阻止胃肠的吸收。对误服农药中毒者,用绿豆500克,食盐60克,捣细加冷水2,000毫升(约4碗)浸泡数分钟后过滤饮用,尽量多饮,每天最多可饮3,000~5,000毫升(6~10碗);神志不清者,可用胃管灌入,或用生绿豆浆,初服3~5匙,每3~5分钟1次,逐渐增加至每次半碗,一般服药24小时后中毒症状消失。②慢性铅中毒。每天取绿豆120克、甘草15克,用水4碗煮成2碗分2次服,连服1个月,可基本治愈。③疮毒者(多发性疖疮、脓泡疮等)。绿豆30克,白鸽1只、煮食,日1次,连服3~5次,或绿豆研末加水成糊状外敷。此外,还可治乌头附子中毒。《本草汇言》还载:“治金石丹火药毒,并酒毒、烟毒、煤毒等,绿豆一升(500克),生捣末制成豆腐浆2碗调服。”

本品除解毒作用外,还有消暑利水的功效,用以治疗暑热烦渴,水肿等。

【用量用法】内服:30~120克(约1~4两),煎汤或生捣绞汁;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①脾胃虚寒之消化系统疾患,如溃疡并胃炎、结肠炎等忌用。②药用须连皮,才不会失去药效。③忌与榧子壳同用。

生姜

本品药用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

【解毒作用】:本品性味辛温。主归肺胃脾经。有解半夏天南星,鱼蟹禽兽肉及蛇毒的功效。主治:(1)误食生半夏、生南星、生乌头、闹羊花、木薯:野芋头、百部、毒覃中毒者,用生姜急救,均可获愈。用法:轻者见舌麻,恶心,呕吐,急嚼食生姜,或用生姜汁含漱,并口服5毫升(约近半汤匙),以后每隔4小时再服1次,至症状消失;中毒严重,神志昏迷者,可用生姜15克、水2碗煎至半碗,分3次鼻饲服,隔1小时1次,以后每3小时灌入生姜汁1汤匙,醒后再服1天。(2)食鱼蟹、禽兽等肉类中毒者,中毒原因多是食物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多为沙门氐菌)及其毒素,或食物过敏所致。生姜汁可解,或生姜、紫苏,各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效果更满意。若煮食肉类时,加入适量生姜,不仅有预防中毒,还有调味除腥的作用。(3)治蛇伤虫伤。蝮蛇咬伤,姜末外敷;百虫入耳,姜汁滴之。

本品除解毒作用外,还有解表散寒,止呕祛痰的功效,用治风寒引起的感冒,呕吐,咳嗽等症。

【用量用法】:内服9~15克(3~5钱),或3~5片,或捣汁每次服5毫升;用于解毒,可加大剂量。外用:捣烂外敷或擦患处,或可炒热熨患处。

【注意事项】肺热燥咳、胃热呕吐,痔疮出血,痛疮溃烂者忌用

三、紫苏叶(又名苏叶、赤苏、红紫苏)

药用唇形科植物皱紫苏的叶

【解毒作用】本品性味辛微温,主归肺、脾经。有解鱼蟹毒的功效。主治:①、进食鱼蟹中毒(包括过敏)而出现腹痛、呕吐,或遍身风疹瘙痒者。古医书《金匮要略》载食鱼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经验上常用鲜苏叶60克、生姜20克,加清水二碗半,煮至二碗,一日分2~3次口服。此法对于解除腹痛,呕吐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若上方中再加入厚朴5克、生甘草5克,则效果更好。民间常用鲜苏叶煎炒田螺,一方面取其芳香辟腥,使之可口,另一方面亦是取其解毒的作用。②寻常疣患者。方法是将疣及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用洗净的鲜苏叶磨擦疣部,每次擦15分钟,擦后用消毒纱布包扎好,每日擦一次,一般连续擦2~6次可治愈。

本品除解毒作用外,还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胃、行气安胎等功效。可用治风寒感冒咳嗽胸闷、脾胃气滞脘腹胀痛以及因气滞所致胎动不安等症。

【用量用法】用于解毒,用量较大,一般用干品30克(1两),或鲜品60克(2两)水煎服。用于治疗感冒等症,用量较轻,一般配方每剂用10~15克(3~5钱),小儿酌减

(0)

相关推荐

  • 心欲苦

    ​心欲苦: 五味所合: 心欲苦, 肺欲辛, 肝欲酸, 脾欲甘, 肾欲咸 意同五味所入 五味五脏 相宜之意 心欲苦, 肺欲辛, 肝欲酸, 脾欲甘, 肾欲咸, 五味所合 五味五脏相宜 意同五味所入 中医应 ...

  • 《神农本草经》上经中草药精华

    上经共一百四十二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皆无毒多服久服而不伤人,想要轻身益气不老延年寿者皆须本于上经.001丹砂(甘微寒,朱砂,养血安神,长期精神不宁)辰州产最好,最好的安眠药.外用:涂在印堂安神002云 ...

  • 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与中药解毒三大品

    五脏主治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体是由心.肝.肺.脾.肾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气血阴阳,是提供这五大功能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所以对于五脏的治疗,一是必须理解五脏的常态和病变:二是必须 ...

  • 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

    五脏主治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体是由心.肝.肺.脾.肾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气血阴阳,是提供这五大功能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所以对于五脏的治疗,一是必须理解五脏的常态和病变:二是必须 ...

  • 纯中医!中医的五脏和五味详解

    五脏主治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体是由心.肝.肺.脾.肾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气血阴阳,是提供这五大功能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所以对于五脏的治疗,一是必须理解五脏的常态和病变:二是必须 ...

  • 自学中医:五脏病机全部详解!!!

    一,心的病机 1.心的生理病理特点:心位居上焦,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 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主血而外合周身之脉.心脏阴阳调和,气血充足,则心神健旺,气血环流周身,洒陈于五 ...

  • 自学中医:五脏病机全部详解

    一,心的病机 1.心的生理病理特点:心位居上焦,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 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主血而外合周身之脉.心脏阴阳调和,气血充足,则心神健旺,气血环流周身,洒陈于五 ...

  • 自学中医:五脏病机全部详解【一点资讯】

    一,心的病机 1.心的生理病理特点:心位居上焦,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 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主血而外合周身之脉.心脏阴阳调和,气血充足,则心神健旺,气血环流周身,洒陈于五 ...

  • 自学中医:五脏病机全部详解!

    一,心的病机 1.心的生理病理特点:心位居上焦,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 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主血而外合周身之脉.心脏阴阳调和,气血充足,则心神健旺,气血环流周身,洒陈于五 ...

  •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之姤卦解读【一点资讯】

    姤卦:女壮,勿用取女. 意思是,女子过于强势,不适合娶来做妻子. 姤卦,表面字义是说夫妻结合的忌讳.实际上做事也是如此,要合时宜,循时序.避免潜伏着危机,阴阳不协调.在没有正直的人相助时,小人虽不成势 ...

  • 和田玉市场的“二上皮料”都是怎么弄的?(图鉴详解,谨防吃药)【一点资讯】

    目前,玉器市场比较混乱,和田玉籽料备受追捧,因此促使非法交易者利用一些无皮的山料染色染成"假皮",使玉器初学者非常烦恼.市场上制作"假皮"的三种主要方法.一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