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刀(短篇小说)
状 元 刀 (短篇小说)
林电波
小镇小,小镇古老,古老的小镇有个老宅子。 老宅院子的中央有棵比牛腰还粗的老槐树,扭曲着满是疤瘌的身子,日日夜夜守望着比自己岁数还大的这座老宅。 相传老宅子的祖上是个声威显赫的大人物。满清时进京比武得中“武状元”,留在皇帝身边做御前侍卫,曾因护驾有功,皇上赏赐他“黄马褂”和这个大宅子。后来任军机大臣,门额上曾经悬挂过的“武状元府”的金字匾额,也是皇帝御笔。 在京城开设的武馆名噪京都,下设的镖局延续了几代人,是声名远扬的“武林世家”。
老宅里现在住着位农民,叫杨尚武。据说他就是那个大清御前侍卫的第十八代孙子。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和父亲习武,游走江湖,曾去过北京天桥、天津等一带摆摊卖艺,在京城的天桥有固定的表演场子。十八样兵器都能拿得起来放得下,拳法,脚法,硬气功,也都是练家子的身手,祖孙三代人登台表演祖传的“杨家刀”法更是炉火纯青,场子总是围着很多人光看,对那时还是个小孩子杨尚武更是喜欢,一个劲的鼓掌喝彩。 爷爷亲自教他练武,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的全身武艺都传授给孙子,从基本功训练,到一招一式,再到套路的编排组合,一点都不马虎,他也愿意学,很能吃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爷孙俩其乐融融,武功大有长进。
有一次,一位来自山东的武林人士,练的是“杨家枪”,称自己也是“杨家将”的正宗传人,要和他爷爷当场比试,看看杨家的刀法和杨家枪法哪个厉害! 爷爷说不能违背同派同门同宗不能动武较量的祖训,可是那人不依不侥,一个劲的羞臊他爷爷,围观的人又跟着起哄,这时只见杨尚武飞身来到场子中间,对那人抱拳行礼。 “想和我爷爷比武,那就先过我这关!” 说着顺手从兵器架上抓起了一个与那人同样的丈八蛇矛枪,这枪比他身高长出一半,围观的人们觉得有看头,顿时来了兴趣,鼓掌叫好。
那人也不客气,两个人双枪一碰,四目圆睁,噼噼啪啪就比划起来了,只见枪头围着两个人的上下左右翻飞,不一会场子中间两个人脚下趟起的尘土飞扬,老远就看见了,这人呼啦超围了过来,恰巧当天又是庙会,这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推不开搡不开,都为这个少年加油喝彩,你来我往,枪来抢去,在厂子中间扭作一团,各不相让,一个是身大力魁,一个是青春年少,两个人的枪法套路确有相似之处,且十分的娴熟,内行人赞不绝口,都是练家子,非得要分出个高低上下不可,很是精彩。
杨尚武自知身单力薄,久战不利,灵机一动,围着大汉外圈突然加快旋转的速度,抓住他脚下移动缓慢的薄弱环节,一不留神,他逆向转身贴近了那大汉,抢在大汉收回枪的瞬间,一个缠绕摆枪,伸手揽过抢杆于腋下,转身顺势借力,腾出右手,手起手落,抢杆断为两节,全场一片欢呼,那大汉自愧不如,技不如人,甘拜下风,躬身给他爷爷施礼道歉,并佩服杨家不愧是武林世家,后继有人,武状元的传人名不虚传。
同行们对这一家老少三代也很是尊敬和羡慕。都称赞扬杨尚武这少年有出息,送给他一个“京城小刀侠”的雅号。 他爷爷,看到祖业没有断送在自己的手里,如今孙子又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一天天长大成人,打心眼里高兴,欢欢乐乐的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他爷爷临终前还叮嘱他;“习练武术是咱们这个家族世代传承的一种家庭教养,家族有自信,家族有精神,家族才能兴旺发达,将来让你的孩子也要练武,习文。品行不端人自贱,技不压身人不贵啊!......”
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场子被砸,在北京混不下去了。就在至节骨眼上,在老家的母亲捎来信,说家里要出大事,父亲也只好领着他,一路表演着“杂耍”回到老家的老宅。 一进家门,一片狼藉,两扇红门已经被拆掉,两侧的厢房上古色古香的门窗已经被砸碎,正房门楼上的牌匾不见踪影,练武用的器械架子躺在树下,室内老旧桌椅,老物件,古玩、字画也都统统的没了踪影。
墙上贴着的是和革命口号和漫画、标语。 从族人那里得知,革委会征用了老宅,母亲当天夜里跑了回来,在那棵老槐树上吊死了,那些人见死了人,老宅成了“鬼宅”,怕晦气便搬了出去。 他母亲用生命保住了老宅子,族人已经把他母亲安葬在家族的墓地。
父亲领着他去母亲坟前磕头拜祭...... 父亲没有什么文化,就希望过平平安安,吃穿不愁的过日子,带着他在老家种田务农,文革那股风一阵儿就过去了,善良的人们也不记恨当时的谁对谁错,反正一切都过去了,一切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日子还得过不是,村上借去来往,大事小情的,都相互帮衬,没有什么隔阂,男婚女嫁也都没有什么忌讳,父亲为他娶了媳妇,第二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父亲乐的合不拢嘴。 那是八十年代初,父亲也去世了,按照父亲的遗愿,还得让他的孙子习文练武。杨尚武答应了,就像当年爷爷,父亲教自己那样教自己的儿子,偷偷的传授祖传的“杨家刀法” 小孩子可能是天生好动,很爱学,而且文化课也名列前茅,杨尚武自豪,说这是遗传,是武林世家的血统。
杨尚武觉得自己不能耽误了孩子,不但习武,还得要学文化,学外语,自己的文化不高,不能让下一代跟着不高,于是就把自己的独生儿子送到河南嵩山少林武术学校学习。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那变化了的和正在变化着的东西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杨尚武,影响着老宅子,也影响着这个古老的小镇。
本来就不愿意在农家院干庄稼活的他看着人家大姑娘、小媳妇,大老爷们、小伙子都纷纷进城打工,回来时腰包溜鼓,风风光光,大包小包地办年货,让人眼馋。就连村西头四十多岁的“老光棍儿”进城打工,第二年就盖上了大瓦房,买了彩电,从城里领回来了头发带波浪的媳妇!自己家地少,自己又不会侍弄,搞点什么养殖业吧?有一窍不通,日子在村里明显的被人家落下了。 他活心了,和媳妇一商量,就跟着人家进城打工。
他人勤快,能吃苦、舍得花力气,与人相处大大咧咧,从来不动小心眼儿算计别人,人缘还特好,工地领导也很喜欢他的憨厚、实诚劲,就多给他安排点活儿。他又仔细、不抽烟、不喝酒、不乱花一分钱。
这一年下来,他还真挣到了钱,是很多钱。 一晃就熬到年根儿,他乐呵呵的扛着行李,下了火车坐汽车,回家过年。 一路上颠颠哒哒,晃晃悠悠的睡着了,但两手却紧紧地捂着胸脯,侧歪着脑袋,张着大嘴打着呼噜......突然,车厢里有人拼命地喊:“有人偷钱了!有人偷钱了!”一个中年妇女在哭喊。
他被惊醒,本能地弹了起来,由于他坐在正对着过道的最后一排座,又赶上刹车,噌!就窜出去了!跟一个彪形大汉撞个满怀,他那寸草不生的天然大秃头竟然撞到那个人得胸口上,哏喽一声,一口气差点儿没上不来过去!那大汉火冒三丈,以为和被偷那女的是一家的,一挥手,两个小混混一拥而上,其中一个小混混想镇住他,上来噗!噗!就是两刀。 他心里一惊!完了!这下废了!不料,刀扎在胸前竟然没出血,也没疼!低头一看,两个大窟窿。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光天化日,大庭广众,明抢明夺,好汉护三屯,好狗护三邻,今天我要教训教训你们这些败类。
几个小混混也目瞪口呆,傻眼了!手里的刀竟然都是弯弯的了!还没等混混们缓过神,清醒后的他“啊”的一声大叫,挥手一拳,抬腿一脚,两个小混混飞出去好远,拱扯拱扯屁股没起来.....那领头的老大扑通!就跪下了...... “大爷神功,您老手下留情,放我们一马吧!放我们一马吧!再也不敢了!”跪在那咣!咣!咣!的磕响头!
车上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呆了,眼看着有人挨刀了!吓得不敢动弹,有的小孩哇哇直哭! 司机马上把车开到了不远处的派出所,三个坏家伙是被派出所的人员拖下车的。一个肋巴骨折了两根,一个下巴壳子碎乎了,跪地求饶的“老大”没有受伤,吓得尿了裤子。 就这样,他成了见义勇为的大英雄,报纸通栏标题十分醒目《一农民勇斗仨持刀歹徒》。
一时间县里、市里、省里,大报登,小报载,广播里讲,电视里放,无论大街还是小巷,一片赞扬! 原来啊!他怕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被小偷偷了,临行前把钱均匀的缝在贴着胸口的棉袄夹层上了,歹徒那两刀正好捅到成捆的钱上,哪是什么刀枪不入的神功啊!是运气好! 还是钱救了他。 反正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成了英雄。成了“名人”就是不一样,到哪都受到赞扬、夸奖和尊重。 他心里美滋滋的!也很愿意接受,没出两个月更好的事儿出现了。
那天,媳妇让他去商店买酱油,他看到有人围着抓奖卷,就凑个热闹,顺便买了机选的彩票一张,花了两块钱还很心疼的呢!不过就是这张彩票,第二天中了300万元的大奖,成了县城里第一个中大奖彩民。戴着大红花,登台领奖,缴了税还剩200多万元,天上掉馅饼的事自己就摊上了,一夜间莫名其妙的就成了“百万富翁”,这突如其来,一步登天的节奏和感觉给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带来的是一场革命,也触及到当代农民灵魂深处对富足渴望和不知所措。
这有了钱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城。在县城里买了三室一厅的楼房,进行了精装修,家用电器,室内摆设统统的换了新的高档的,原来老家的几十年积攒的家当,送人的送人,边买的变卖,家里的土地也都低价承包了出去。还买了轿车,两口子穿名牌、戴名表,经常吃海鲜下 馆子,老婆孩子也是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老婆一天到晚的也是浓妆艳抹,珠光宝气的,什么女子会馆,美容、健身场所,每每出入的都是“富人圈子”,接触的都是古镇的“名流,”听到的到处都是赞许和恭维,什么命运真好,一看就是天生有福的人等等之类的话。 杨尚武也把那心爱的祖传宝刀进行了封存,整天忙于应酬,崭新的生活使他感觉到新奇和满足。 俨然一个成功人士,什么捐资助学、抗震救灾、社会公益、爱心事业,光彩事业,他都积极参与,慷慨解囊。
由于他的善举,还被村里聘为名誉村主任,推选为县里的政协委员,抛头露面,公众人物。 几年下来,杨尚武的体重从不足60公斤变成了160 公斤,裤长也被腰围撵过去了。 老话说得好,家趁万贯不如日进分文啊!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钱来如急雨挡都挡不住,钱去如流水堵也堵不住。这不,坐吃山空,没钱了。 老婆开始磨叨了,突然觉得有些迷茫和困惑了。
杨尚武是个老实人,进了城,成了城里人,干点啥呢?自己还真的摸不着个头脑。 一天,小镇南门“胡半仙儿”给他算卦。“此命生来福禄高,不用操劳乐逍遥,总有财神暗相助,心想事成步步高……”还给他出个“金点子”,他给了赏钱。 他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不久人们发现临街十分显眼的位置上挂住了“杨尚武赔礼公司”的牌子。 开业前按照“胡半仙儿”的指点和策划,在东墙上悬挂带有太阳的山水画,这叫“蒸蒸日上!”在自己背后的北墙上悬挂书法作品,毛泽东诗词,“北国风光”这叫“一代天骄”;办公桌要面向正南方向摆放,这叫“坐北朝南”帝王之霸气。办公桌上摆放用玉石雕刻的“白菜”,谐音是百财的意思,还根据他的生辰八字亲自用黄纸下了一道“灵符”让他放在保险柜的最底下,保佑他平安、吉祥、发财。
开业的当天,杨尚武西装革履,接来送往,喜悦之情,不予言表。 也许是仰仗“名人效应”,也许是大仙这个金点子出的灵验,开业以来客户络绎不绝,业务还真的来了! 老家同村的老光棍宋二迷糊家的母猪,把同村上的赵寡妇家的白菜地给拱了,这宋二迷糊脸皮薄胆子小,怕挨赵寡妇的骂,左右为难就找到他代为赔礼道歉。于是他代表宋二迷糊买一束塑料花,一桶菜籽油,在一个晚上敲开了赵寡妇家的房门,赵寡妇正在自己咯喝酒昵!其实他心里也打鼓……
那赵寡妇是出了名得理不饶人,骂大街都坐在马路中间的主儿。 你还别说,赵寡妇十分爽快:“这点小事儿,陪什么礼道什么歉啊!还烦劳大名鼎鼎的您亲自登门,多不好意思啊!邻里邻居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今天不见明天见的,亲不亲同村人吗!心意我领了,花儿和油都留下吧!我那几垄破白菜不金贵、不怕拱!”哈哈!哈!哈!哈!……一阵大笑。
这个二迷糊啊!纯二儿!纯迷糊!这个老馋猫,他要是能亲自来,看我不用这“闷倒驴”整迷糊他,接着又是一连串大笑,带着几分醉意。 他陪了几杯酒,实在是陪不了赵寡妇的酒量,有点晕晕乎乎得了,赶紧告辞,乐颠儿颠儿的回到公司。 虽说挣钱不多,事儿不大,关键是大伙都能把自己当个人儿看,这很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邻里间、同事间、客户间、什么同学,做生意的合伙人之间出现不和谐,只是要需要他出面,他都出面,其乐融融,皆大欢喜,一团和气,他窃喜这个职业不错。
这办赔礼公司,有时必须得会忍气吞声装孙子。一回他接了个挨骂挨打的活儿,男的把老婆惹了,自己又不敢回去,老婆厉害连打带骂,承受不了,就让他去给人家老婆赔罪,结果这个活儿可不象陪个礼道个歉那么简单,碰上硬茬子了。那老婆相当厉害,脾气暴躁,连哭带骂,鼻涕一把泪一把,被足足骂了两个多小时,还挨了好几十笤帚疙瘩,折腾了大半宿。
最后门外的老公进来,两口子和好如初,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了楼还有点好奇心,心想,人家两口子和好了没有,别再干起来,于是又返回来偷着听听,耳朵儿还没有贴到门缝上就听到里面的声音了,“诶呦妈呀!死鬼你真有尿,搁哪整来这么个傻逼梢子啊!让我这顿痛骂,连踢代打,连掐带咬,还劈头盖脸,噼里啪啦一顿大笤巴嘎达,哈哈,真解气,死鬼你真好,这回能管半年,我以后再犯病啊!你还找他......
两口子床上亲热起来,那拍打肚皮的声音和吱吱呀呀床的响声就不能再听了,摇摇头转身离去。 俗话说树高了叉儿多、河长了弯儿多,日子久了事儿多。这不,摊上事儿了!摊上大事了!挨揍了!!
那是个早上,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让他把一个包装的十分精美的礼品盒送到一个高层居民楼家,给了他门牌号和联系电话,并嘱咐他见到男主人就说:“对不起,有人没能参加你的婚礼,真心的送你一份礼物,祝你们新婚快乐,我是他的亲哥们儿......”临别给他留下250元的辛苦费。
没费多大的劲便找到了,兴冲冲的敲开房门,是一对新婚小夫妻,听完他说话,高兴的打开礼品盒,里面有一顶绿帽子,一抖楼,掉出来一只已经很憋闷的小王八,一个劲的伸脖蹬腿! 小伙子腾地一下子火就上来了,挥起拳头就是一个通天炮,紧接着就是几个大嘴巴,一通拳打脚踢,三下五除二他就从楼梯口滚下来了,两眼冒金花,鼻口窜血,对门好心的老太太看不下去眼儿,拨打了110,派出所警察把他送进医院,结果鼻梁骨被打折了。
当天夜里打他的新郎官儿从派出所出来就拎着大大的果篮子,带着哭腔就来给他赔礼道歉了。我要知道你是我小时候就崇拜的大英雄杨尚武,打死我也不敢打你啊!你连手都不还,真是太了不起了。你好人做到底,医疗费我陪,你就别追究我的刑事责任了,你说我结婚才一天,你能忍心吗? 我实在是又憋气又窝火,我那媳妇告诉我说她已经怀孕了,孩子有可能是跟我朋友,她的前任男友的,就是给我送那东西的那个混蛋......
杨尚武糊糊涂涂的也听糊了,摆摆手示意没事了,那小伙子千恩万谢地走了。 出了这档事,老婆一气之下把牌子给摘了,骂他个狗血喷头。 “你脑子进尿了,一个种地的,四两的鸭子还半斤的蹼呢!房檐子底下的麻雀非得学巴哥叫唤!有今天你活该!真是精神病人快乐多,二虎巴唧思路广,以后就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呆着给我哄孙子,陪孙子看熊出没吧!一个练武的,让人家个小孩子给打个鼻青脸肿,磕不磕碜,这哑巴亏吃的,要是换了我,就是挠也得挠他几下,就是咬也的咬他几口,熊到家了。”
他不吱声,知道老伴儿是心疼自己。 他病倒了,卧床不起!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我这到底是怎么了?” 他的内心被深深的刺痛,脸面没了!尊严没了!成就感荡然无存,他开始怀疑自己......
站在办公室里,看着这曾经寄予厚望的的精心准备愣神。这也没有蒸蒸日上啊?这什么一代天骄啊简直一团糟,什么百财啊?玉做的也就是棵白菜,什么坐北朝南,帝王霸气,就是他妈晦气!!
一晃儿两个月过去,在家里闭门谢客。 这天房前路过一个耍猴的艺人,抱着一个腿折了的小猴子,他心肠一软,就花钱买下了,用老黄瓜籽与草木灰和成泥,把骨头对接好,用泥把猴子的腿糊上,纱布和绷带缠紧固定,喂了几天的苹果香蕉和瓜子。还有好几盒消炎药,愣是把猴子的一条断腿给治好了。
猴子很好玩,整天窜前跳后的,刚满周岁的小孙子也很喜欢这个小猴子,屋里笑声不断,给他带来一些久违的欢笑,老伴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偶尔有人来找他联系业务,她都会说,“我们那老不死的尿壶脑袋出毛病了,不干那些赔礼道歉的活儿了”客户都一脸茫然讪讪的走了。
老伴也看着他,这不,出去买菜还不放心,指着他的鼻子告诉他,这回你就彻底断掉让孙子练武的念头,不能给我教孩子舞刀弄棒得了,你要是敢教,让我发现了,我就让你这个老东西自己憋屈着,孙子你都哄不成。 他听到了也就当没听见,有了猴子和孙子很快活。整天抱孙子,烧水给孙子洗澡,一同耍逗猴子。
这猴子很是聪明,能拿东西、扫地,翻斤头,模仿他走路,笑的样子,还能给他端茶、倒水、点烟、揉肩,捶背、拿鞋、穿袜子。 日头一出一落,日子一天一过,他好像渐渐的在人们茶余饭后淡出去了,他的心也一天天平静下来,脸上时常泛起憨厚的笑。 突然有一天,又出事了!这回还是大事。 这天晚上,他喝两盅小酒,叼着香烟,看电视,看到新闻联播,看着看着睡着了......
可谁知道,那猴子和孙子玩着玩着,猴子就模仿者他的样子,也许是想帮他干点活儿吧!给他小孙子洗澡,结果猴子把炉子上的热水壶直接就给小孙子浇上了,孙子撕肝裂肺的哭声把他惊醒,也惊动了家人……
孩子立马被送医院了! 他呆呆的坐在沙发上,呆呆的看着房门,嘴里喃喃自语:“我这是怎么了?我到底是怎么了?” 小猴子躲到窗帘后面,惊恐、沮丧地看着主人,还不停地噼里啪啦的掉着眼泪……
一个月后,孙子出院了,没有落下什么病根,儿子媳妇又特别懂事,没有责怪他。 杨尚武儿子在武术学校考上了河南体育专业大学,毕业后应聘在县里的体工大队,当教练,媳妇是体育老师,看着父亲伤心的样子,都真诚的劝慰,并把孩子暂时领走了,小孙子哭着闹着不想走,杨尚武也是老泪在眼圈转转。 他的心抽抽成了个核桃.俗话说;屋漏偏风连夜雨,摁住了葫芦起来了瓢,这人活着还真就不是简单的事儿!
毫无征兆的一天,接到了拆迁通知,农村老家的老宅子的外墙上被画了个大大的圆圈,里面装个“拆”字特别显眼。修高速公路正好占用这个老宅子。 日头刚上一杆子高,全村七八百口子人,涌到老宅槐树下,听村长喊话。 这房子得拆,这棵树得砍,这条高速公路咱们都盼望多少年了!
再说,这是乡政府的决定,红头头的文件就在这!大家瞅好喽!村长举过头顶的文件在颤抖,没有谁留意是风吹的,还是老村长的手在发抖。 人群骚动,乱哄哄的。你一言他一语,有轻声说的,有大声喊的,要拆老宅子砍掉老槐树,每个村民心里都有失落感,又都说不出到底是个啥滋味。反正觉得一下子失去了什么。
杨尚武蹲在村长的屁股后头叭嗒叭嗒抽闷烟,烟袋锅里咕噜咕噜直响。 我说村长,咱这“状元屯”都叫一百多年,二百来年啦!伴咱多少辈子了!老宅拆了,还叫个屁“状元屯”!说话人歪着脖子,像在吵架。 依我看拆了也中,听说政府给七八百万呢!我不知道七八百万是多少钱,反正不少,够花一辈子的了,守着这房子再守个三五百年也不当饭吃,不当日子过。说话的是个女的,音儿高嗓尖。
臭老娘们瞎掺和啥?这宅子多少辈子了,你不知道七八百万是多少钱你还瞎说,那钱到手能花几辈子吗?那女人的男人冲着女人虎起黑黑的脸,瞪着白白的眼珠子。女人一吐舌,脸红到脖根儿,转身钻到人堆里,一阵哄堂大笑。
人群乱的象锅熬开的粥,再也听不清谁都说了些什么! 村长一咬牙!一跺脚,抡起板斧向老槐树砍去,锋利的斧头深深的楔入树身。
“给我住手”!杨尚武老汉一头把村长撞个腚墩,死死的抓住斧子把。两行浊泪夺眶而出。 乡亲们啊!这老宅子,这老槐树…… 他是咱们的祖宗啊!怎么说咱们也不能不要祖宗啊!谁砍……谁砍我就和他拚了!说着把左手食指往树上一按,手起斧落,一节手指滚了下来,立时血溅一树。
村民呼啦一下围拢过来,散会了!一哄而散,拆迁的事暂时告一段落,不过杨尚武突然觉得自己对不起这老房子啦! 更可怕的是家族中也有同意拆迁的!老板就是一个。 老伴不住嘴的唠叨,看看人家的男人,各个都有挣钱的能耐,哈巴狗都抓到耗子了,你是吃屎都赶不上趟,练武能练出来钱啊!东一头西头的瞎撞,撞倒了南墙煨塌了炕,这几百万,拆了马上就有钱,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不就是一套房子,一棵树吗?还值得你猪八戒吃猪蹄自残骨肉……
老伴有千条侮辱谩骂,他又一定之规,他琢磨着这房子怎么能保住,得找政府说明情况和自己的想法。 于是,他就抱着泛黄家谱,以及族人和乡亲们的联名信,先去了乡政府,又去县政府,受到了县领导的热情接待,告诉他回去听信儿,政府已经知道了你打情况,正在研究解决的方案,你的想法不错,相信政府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负责接待他的领导亲自把他送下楼,握手分别。
他十分得意,美滋滋、乐呵呵的到县城的小酒馆里点上两个小菜,“麻辣豆腐”“盐爆花生米”和两壶纯粮小烧,自斟自饮,然后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打那以后,老婆发现他突然变了个人似的,雨后的小白菜,支楞起来了,每天天一亮开始练刀,晚上就研究祖上留下的刀谱,风雨无阻,如一日三餐,从不间断。成了“闷葫芦”。吃饭,睡觉,喝茶水,看电视,玩电脑,端详着刀谱封面上的上的祖训:“ 精武尚武,传承教养,自立自强,兴族兴邦。” 他外表服服贴贴,内心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没事就站在山头俯瞰自己的老宅,清山绿水间,老房子后依山,前傍水,一条由北向南的高速公路把老宅和村子隔离开来,显得更加的幽深宁静,山坡上的亭亭玉立的白桦树像模特队伍走过一样,杨树笔直,柳树婀娜多姿,一株株一片片的老柳树扭腰甩臂,翩翩起舞,与院子里的老槐树相映生辉,倾诉着百年的守望,百年的沧桑。 一晃一年过去了,高速公路绕过了老宅子。
老伴抱怨杨尚武7就是受穷的命,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到了他头上就成了筛子圈了。 这一天他把儿子,媳妇,老伴,大孙子都叫在一起,开家庭会。 他说话十分严肃,政府很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宅子有历史,具有中国武文化的底蕴,不但保留,还要重点开发利用,结合全民健身,政府还给怎们优惠政策,还给投入一部分基础设施,批准咱们以家庭模式经营,同意利用老宅子和咱们家的“武林世家”历史,创办一家武馆。
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你看我,我看你,张着嘴,瞪着眼睛。 小孙子打破了沉默,鼓起了小巴掌,“我同意,我好跟着爷爷学武功强身健体!”小猴子也跟着还龇牙咧嘴的吱吱叫,片刻宁静过后,纷纷开始表态。
第二个就是儿子,坚定的站在了父亲的一边,还说自己在大学里就学的体育与健身专业,对父亲的决定很赞赏,表示支持。儿媳妇也明确表示同意,还说处理一堆的大道理,这就是咱们自己的优势,历史就是财富,传承就是文化。也许咱们家的刀谱还能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难能可贵的是老伴儿也点了头,还显得很自信的样子,没想到全家竟然一致性的通过了,杨尚武很高兴,深情地望着老板露出了憨实的笑。 就这样城里的房子交给了儿子和媳妇,回到了那熟悉而又寄托着太多情结的老宅子,开始筹备。
院子里摆着小时候就熟悉的兵器架子,那把刀特别显眼,觉得沉甸甸的,百年的风光,百年的威风。祖上曾经出过武状元,留下这把大刀传给后代做为镇宅之宝、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吉祥。这是母亲偷偷的埋在院子里,用生命般留下来的啊!想到母亲,也想到了那棵树,心里一阵酸楚。 这世道,总有些事要兴要衰,兴兴衰衰方显时代的沧桑;这人,总是要生要死,生生死死得见人生的苦短。冥冥之中悲喜交加,老宅子这回派上用场了,杨尚武喜出望外。
开业的当天,他领着自己的儿子,孙子,来到家族墓地,他什么也说不出来,给爷爷,给父亲、母亲点上香,然后咣当咣当的使劲磕头,扑簌簌的泪水夺眶而出...... 政府也很支持,开业那天,县里领导、镇政府和村上的领导悉数到场,给“状元刀武馆”揭牌剪彩。文物局送来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旅游局送来了“旅游景点”的牌匾。县体委也送来了“聘书”。一时间又是大报登小报载,广播里讲,电视里放,成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老宅所在的村子是小镇的所在地,小镇又是县城的所在地,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中心。 杨尚武开武馆这消息长了翅膀一样,街坊邻居也都来祝贺,整个小镇沸腾了。街头巷尾传开,很快家喻户晓,小孩有报名的,各地的青少年纷纷报名,还有女的呢!在儿子的支持下,又请了健身教练,和专业的武术教练,他负责传授自己家祖传的刀法!不久,红头发,蓝眼睛的外国的洋学生也蜂拥而至,要学到神奇的中华武功,沉寂多年的老宅子终于焕发出勃勃生机。
国内、国外的游客也纷纷前来武馆旅游,游客越来越多,杨尚武表演的很卖力气,游客纷纷拍照还争先恐后的和他合影留念。有的还试巴试巴,还有的直接就拜师学艺认师傅。 老宅子古色古香,山下林间平坦宽敞的地方,已经被政府投资建成了公园和运动健身的广场,体育设施齐备,清晨和傍晚游园散步,健身游乐的人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老宅子里,他唐装一身,肥胖臃肿的肥膘也没了,背着手,走来走去,一招一式的教弟子们练武,精神炯烁,容光焕发。 真是船得顺风,时来运转,好事想都想不到,武术馆的“少年武术队”参加全国武术表演获得了大奖,少年武术队被邀请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集体项目表演,顿时走红网络媒体,名声大振。
每天来武馆参观旅游的人数一天天的增长,从几十人到几百人,到几千人,现在的节假日高峰期人数上万。 整个小镇上的人都很自豪,自打有了“状元刀武馆”,游客越来越多,吃饭的、住店的哪来的都有,家家就在院门口的路边搭个棚子,山货,土特产的,瓜果,就连鸡、鸭、鹅和鸡鸭鹅蛋,蔬菜和粮食都卖上了好价钱,镇上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对尚武武馆尊敬,对杨尚武更是尊敬加爱戴。是全村的,视为全镇的大恩人。
因为给大伙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喜悦,带来了荣誉,带来了自豪和感激。 尚武武馆开始寄托者村上人更多的情结了,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人们发现杨尚武最近一段时间,出来表演的时间越来越少,听几位前来请杨尚武和武术队做商业表演的人说,杨尚武拒绝商业表演,大伙开始担心了,这武馆只能兴盛不能衰落啊!有了这个武馆,咱们村就有了自豪,就有了“记号”,就有了魂啊!几位老者偷偷的问小学员,得知杨尚武最近只是自己起早贪黑的自己练刀的套路呢!还给自己的孙子“开小灶”,还办了护照什么的,接触的都是大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还正在办理护照呢!别的就不知道了。
几位长辈忧心忡忡,杨尚武这后生,日子刚刚好起来,是不是又开始瞎折腾了!干离辙不靠谱的事了。 突然有一天,村上沸腾了,电视新闻播出一条消息,杨尚武和他的孙子,爷孙俩参加国际武术邀请赛获得了刀术双人比赛的金奖,为中国人争了荣誉,镜头里还有当地的华人和外国人欢迎他们的画面,村里人逐渐的有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自豪感和荣耀感。
这爷孙俩回来的那天,村里、镇上、自发的去迎接,给戴大红花,村上人用最热烈的形势,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县里的领导也去了一大帮,那场面热闹非常。 每天清晨,在公园里人们会看到那个老实巴交的杨尚武,领着弟子,还有他的小孙子在为晨练的人们义务表演。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刀生风,脚生根,刀背上的铜环哗啦啦直响,不时博得一阵阵掌声。
这就是武状元的刀!这就是武状元的刀法!这就是武状元的传人!
赞许声、鼓掌声、喝彩声连同自豪和喜悦成了公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老宅子那棵比牛腰还粗的老槐树迎着料峭的春寒泛出枝枝新绿来。
作者简介:原名,林殿波。汉族,农民、军人、商人。通辽市作家协会会员,霍林郭勒市作协会员,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新闻和文学创作至今,作品散见全国各种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