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亩产量翻4-5倍,最低投入成本仅6万多元,你还在等什么?
----- 广告 -----
文/图 水产前沿 王尧、植银素
日前,《水产前沿》发布了关于华中农业大学何绪刚教授所研发试验的“圈养模式”的报导引起了水产业者的广泛讨论【详情点击:速看!亩产1万斤,系数0.9,长年不换水,新方案引领土塘升级】,不少养殖户朋友希望更多了解到该模式的真实养殖情况。今天,《水产前沿》再次走进武汉新洲,采访了一个真正靠养鱼赚钱养家的养殖户,他的案例相信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土塘升级的优势和未来。
今年5月22日放苗,放苗规格为17-20尾/斤,养殖至今2个月的时间已经有4-5两/尾,每个桶的设计产量为2000-3000斤,“如果按照现在的鲈鱼价18元/斤,单桶的利润能有2万元。”武汉兴渔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喻志林高兴地向笔者说到。
武汉兴渔鑫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养殖户 喻志林
水产前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加州鲈圈养情况。
喻志林:我从去年10月份接触到何绪刚教授和这种加州鲈圈养模式,我认为它能解决土塘养殖发展的两个重点问题,从今年正式开始建成投产。这个实验池塘共有4亩水面,池塘水深3-4米,放置了8个桶养殖加州鲈,桶深3米,直径10米,由于是锥形桶,所以每个桶的水体约为25m³。为了摸索更合理的养殖密度,每桶的放养密度均不相同,单桶密度在2000-2500尾之间,到现在为止养殖鱼体健康,没有发生过病害情况,投入品只有饲料、加州鲈保健品等。
水产前沿:您为什么愿意尝试圈养模式?
喻志林:新洲一直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近几年特种鱼类如加州鲈、黄颡鱼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不少养殖户希望通过转养特种鱼类来实现增收。我从2004年就进入水产养殖行业,从4年前开始研究加州鲈养殖,养了这么多年鱼,土塘的两个致命性问题就在于底质和溶氧。
传统的土塘养殖没有排污系统,残饵和粪便严重影响底质、水质,进而影响养殖鱼类的健康,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应对;另外传统养殖模式虽然有增氧机,但局部增氧并不能保证每条鱼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渔业需要发展,那么必然需要升级转型,何绪刚教授的圈养模式完美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水产前沿:圈养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有哪些改进,带来了什么优势?
喻志林:圈养模式针对传统养殖模式的两大问题增添了吸污、排污系统,根据我自己实际养殖情况,排污率达到95%以上。养殖的鲈鱼基本没有发病情况,桶与池塘底质是隔开的,不用害怕寄生虫影响,而且也基本不需要调水、换水,从动保成本上就节省了相当多。
桶内设计的微孔曝气增氧方式也有别于传统增氧机增氧,能够保证长时间水体高溶氧状态,保证每条鱼都能享受到充足的氧气。在这样优质的环境下高密度养殖就有实现的可能,目前我一个桶内的平均放养密度在2000-2500尾,相当于传统模式1亩的放养密度,产量也相当于传统模式1亩产量。换句话说,目前圈养模式1亩水面的产量达到传统土塘养殖的4-5倍,1亩的利润可以达到4-5万元。
饲料投喂
水产前沿:圈养模式所投入的成本高吗?普通养殖户会不会负担不了?
喻志林:刚开始的时候有过担心改造池塘的成本高,可能无法接受。但事实上改造的成本并不高,完全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我改造池塘把所有的建设和设备费用等加在一起,平均一个桶才15000-16000元,一组4个桶的成本在60000-70000元,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性投资,使用寿命8-10年不成问题。运行成本最主要的就是耗电,经过我自己的摸索,我认为不用24小时全天增氧,我现在的做法是增氧1小时停半小时,相当于全天开16个小时的增氧就可以,这样也能节省一部分的能耗。现在使用的3KW的增氧设备,一天的耗电量在50度左右,折合成电费也就一天20元左右,但产量高了,平均下来跟土塘养殖的差距并不大,甚至还要小一点,我算过之后一斤鱼的成本只有8.5元。
从成本上来看,相信大多养殖户都可以接受这样的改造价格,并且利润可观,这也证明了圈养模式的改造难度小,可复制性强。
水产前沿:使用圈养模式在管理上是否有所改变?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喻志林:集约化养殖模式还有一样更为明显的优势就是便于管理,自从改用圈养模式,管理简直上升了一个台阶,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操作简单,每天排污一次即可,一次排污半小时,早上或者晚上排污均可。排污还能让桶内水体与外塘水体交换,保证水体的健康,也基本不用调水泼药了,节省了人力财力。水质监控设备直接控制增氧设备,手机上就能看到溶氧情况,一旦溶氧低,增氧设备自动就开启为桶内充氧。捕捞也比以往更加轻松,不用再拉网出鱼,两三个人基本就能搞定,直接把鱼从桶里抬出来还能减少鱼体损伤,买个更好的价格。如果今年养殖效果良好,我准备明年扩大养殖规模并且提升养殖密度。
传统养殖模式需要照看很大的水面,但集约化圈养把鱼集中在几百平方的水面,外塘水体有自净能力基本不用花费精力去管理,只针对几百平的养殖区域管理即可,一个人管50个桶都不成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渔业升级,除了池塘改造,还要设备的升级。比如,水质监测只看溶氧已经不够了,需要更多的水质数据和更先进的检测设备,最好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和分析。
水产前沿:圈养模式是不是降低了养殖技术门槛,养殖过程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喻志林:虽然看似简单,但想要成功把鱼养好还是需要一定的门槛的,细致的管理是一方面,苗种饲料的选择也是重点。我选用的是我国自主选育的“优鲈3号”,随着“五大行动”的推进,关于良种选育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好的优良品种进入到大家的视野当中。饲料方面,特水鱼养殖一定要选用高档且品质稳定的饲料,圈养模式本身的饲料利用率就高,选用高档饲料能带来更高的效益,我现在使用的五龙饲料效果就很不错,营养全面,配合圈养模式最低的饵料系数可以达到0.76,这比土塘养殖更有优势。
加州鲈饲料
写在最后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从土塘养殖发展到圈养模式,喻志林在武汉的新洲区率先进行零排放圈养,发展了周边鲈鱼养殖户30多家,并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设施渔业带来的优势。
相信通过喻志林的养殖案例大家能够对圈养模式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据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池塘养殖总产量已经达到2480.4万吨,占总水产养殖产量的48.84%,可以说土塘养殖群体基数相当大,前段时间由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也旨在进一步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构建渔业发展新格局,设施化已经是渔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圈养模式也只是土塘升级改造的方案之一。10月20日,2021第四届中国工业化水产养殖高峰论坛将与2021中国水产前沿展同时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关注设施化渔业发展动向,探讨水产养殖未来之路,欢迎大家前来参与,我们在南京等你!
感谢荆门市五龙饲料有限公司对本次调研活动和本文的支持!
“水产前沿 / 南京展 ”
第四届中国工业化水产养殖高峰论坛
我们的未来——向水而生
近年来,随着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公司轮番投资工业化养殖,智能投料、AI养鱼等智慧渔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而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意见》,针对当前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指导各地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水产养殖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不论是商业巨头的动态还是国家政策的指向,都表明水产养殖业正站在发展的风口,向着工业化时代加速,水产养殖设备的升级迭代迫在眉睫。工业化水产养殖是大趋势,但我们在向工业化加速的同时意识到产业更需要聚焦和创新。
基于此,水产前沿提出“聚焦新模式,完成新突破,创造高价值”的理念,以“我们的未来——向水而生”为主题,在10月20-21日,水产行业的年度大展—2021中国水产前沿展&2021中国水产大会期间,举行“第四届中国工业化水产养殖高峰论坛”,以南美白对虾、加州鲈、石斑鱼等品种为样板,对工业化水产业的未来进行深度探讨。
此外,通威与水产前沿以“通力合作,赋能未来”为出发点展开合作,已向全社会发布征集令,向致力于设施化水产养殖的民间高手、专家学者、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征集设施化、工厂化养殖的痛点问题及解决方案。所征集到的全部项目结果都将在第四届中国工业化水产年会上集中呈现,并结合专家意见评选出“2021十大工业化养殖技术”、“2021极具潜力养殖项目”、“十大创新设备”(初拟)等奖项。
时间地点
时间:2021年10月20-21日
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1-2号馆
会议亮点
最新工业化水产养殖政策解读
最前沿水产养殖科技和装备新贵的集中展现
最热门养殖品种玩法解析
最具投资价值的工厂化养殖项目、技术展示
最大型的工业化养殖业者交流平台
专业观众+专业媒体多方位宣传
工厂化养殖一站式采购平台
拟研讨议题
1、工厂化专用饲料最新研究进展
2、循环水养虾技术的最新进展
3、最新反季节加温解决方案
4、在江苏省外发展小棚养虾的可行性
5、加州鲈等高价值鱼类循环水标苗、驯化、养成技术解析
6、帆布池养虾技术探讨
7、工厂化养殖脆肉罗非鱼技术探讨
8、智能化养殖解决方案
聚焦 | 回顾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