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厨师之二
女厨师之二
文/王黎明
上班之后,不管哪个单位或者到哪里吃饭,掌厨的大多是男厨师们。女的也有,非常少。偶尔见一二个,也大多是三四十岁的大姐阿姨。所以在每个家庭厨房看到母亲们炒菜总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看到父亲们则有点奇怪。相反,在外面餐馆里看到的都是男厨师,看到女厨师总觉得希罕。
九二年到小池后,早上是到外面买的吃。虽然不大喜欢吃包子偶尔也吃一点,更多的时候是吃面条。餐馆小店里的面条着料总是很多,香气虽然扑鼻里面的东西却是太少,不得不加几个馒头包子凑数。
小的时候总是希望远走他乡见识广大的世界,真的离开了家乡有时还是有点想念的。也许,这是年轻的标志吧。
早上在外面吃,中晚餐大多是在单位吃。单位的东西好象味道总是比不上餐馆里的,所以,有同学朋友来的时候,大家会到外面聚一聚。一是叙旧,二是改善生活。
九三年单位外面的餐馆换了老板也换了厨师。不过这次是个不一般的厨师,一个年轻的女厨师,老板姓张,本地人老藉是新开的,是税务退休职工。没有其它的爱好,因为人缘广,所以就接了这个店。厨师姓李,二十三岁,是新开人。小李一米五八九的样子,不胖不瘦,总是笑咪咪的,让人无端的生出好感。
小李的菜炒的很好,色香味俱佳,就象她的人一样,青春美丽活力四射。
再之后,单位有客来了大家就都到老张的餐馆里吃小李的菜。小李是在九江学的厨师,师傅是在锁江楼一带开餐馆,听说生意非常好。本来不放小李回家的,是小李不想嫁到外面,所以不得不放她回家。二十三岁,在那个年代已经有点偏大了。八九十年代的女孩子基本是二十到二十二之间就基本结婚或者定婚了,完全的响应国家的号召,适龄即婚。其实乡镇的稍稍好一些,村里乡下的十八九岁最多二十就大多结婚或者定婚了。不过女孩子到了二十三以后如果还没有结婚或者定婚,自己不急家里已经很急了。
那时单位的保华保银老吴老王老杨小刘小高几个特别喜欢吃炒青蛙,不知道和青蛙结的是什么缘。我那时不吃青蛙,所以他们吃他们的青蛙,我另找鱼吃。
那时我还是有点书生气,和女孩子们说不了几句话,总是不好意思。单位除了小陈,只有我没有结婚。所以,大家就老是开我们的玩笑。有一次就说到小李,问小李怎么样?有个手艺挺好的,将来不愿意上班了,还可以去开个小餐馆。说不定就发家致富也说不定。并且,家里有位厨师,有口福啊。于是有天晚上保华就约了小李,餐馆老张的女儿小张,《她刚刚毕业分到税务局上班,和小李关系非常的好,她们是老乡》,保华的老婆,小陈加我一共六个人出去跳舞。舞厅里灯光略微昏暗,保华陪着老婆跳,小陈就和老张的女儿小张跳,剩下我和小李。小李看着我说,要不要请我跳一个?我说我不会。那没有关系,我教你呀。说着伸出手,走吧。这一晚是在小李老师的教导下过的。时不时的会踩一下她的脚,这可完全是笨的不是有意或者无意。跳了一晚,也还是朦朦胧胧,只知道三步四步,并不熟。第二天当他们再约出去的时候我就不去了,对跳舞没有兴趣。并且,抱着交友的想法去更不能去。八九十年代商品粮的观念还是深深的扎入人心的。如果不是商品粮,孩子都不好找事。这种思想虽然我没有,不过耳朵里听的还是蛮多的。
之前本来和小李还谈一些话的,说说笑笑,也经常去吃饭。自那晚跳舞之后,不知道怎么就不大愿意去吃饭了,说话也没有多少。到现在也还是觉得朦朦胧胧或者说含混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是什么触动了人的哪根神经?其实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小李是个非常好的人,各方面都不错。人漂亮也大方,谈吐好又有手艺,是不是因为书读的少了一些?
王黎明,九江人
申 明
在《文学顾事》微信平台发表的文章,
主编根据文章阅读量发放稿费。
另有:一周内打赏100%全部作为稿费;
打赏10元以内不发稿费。
主编微信号:gcb6161(投稿文友请务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