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方面解答班级管理的重点问题:良好的班集体如何塑造?
无论是教师“教”的活动,还是学生“学”的活动,其核心都是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也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要遵循思维型教学理论的五大基本原理。
动机激发:班主任要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认知冲突:班主任在设计班级活动和开展相关工作时,应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自主反思解决各类问题。
自主建构: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时,需要给学生创设与学习、生活等经验相关的情境,帮助他们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主动建构,逐步形成合理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
自我监控:班主任不仅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工作方式、教育效果,也需要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
应用迁移:班主任需要在班级活动中涉及相应的拓展环节,培养和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主题活动教育效果。
当理论运用于实践中,我们往往才能有更深入的体会。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很多班主任关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借鉴名师的班级管理经验,聚焦班集体的塑造问题,感受思维型教学理论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应用。
班集体的发展有三个历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班集体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的形成与发展,一般来讲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班集体的形成期
这个阶段是班集体的雏形阶段,此时,师生与生生间都很陌生,班级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形成,处处依赖班主任的指挥和决策。这时候,班主任首先要建立班级学习和生活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相互了解,逐步提高班级凝聚力。最后,班主任还要注重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邀请他们共同参与新班级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2
班集体的巩固期
在这个时期,班集体开始稳定发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和信赖,班级里涌现出一些热爱集体工作的积极分子。因此,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强班级文化和班级凝聚力。
3
班集体的成熟期
这个阶段是班集体的发展趋向成熟的阶段。班集体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形成了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干部各司其职,能独立开展工作,班级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学生关系好,热爱班集体。
而当一个班级趋向成熟之后,还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向新的境界升华。
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前提
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是班主任长期培养和教育的结果。对于班主任而言,要培养出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前提,班集体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它不但为班级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还为班级的发展指明具体方向,能激活学生的内驱力,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那么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如何制定?一般来说,班集体目标应该由班主任与班干部、全体同学一道讨论确定。但对于新生班或者后进班而言,班主任应该果断地提出班级要求并将其作为班集体必须实现的目标。
同时,制定班集体目标时还要考虑到目标的内容:近期目标(例如搞好课堂纪律)、中期目标(例如成为优秀班级)、远期目标(例如每个学生都要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此外,目标的提出应该由易到难,实现一个目标后,随即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以便推动集体不断地向前发展。
从三大方面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或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学习和渴求知识的气氛。积极地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为实现自己和班级的目标发奋努力,这是班主任的任务之一。在塑造班级氛围层面,我们或许能通过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经历中学习一些实践经验。
第一个方面,重视人性化的班级管理。魏书生担任班主任时,创设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被管理”的情境,教师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他采取了一系列办法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让学生每天都在黑板的右上角写一则格言。
让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座右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起到“精神充电”的作用;第二,自己要追赶的本班同学的名字,用来激发全班同学你追我赶的积极性;第三,针对自己的思想弱点写一句克服这个弱点的名言,督促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
让全班同学轮流主办《班级日报》,设有班级新闻、学生先进专栏、本班好同学的学习方法介绍、好人好事、警钟专栏、“文章病院”专栏,还及时报道班级纪律、卫生、出勤、课间操得分等情况。
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命名为“道德长跑”,形式内容不限,总的要求是要关注生活中的光明面。
强化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学习当作自己耕种的“责任田”,而不是为老师或者家长打工。
创设多种自我教育形式,善于用“新我”“旧我”等心理学术语来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制订扶植新我的计划,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执行自我教育计划。
第二个方面,日常管理自主化。魏书生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一直坚持由全班学生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来制定班规班法,照章办事,责任明确。班规班法包括两大类,一类以空间为序,制定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类以时间为序,制定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第三个方面,个案处理个性化。让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采用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和做好事等形式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体现了严中有趣、严中有爱。例如,造谣害人写5000字说明书,传谣害人写2500字说明书,叫人侮辱性外号写2000字说明书……作业没完成的打一桶水,不懂装懂的打三桶水等。
不做“光杆司令”,科学选拔班干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班干部是集体的核心,他们是最积极、活跃的分子,最关心集体建设,最有主动精神,好似成柁梁、檀、柱一样支撑着大厦。”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班集体管理的第一步,没有班干部,班主任就成了光杆司令,班级是管理不好的。
因此,精心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础。班干部从自身素质来说,要具备七个方面的胜任能力,包括: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责任心、集体荣誉感、积极乐观、号召力和自制力。选拔班干部时,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发放班干部胜任能力评价表,对班干部候选人进行七个维度的评价,让学生基于科学的评价投出神圣的一票。
班干部胜任能力 |
个人现状 |
适合什么职位 |
|
组织能力 |
优势 |
待发展 |
写出你认为该学生适合的职位; 简单写下你对他的评价 |
人际沟通能力 |
优势 |
待发展 |
|
责任心 |
优势 |
待发展 |
|
集体荣誉感 |
优势 |
待发展 |
|
积极乐观 |
优势 |
待发展 |
|
号召力 |
优势 |
待发展 |
|
自制力 |
优势 |
待发展 |
▲班干部胜任能力评价表
当实际进行班干部选举时,教师如何组织展开活动?河南省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王莉老师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常被邀请至其他学校做班级管理方面的讲座。对于班干部选举,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创设民主的环境。打印选票,全班投票,务必使全体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感受到尊重。
投票前有义正词严的引导。
保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权力。全班投票结果占50%,任课教师的意见占30%,班主任的意见占20%。
遵循男女比例适中的原则,班委会不能是清一色的男生或清一色的女生。
遵循选班子不选个人的原则,例如班委会由8人组成,每张选票写8个人名,不必具体到谁做班长,最后得票最多的前8位同学组成班委会,得票第一的同学担任班长,再征求其他学生意见,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性格等,协商具体职务。
注重班干部结构。例如班委会8人:班长、副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男生体育委员、女生体育委员各1名;团支部3人: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副书记、团支部委员各1名;各学科课代表各1—2名。还有其他职务,例如班级会计1名(负责班费收支)、花卉管理员1名(负责花卉养护管理)、班级秘书2名(负责记录学校的量化评比、关注学校的各类通知)。
一次生动的活动胜过一千次空洞的说教
班集体活动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就如同一根联系彼此的纽带,没有这根纽带,班集体充其量只是由分散的个人组成的一盘散沙,不可能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办集体,一次生动的活动胜过一千次空洞的说教。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班主任的常态化工作之一。
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集体活动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根据活动内容,常见的班集体活动主要由主题教育活动、文体活动、学习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从班级活动内容看,班主任要从整体上考虑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包含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一次活动来说,只有从酝酿、设计、准备阶段发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活动中,学生才会有激情,教育性也就蕴含其中了。
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集体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是否做到了把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有机结合?是否有效地把握了班主任“指导与放权”的尺度?
我们可以在一位班主任的实践中借鉴集体活动的开展经验。
在组织“三八妇女节”的主题班会时,教师将它命名为“感恩的心”,同时邀请了班中四位学生的母亲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安排了许多与“感恩”有关的节目,小品《子孝父心宽》、诗朗诵《母亲》、歌曲《妈妈的吻》、重温《感动中国的任务故事》,还安排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游戏“心灵感应”等,让同学们在浓浓的班会氛围中领悟“感恩”的道理,并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了碰撞与共鸣。
德育和感恩等方面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以多元化活动为载体的授课形式是增强学生兴趣的基础。我们能看到,当学生投入越深,体验就会越深,集体荣誉感也会越深,从而集体的凝聚力也会越大。
做好事务性工作管理,要学会“有所不为”
班级日常管理是一项琐碎的工作,同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班主任之友》杂志上有一句话:“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然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那么班主任如何从日常管理中抽身?关键是要做到“有所不为”。
班主任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什么是范围之外的事情?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名同学心理状态不佳,那么在程度较轻的情况下,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等方法来解决。但若情况比较严重,已经属于心理疾病范畴,就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甚至医,因为这个学生的情况已经超出了班主任的能力范围。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普通学生能做的事情,小组长“不为”;小组长能做的事情,班干部“不为”;班干部能做的事情,班主任“不为”。要做到班级管理自主化,就像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所说:“坚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预计会做无用功的事情。比如,某个同学连续迟到,班主任已经和他多次谈话,每次他都答应得很好,但下一次照犯不误,此时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谈话,可以考虑用规则予以管理了。
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事情。班级管理中的某些事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按预定计划执行才能达到目的,不可盲目行动。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有自己的客观规律有千变万化。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还需要教师既掌握科学的管理办法,又能发挥在工作中的独创性。
文章整理自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丛书《班主任胜任能力实训》,蔺素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