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感染症状明显,常规细菌培养阴性,很可能是这个原因

疑点

当临床上遇到细菌感染症状明显而标本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细菌L型感染的可能性,宜作L型的专门分离培养,并更换抗菌药物。

简介

L型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某些情况下,如:受溶菌酶和青霉素的作用,细胞壁被破坏或其合成受到抑制,部分细菌扔保持一定的生命力,成为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即为细菌L型。

L型细菌对β-内酰胺酶和其它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具有抵抗力,其形态、染色性、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均与原菌有明显的差别,故需要特别的培养和特别的抗生素治疗。

细菌L型的培养

一、制作培养基:由于其胞质内含有高浓度的蛋u白质与无机盐,渗透压很大,在低渗环境容易肿胀破裂,故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需要高渗环境才可。L型培养基制作如下:

1、在牛肉浸液或脑心浸液中加入10g/L-20g/L蛋白胨,40g/L-50g/L氯化钠,150g/L蔗糖。

2、固体培养基可再加入8g/L-10g/L琼脂,调整PH至7.6-7.8,103.43kPa灭菌20min。

3、待冷至50℃-60℃时加入20%无菌马、羊或人血浆。

二、分离培养:

1、对于不能及时接种的标本应加入等量200g/L蔗糖无菌溶液或其它高渗液体培养基保存。

2、血液、骨髓、穿刺液:先高渗肉汤增菌,当有浑浊或沉淀后,再取100ul接种在L平板和血平板上。

3、胸腹水、脑脊液、尿液:除采取上述方法外,也可直接取100ul标本接种。

4、痰、脓液等:直接将标本接种于L平板和血平板上。以上均置于35℃培养1-7d。

细菌L型的检查或鉴定

一、革兰染色:

多为革兰阴性、形态不一的彭大杆状菌、长丝体、圆球体及巨球体等,有明显的多形性。

二、菌落特点:

在培养2-7d后,于低倍镜下观察,可见三种类型:

1、油煎蛋样(典型L型):菌落较小,中心致密并深陷培养基,透光度差,四周较薄,由透明颗粒组成。

2、颗粒型(G型):整个菌落均由透明颗粒组成,无致密的核心。

3、丝状菌落(F型):菌落中心同L型,周边为透明丝状。

三、返祖试验:

临床分离的L型菌常在做药敏试验时即可返祖,即取菌接种牛肉汤,35℃培养24h后,取菌液划线接种牛肉汤琼脂或L型平板,培养后涂片染色镜检,如此反复传代返祖变为原来典型的形态为止。

只有符合上述三点,才可确定是细菌L型。所以对标本仅做涂片观察其多形性是不可靠的。

细菌L型的临床意义

细菌L型在机体形成后,可在各组织或细胞潜伏,大多标本均可分离出L型。其感染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多呈慢性迁延、反复发作,如尿路感染、心内膜炎等,并常在应用某些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类等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出现。

治疗:

1、头孢菌素有时仍敏感,因其对细胞膜也作用,常可使用一些作用于细胞膜的抗生素,如大环内脂类和氨基糖苷类。

2、结核菌L型对链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敏感。

3、多粘菌素更易渗入,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磷脂。

【分享】最新全套卫生(检验)行业标准免费下载,共206个,速度领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