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诗琢玉——雷海基点评余秀玲诗四首
春江花月夜 纯音乐 - 风华国韵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yMTEvMjI2NzQ2NDA2XzNfMjAyMTA3MjIxMTM4MjY4NDk=.jpg)
清明感怀
昨夜东风弄柳笛,桃红逐梦典春衣。
梨花点点清明雨,燕子归来枝上啼。
试改:
清明感怀
昨夜东风弄柳笛,桃红一树典春衣。
梨花点点清明雨,燕子归来枝上啼。
点评:以风柳、桃红、梨花、燕啼四个景象展现清明日清新、亮丽、灵动景象,有清明,灵动之美。但“逐梦”一词没有来路,也离开了描景,故改。
雪中行
雪舞山川万树花,一行足迹入诗匣。
多情应是乡关路,春草年年绿几家。
试改:
雪中行迹
雪舞山川万树花,一行足迹向天涯。
此行许是故乡去,春草今年绿几家?
点评:结句生动形象且有意韵,以行迹起乡思之意,由此地冬雪而江南故乡春绿,构思和结尾都佳。但“诗匣”“多情”二词与结句游离,致结句出现得不够自然,显得文意不够顺。故改这两处。家乡春绿是由行迹引出思考而产生意象的。此诗的关键点是“行”,也是着力点,思乡是目标点。由行而生思乡之意。
水上公园雪后初晴
信步西湖赏雪晴,廊桥有梦水无声。
满园画影冰魂摄,风诉流年隔岸听。
试改:
水上公园雪后初晴
信步西湖赏雪晴,廊桥有影水无声。
亭前冰柱何人挂,风诉当时隔岸听。
点评:尾句有韵味,风是有声的,这个声在说什么呢?令人神往与遐想。但次句“梦”字用得勉强,与整个意象游离。第三句没起到转折作用,未能牵引结句,下联两句没有内在逻辑关系。故改。第三句改为问句,结句呼应上句,写成了风来回答。这样设置,下联成了递进句,诗意就完整,结句出现也自然。
燕归何处
春来归燕上枝丫,林立高楼难筑家。
此世谁知青鸟语?寄身无处向天涯。
试改:
家燕归来
春到满园桃李花,一群归燕上枝丫。
旧时巢屋今何在,林立高楼难筑家。
点评:诗的次句“林立高楼难筑家”是中心点,也是主题,表现了当代社会旧屋换新楼的新风貌,新生活,是佳句。应该置于最后,前两句铺垫,第三句转到这句来,这样诗就顺当自然了。燕子上枝头,是因为旧巢没有,新屋难筑,只好流落枝头。题也改了一下,特加上“家”字,以强化燕子归来旧巢新居,无家之忧。家字亦隐含“我家” 燕子之意,发我之声。
作者有诗人的眼光和思维,需加强的是对诗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诗的基本要务是浑然一体,逻辑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景描写清新自然,情抒发自然流畅,无斧凿之痕,既波澜起伏又流利畅快。尾句大多应该是中心句,其他句围绕这句来设置。也有中心句置在前面的,如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立观点在前,举事例在后。以例子证明前面的道理,也以理论高度赞誉具体人物。
造句用字需从诗的整体出发,务求安稳妥贴,不轻易下笔。唐代卢延让诗云:“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足见用字之难之严。安是安稳妥贴。造句用字要达到一句属一句,一联属一联,一诗属一诗,整体可观,浑然一体。这样才能准确表达情理。我又把这个叫艺术形态的构建,在我的《好诗创作谈》书中有文章论述。
雷海基
2020年1月5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雷海基, 江西省进贤县人,曾任解放军某部队政治委员,大校军衔。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解放军红叶诗社特邀编委、培训部辅导老师,《中华军旅诗词研究》特邀研究员。获全国第七届华夏诗词奖优秀论文奖。诗论文章多次入选《全国中华诗词研讨会》《中华军旅诗词研讨会》《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著有《诗词快速入门指导》《古今名家论诗词语录》《好诗创作谈—雷海基诗论文选》。
余秀玲,笔名青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夏文史馆研究员,宁夏作协会员,银川市西夏诗词学会负责人,致力于传承古典诗词文化,古体诗词作品散见于《诗刊》《秦风》《朔方》等区内外文学刊物。作品收录于《2020诗词日历》《夏风诗词精选》等诗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编审:余秀玲
制作:郭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