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不了身的鹞子毕师铎:最后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上回书说到,淮南大将毕师铎在凭借起兵杀回治所扬州掌握军权后,为了守信邀请宣歙观察使也是他的老战友秦彦入主,结果白白断送了自己对淮南事务的决策权。

可他没空和秦彦计较了,连抱团取暖都来不及了。因为如先前无名氏所料,庐州刺史杨行密来了。先前老将俞公楚、姚归礼被妖道吕用之陷害而死的时候,杨行密曾经不明就里地充当过杀人工具。毕师铎以讨伐吕用之为名起兵时,吕用之便以节度使高骈的名义召杨行密来护主,在兵败出逃后,也就投靠了杨行密。

一起投靠杨行密的,还有和毕师铎一同起兵的亲家高邮镇遏使张神剑。起兵的时候他想中途跑路,胜利的时候他却想分一杯羹。毕师铎推说要等秦彦做决定,他就翻脸了。

还有海陵镇遏使高霸。吕用之的党羽郑杞第一时间归顺毕师铎后,就被毕师铎派去调查高霸,结果被高霸酷刑处死。有此过节,在高霸眼里毕师铎当然也不是好人了。

从起兵到破城,毕师铎和秦彦的六千人马只用了短短十九天。可现在,他却成了守城的一方,他攻城时屯兵的大明寺如今驻扎着杨行密的联军,而且多达一万七千人;初次交战,秦稠等五六千人就战死了。

围城之下,扬州城的粮食早晚要告罄,甚至还有数千人一起出城投降。于是秦彦聚集了一万二千人交给毕师铎、郑汉章,意图全军出击,打开局面。由于军势很大,战斗很顺利,当即就攻陷了杨行密的营寨,还抢到很多金银财宝和城内急缺的粮食。

然而,这正是杨行密设下的圈套,很多人不仅什么也没带走,还把小命也留下了,当侥幸逃生的毕师铎发现连自己一向倚重的骁将骆玄真也没能生还,顿时陷入了无边的沮丧。当然,秦彦的心情也乐观不到哪里去。

病急乱投医下,这哥俩竟然求教于尼姑王奉仙。王仙姑说:扬州最近是不顺,但只要死一个大人物,就会转运。

作为现任淮南节度使,秦彦当然不会自杀,他觉得老节度使高骈比自己腕儿大多了,又迷信,没准正在诅咒自己,难怪打仗老不赢。当初为了迎接秦彦入主,高骈全家已经被毕师铎转移到了道院,由于秦彦懒得招呼,已经穷到吃皮带充饥了。

而对深受高骈赏识提拔之恩乃至曾经愿意以妻儿为高骈人质的毕师铎来说,虽然过去的日子也许很值得怀念,但事已至此,除了一条道走到黑以外,还有什么选择余地吗?

然而,封建迷信要不得。不仅高骈死了,他全家都死了——其中很可能就包括了当初撺掇毕师铎起兵的高骈儿子,以及对毕师铎雪中送炭的高骈侄子高杰,迷信的秦彦再也不用担心高骈搞邪门歪道了,可扬州城并没有转运,一斗米卖到五十缗钱,草木都被吃完,百姓用黏土做饼吃,大半饿死;秦彦带来的宣州军已经开始抓人卖人肉了。

秦彦派毕师铎带着很多宝物和钱财利诱前苏州刺史张雄,买张雄的粮食。张雄闻声而来,屯兵东塘,但因此暴富以后,却没有助战,甚至反过来去帮杨行密。

相比之下,杨行密破城比毕师铎当初艰难得多,前后小半年,虽然扬州城里的秦彦和毕师铎已经无处哭惨,却也拖到杨行密都想撤退了。

然而这一次的结局和上一次如出一辙,原来毕师铎捕杀吕用之党羽不够干净,有三百守军是吕用之的人,开门带路了!

当王仙姑说走为上策,秦彦、毕师铎也没得选择了,突围而出,也不顾这样会踩踏死多少人,死尸填满了护城河,连他们的部将王朗也摔死了。

秦彦和毕师铎的第一反应是投靠张雄。可张雄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不合作,也许没给他们摆一桌鸿门宴已经算厚道了。

其实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原本也不是什么难以选择的事,秦彦前来淮南以前,留部下赵锽看家,只要打道回府,他还是一方节帅。

但是,他们没有回宣州,因为大魔王秦宗权的弟弟秦宗衡也来到了淮南,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淮南乱了,大魔王也想趁机捞一笔。只是这时候的大魔王已经穷途末路,无心他顾,急召弟弟救火。大将孙儒却不愿给秦家陪葬,干净利落地杀掉了秦二爷,自己当老大了。

缺粮的孙儒把目光投向了张神剑的高邮,秦彦和毕师铎自然也要和叛徒张神剑好好算一算总账。

这一战没有悬念,张神剑率败军突围而出,直奔扬州去和新老大杨行密会合。孙儒的大军也在秦彦和毕师铎的带路下,杀奔扬州西门。大敌当前,杨行密苦于实力不足,只能闭城自守,并且求救于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朱全忠也不希望孙儒坐大,就派了一支军队吓唬孙儒。

得知宣武军竟然在自己攻破扬州以前就出动了,孙儒有些害怕了,担心敌人太过强大,更担心自己军中有内鬼。秦彦和毕师铎本来是带着两千余人入伙的。但孙儒起了疑心后,归他们指挥的军队就越来越少了,他们的生命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一直追随毕师铎的裨将唐宏,就是曾经担任静街使阻止军队连日劫掠的那位,不想和毕师铎一起死,于是去给孙儒打小报告,说秦彦、毕师铎和宣武军有勾结。于是孙儒召他们来军中开会,送了他们一程,包括毕师铎的老战友郑汉章。

其实,他们已经活得够久了:

老将梁缵,被杨行密以没有为高骈死难为由斩杀;

另一老将韩问,畏罪投井自杀;

吕用之、张守一被杨行密处决;

张神剑所率高邮溃兵被杨行密团灭;

高霸按杨行密军令弃了海陵来投,被杨行密杀了以便兼并军队。

因为杨行密的思路也和孙儒差不多,绝不能让看着不靠谱的人有危害自己的机会,这样的人哪怕是队友,也宁可杀了。

毕师铎临死前说:“大丈夫成则王,败则虏,君何必多责?我曾统领数万兵,不死常人手,死在公的剑下,瞑目了!”孙儒却没有领情:“庸贼想污了我的手吗!”终究没有赐他这份殊荣,而且转头就和朱全忠讲和,送上秦宗衡、秦彦、毕师铎三颗人头,顺利洗白。

如果毕师铎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最后成了叛将的洗白工具,不知作何感想——他最后投身的军队,恰恰是他最初的抵御对象。

曾经的他,因为善于骑射,人送外号“鹞子”;曾经的他,弃暗投明抛弃了老乡黄巢,由叛将转为藩镇大将;曾经的他,鼓动高骈出战黄巢,捍卫大唐社稷;曾经的他,在老将们纷纷遭到排挤时不仅幸存,还得到了带兵的机会;曾经的他,为了自保毅然做了连老将们都不敢做的事,只用十九天就攻陷扬州,赶跑了妖道吕用之。

可是然后呢?

他恨高骈轻信妖道吕用之,可他毕师铎自己却听信着尼姑王奉仙;

他曾在计划在高邮起兵时说过,一旦惊扰百姓就和吕用之没什么两样,可高邮的百姓最终还是惨遭了孙儒的屠戮,而他毕师铎正是那个给孙儒带路的人;如果往大了说,更不知有多少军民死在了这场由他毕师铎亲手掀起却无力收场的大风波下,直到四年后杨行密几经周折终于反杀孙儒才算告一段落;

吕用之扎小人诅咒高骈,图谋取而代之,但最终杀死高骈的却不是吕用之,而是自称要为高骈锄奸的他,毕师铎。

追根究底,当他把淮南大权交给秦彦,为了小信丢了大义的时候,他的命运自主权也被自己亲手交了出去。一步步的,他不由自主地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那些吕用之想做而来不及做的事,都由他这个自称要铲除吕用之的人做完了。

当君主说话不如权臣管用,而一个将军以讨伐权臣为名起兵的时候,在将军取代权臣的地位前,你无法判断他是为了君主还是为了自己。哪怕初心的确是为了君主,人的心也的确是会变的。

蜕变的勇士甚于恶龙,而鹞子,也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