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冷飕飕”啥意思?今年是哪个?

掐指一算,再过十几天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就要到了。立秋,意味着夏去秋来,暑往寒至,天气逐渐转凉。故此,民间有“立了秋,把扇丢”的传统说法儿。

这对于眼下饱受酷暑高温天气煎熬的人们来说,内心不禁生出了“天凉好个秋”的迫切期望,毕竟“上蒸下煮”的三伏天着实让人心烦气躁。

然而,真实情形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会凉风习习,高温潮湿的暑气不仅不会减退,反而还会变本加厉的持续一段时间。毕竟立秋之后还有一大伏呢,老辈人常说的“秋老虎”尚且还未发威。

那么,立秋与三伏天到底有哪些纠葛呢?俗语“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冷飕飕”又是啥意思呢?老辈人的经验之谈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咱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所谓的“三伏天”。伏天是一年中酷热的阶段,其特点是潮湿闷热。古时候人们称之为“暑邪”,而“伏”字本身也有隐藏潜伏的意思。

通过查询农历,今年又是一个超长的三伏天,合计有40天难熬的日子。至于说这伏天是怎么算的,却也不是很复杂。

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为头伏的首日,到第四个庚日前结束。而随后的中伏和末伏的起始和结束,都与这个庚日有着密切关系。

庚日是个什么东东?其实就是一个日子的名字。

古人据天干地支纪日法按照固定顺序排列成60个组合,往复循环,用其命名365天的任何一日,使每天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名字,其中带庚字的命名有6个,每10天出现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60天为一轮,再加上闰年闰月的因素,导致庚日出现的节点并不固定,有时早一些,有时也会晚一些,直接造成有的年份三伏为30天,有的年份三伏则为40天。

比如说,今年夏至是阳历6月21日,第三庚日是7月11日,头伏即从7月11日开始算,到第四个庚日前结束,即7月20日为止,合计为10天。

中伏,则是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算,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前结束。即7月21日开始,到8月9日为止,合计为20天。

而末伏则以立秋后的头一个庚日起始,往后数十天即为伏期结束,即8月10日开始,到8月19日为止,合计为10天。

由此可见,除了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之外,中伏却为20天。为啥中伏会比头伏末伏多出整整10天呢?

前面说了,庚日出现的节点并不固定,若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出现的早,就会导致夏至到立秋间为5个庚日,若是出现晚的话,则有可能为4个庚日。

而中伏在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结束,末伏在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始,这是老辈人传下的三伏天界定依据,铁打不动。20天的中伏,恰恰是由于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的原因。

同样,“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冷飕飕”这句俗语,也是缘于这种有关庚日的老规矩而言。

秋包伏,意思是说末伏的第一个庚日出现在立秋之后,中伏尚且未结束,末伏自然顺延时日了,只是每年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此为“秋包伏”。

伏包秋,意思是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恰逢立秋节点。简单地说,即末伏第一天和立秋为同一天,即“立秋逢庚日”,此为“伏包秋”。

一般来说,“秋包伏”的年份居多,“伏包秋”的年份很少。二者真如老话“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冷飕飕”说的那样吗?

大家知道,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起始时间,这个庚日出现的越早,为期10天的末伏结束就越早,炎热的暑气也会早些褪去;若是出现的晚了,自然就需要多忍耐一些时日。

而“伏包秋”是在合乎伏天界定原则基础上,最快结束伏天的年份。换言之,立秋后仅需10天即可度过酷暑难耐的三伏天了。

至于说“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冷飕飕”有没有道理,我认为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罢了。不过,虽然炎凉两重天的明显差别,但“秋老虎”的凶猛程度还是有所不同的。

究其原因,并不难理解。俗语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立秋在中伏期间,再加上后面10天的末伏,无疑是延长了高温高湿的天气;如果立秋在末伏期间,自然暑气消除的时间就短一些。

如此一来,想必大家都盼望着2021年能是“伏包秋”,凉爽的天气能够早点到来。那么,今年立秋是“伏包秋”还是“秋包伏”呢?

今年立秋是阳历的8月7日,即农历六月廿九,第一个庚日为阳历8月10日,按照上述“秋包伏”和“伏包秋”的界定,毫无疑问是让人不爽的“秋包伏”了。

结语:

对此,大家也不必心生忌惮,“秋包伏”并没有什么可怕,尽管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但是早晚温差大,只要做好防暑降温,注意调节情绪,心静自然凉!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