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 什么是好的案例研究?

01

案例研究的两层目的

笔者一向认为,案例研究是实证研究的一部分,不能只把量化研究当成实证研究,更不能认为只有量化研究才讲方法。

案例研究也遵循问题、理论、方法、验证、结论等研究程序。要做好案例研究,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程序和方法。

与其他量化研究相比,案例研究的目的大致有二:一是揭示一种新发现,或者贡献一种新知识;二是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假设,提供新的理论对话基础。

前者是本体论层面的贡献,就事论事,发现或总结之前没有人提出的“新现象”;后者是方法论层面的贡献,“小切口入手,回应或纠正既有的理论”。前者是所有研究都要追求的层次,没有新的发现,即使写出了论文也只能是“废纸一堆”,好的论文绝对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重复别人的结论,重述已有的现象,如果连这个也做不到,论文是不可能发表的;后者是较高的理论追求,相对的是量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更多是验证假设,讲究普遍性的认知检验,而案例研究更多着眼于“关系性整体”的认知解释,即“解剖麻雀”,特别是对“反常态事务”的一种内在机制的解释。这样一来,案例研究提出的假设就为量化研究提供了基础。

完成第一层次是案例研究的第一步和起码的要求,如果说连第一个层次都达不到,案例研究就是失败的,达到第二个层次是理想的追求,学术研究一般不能自说自话,要有对话乃至批判和创新。

02

案例研究的关联要素

一项好的案例研究首先是“目的导向”的,而后结合这个目的进场调查,动用各种力量迫近真实的世界,对研究对象既要用显微镜——细致入微地察看各类因素的联系,也要用望远镜——引入宏观的结构关怀和历史关怀,纵向和横向地探讨根源性的结构关系。整个案例研究过程包含“目的选择”、“过程实证”与“理论生成”三个部分。

1. 案例研究的目的——理论指向的目标选取

一个案例研究的展开,实际上是结果导向的。笔者将有目的的案例研究和无目的的案例研究称为“就锅下菜”和“就菜下锅”。前者,因为有目的(理论目的),有问题(这里的问题不是problem而是puzzle)意识,到最后一定是回应相关理论,至少是验证因果关系假设的,这就叫“就锅下菜”;后者是一些调查研究经常犯的错误,大多是横向课题式的操作,为了完成一个课题,就去调研了,调研回来觉得素材挺好、问题也不错,就写案例研究,就着手头“杂乱无序”的素材写文章,找来找去,实在没什么理论涵养,只能造一些时髦的词来掩饰理论问题的苍白。有的索性就不找了,通过“问题—原因—对策”三段论来写文章,这个叫无奈的“就菜下锅”,无论菜好不好、对不对胃口,只能凑合着做。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就锅下菜”?这个案例要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果?描述一个事实,还是回应一个理论、提出一种解释?一个合格的案例研究大凡也是在“因果关系”里做文章的。由此,仍然要有理论预设,仍然要去找对话的理论基础。这样,整个调研过程会跟着自己的框架走,而非被带跑带偏。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本身是复杂的,相应的解释可以是多维的、多侧面的(这不意味着得出相互对立的答案)。对于案例研究来讲,选择了理论对话基础或框架,就类似于定量研究的“变量控制”,一个案例解释可以找准对话对象,把解释和讨论限定在可控范围以内,而非无限扩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找到理论框架,那样的研究往往大而不当、空泛无物。

例如,有一年笔者受委托去调研“临武瓜农事件”。2013年7月,湖南省临武县发生了一起“瓜农与城管发生摩擦倒地身亡”的事件。拿到这个主题后,一般人会想到要去调查这个事情发生的始末,查出这个事情发生的原因,至少去调查为什么“流动摊贩会与城管发生摩擦”。其实,这样想,是事实的层次,是公安要做的,我们是学者,必须调研出深层次的东西。这个深层次必须是理论指向的、原理性的。所以,笔者最终将调查的目的定位为与冲突理论对话,而且将重点放到舆情处置过程中,目标是解决“为什么冲突都处置完了,舆情还是波涛汹涌?”

有了目标,首先梳理冲突理论,根据冲突处置的三个阶段——“冲突控制、冲突化解与冲突转化”,决定分析“为什么临武官方在冲突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可圈可点,甚至认为冲突管理的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而全国范围内的舆论却并不认同,反之对其做法形成了舆论围剿?”

伴随这样的问题以及冲突管理的三个环节,笔者一步一步地梳理和调查,每个环节临武官方是如何处置的,舆情是如何反应的?实际上,临武官方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第一,在冲突控制部分,连夜“转移了死者尸体”,以避免冲突继续扩大;第二,在冲突化解部分,通过各种渠道做家属工作,尽管瓜农死因还未查出(甚至后来的尸检结果也没有表明瓜农是被打死的),仍然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标准赔偿死者家属87万元。但是,临武官方在冲突转化环节迟迟没有动作,即怎样从制度上规避类似事件的发生。

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整个冲突处理的环节中,临武官方存在“以传统的媒体应对结构应对新媒体、冲突转化环节与冲突处置环节脱节”两个“漏洞”(吴晓林、汤明磊,2016),因而整个处理过程舆情汹涌。这样的研究,可能比一般的过程描述要更深入一些。

2. 案例研究的过程——结构化视野下的多主体“证实”

案例研究一般是以一手资料和经验的获取为前提的,这就要做好案例的调查。而现实世界往往是复杂的,流行的做法是将微观的因果关系解释清楚。前几年流行事件分析、微观分析,实际上,这种精巧的研究很容易遮蔽大问题、大结构、大理论。这就要求“小处着眼、关怀结构”。

从组织学的角度出发,任何案例生发在一个系统之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因而,案例的调查要引入结构化视野,做好多主体的调查,如果只听一面之词,只听少数人讲,只看少部分材料,就很容易犯“偏听偏信”的错误。

例如,在做“临武瓜农事件”研究的时候,笔者不但抓取了网络舆情的发展信息,还对当地官员进行了访谈,为了保证多主体互相印证事实,笔者排除困难,联系上了死者家属,进行了很好的访谈。

还有一个小故事让笔者印象深刻。笔者在研究台湾地区的社区治理时(吴晓林,2015),既访谈了台湾地区社区营造政策的推手及社区营造的主官,还访谈了社会组织、里办公处社区协会的诸多负责人。在访谈一位里长的时候,里长说自己牵头申请了一个一亿新台币的项目。如果只听从他的讲法,那么可能就会得出,台湾地区的里长能力很大。在访谈邻近里长的时候,笔者提到了这位里长的说法,却被否定了。那位里长就讲得更加到位——哪里是他一个人申请的,是多位里长联合起来一起申请下来的,而且那一个亿的项目申请下来,也不由里长支配。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但有否定的,也有肯定的。例如,在做国家级新区行政体制研究的时候(吴晓林,2017b),我们到了几个乡镇,在第一个乡镇问到的问题,到了其他乡镇都要再问一遍,目的就是检验真实性。

3. 案例研究的理论贡献——分析的展开与结论的生成

案例研究的铺排,实际上也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实证展开。与量化研究相比,案例研究的长处在于能够引入相对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联想多重“致果”的因素,但是也不能随意联想,前面已经讲到,相应的调查和分析一定是在理论框架内进行的。

从案例研究的组成部分来看,在问题提出之后,紧接着就是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继而在理论指导下明确分析单元,这是第一个大的部分;第二个大的部分是展开案例,这个部分大多是作为结果变量出现的,也就是介绍案例背景,或者以事件史的形式,或者以横断面的形式将案例描述出来;第三个部分最为重要,就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案例的分析;第四个部分是结论与讨论。

一些好的案例研究大多是这样组成的,至于说结构如何铺排,是形式问题。但是,从审稿过程来看,一些案例研究往往止于“描述”,以为把一个事件描述清楚就行了,最后简简单单收尾,干干巴巴,无血无肉。当然,案例研究的难处和见功夫之处也恰恰在此。人们经常面临的问题是,素材不少,却很难找到对话的理论,由此也很难进行理论分析。

记得在投稿《模糊行政: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的一种解释》的时候,笔者自认为是中英文学界里第一个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行政体制的,而且提出了“模糊行政”的概念。但仍然觉得这是一个本体论的概括,在理论上没有深入下去,审稿人的意思也是,这个讨论到底是在哪个理论框架下展开的,与什么理论对话?

笔者想来想去,与谁对话?要用任务型组织?仿佛这个提法并不新了,很容易看出来,国家级新区行政体制就是任务型的。“企业家政府”“统合性政府”也已经有人用在开发区研究上了。

最后,仍然是回到公共组织领域,从组织的“工具性”与“价值性”争论入手来讨论因果机制,也最终溯源到公共行政的经典之争——西蒙的效率导向与沃尔多的价值派。后来,在分析中发现,公共行政的经典论争,对标的对象都是正式组织,而国家级新区的组织形态是非正式组织。

如果能够搞清楚非正式组织在效率与价值(合体制性)之间的光谱位置,引入时间序列来解释新区行政组织“小政府架构”的合理性与历史性,继而解释清楚其背后的原因,那就是案例分析、理论对话的最重要内容,也将会是这个研究最重要的贡献。由此,理论分析和对话就得到提升了。

笔者最终得出了一个解释——模糊行政的形成是“国家实验下的任务性组织”、“法律地位模糊的非正式组织”、“快速发展的绩效型目标”、单兵突进的“错位改革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探索性的试验体制, 降低交易费用是其取胜的法宝, 效率本身压倒“合体制性”成为政府的价值选择, 也为国家试验保留了“试错回旋”的余地。但是, 模糊行政的“精简”追求忽略了环境的复杂性, 不得不接受既有体制的重重约束。模糊行政的提出有助于理解各类新区行政组织的运行、发掘“效率”与“合体制性”之间的张力与趋向, 对降低新区发展阻力、推动新区行政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03

结构性的案例研究才具有理论解释价值

案例研究的一个优势, 是系统展现因果机制和过程,零散多样的独立案例能够有意义, 原因在于它们产出的知识在相关知识体系中具有累进性位置(张静,2018)。

也就是说,一个案例研究,既要有圆满的故事展现,也要挖掘背后的因果机制,二者缺一不可。笔者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已经讲过“结构—过程”分析范式的重要性——结构负责将行动主体的关系抽象出来, 过程负责连接结构与具体的经验, 以此避免过于抽象的宏大理论与滑向小因果关系的理论自缚。结构—过程分析范式一方面切入实际运行的过程, 寻求政治社会实践的操作主体、运行逻辑、运行效果以及主体关系, 观察更加贴近实际的、用政策文本和静态结构难以描述的实际过程;另一方面, 在实践中观察行动过程与结构的互相影响, 透视过程背后千丝万缕的结构关系, 以此来窥探政治社会运行的深层逻辑(吴晓林,2017a)。

因此,案例研究必须引入结构式的关怀才具有理论解释的价值,具体如下。

第一,任何案例都是关系性的,如果局限于微观的“小因果关系”的解释,就会得出碎片化的解释,应当力图在案例本身内部首先挖掘出“整体关系”的轮廓,就是“解剖麻雀”,把其物质结构讲清楚,同时把软件系统(体制机制)搞清楚,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麻雀”,或者是“木乃伊麻雀、骨头架麻雀”。

第二,任何案例都是连续性的,案例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结构洞,是历史演进、大结构的一个环节、一个节点。案例研究需抹去外在的浮尘,挖掘“黑箱”,挂入理论演进的线条之上,这样才能有延续不断的理论发现。

第三,任何案例都是一般性的,做案例研究的时候,会强调案例本身的特殊性或者代表性,特殊性讲的是“为何例外”,代表性讲的是“概莫例外”,其实二者是解释统一问题的两个侧面,第一个貌似在讲例外,实际上也是在回应“如何不例外”。那么,案例研究本身提出了假设性的理论解释,留给量化研究的就是大量的量化检验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研究与量化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 吴晓林、汤明磊,2016,《新媒体情境下冲突议题传播的“双重结构因素”——基于临武瓜农事件的分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期。

· 吴晓林,2017a,《结构依然有效:迈向政治社会研究的“结构-过程”分析范式》,《政治学研究》第2期。

· 吴晓林,2017b,《模糊行政: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的一种解释》,《公共管理学报》第4期。

· 吴晓林,2015,《台湾城市社区的治理结构及其“去代理化”逻辑——一个来自台北市的调查》,《公共管理学报》第1期。

· 张静,2018,《案例分析的目标:从故事到知识》,《中国社会科学》第8期。

END

《地方治理评论》由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坚持学术性至上的基本原则,以知名学者为主要作者群,以集科学性、原创性、前沿性于一体的学术成果为主要内容,以地方治理的前沿问题为主要研究领域,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相关方法并重为基本的方法论旨归,一以贯之地强调真问题和新问题、真方法和新方法、真观点和新观点,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界和实践界的公共文化资源。

《地方治理评论》最新目录及主页

第2期

(滑动查看更多)

【本刊特稿】
论风险社会中的风险认知问题 /张康之

【国家治理】
道路选择与制度选择:国家治理的根本 /刘建军 邓理
中国政府建设的历史方位和话语发展 /李瑞昌

【地方治理】
资源禀赋、制度环境与城市创新能力——基于中国264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陈天祥 李缌缌
美国地方政府的非政党型选举实践 /何俊志
东西部扶贫协作进程中的府际利益冲突与协调 /孙崇明

【社会治理】
社会政策模式转型背景下的社区治理 /张乾友
企业参与邻避治理研究——基于国内外21个典型案例分析 /邵任薇 王玉婧

【研究方法】
什么是好的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的目的、关联因素与理论价值生成 /吴晓林
做规范的案例研究:实现“故事”“数据”“理论”的对话 /单菲菲
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的初阶与进阶 /王辉

第1期

(滑动查看更多)

【本刊特稿】
九个方面把握政治学行政学前沿 /高小平
地方治理面面观 /乔耀章

【政府治理】
群众获得感、最多跑一次与地方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分析 /钟伟军
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披露的完善与“塔西佗陷阱”规避 /胡小君

【社会治理】
合作生产视角下“三社联动”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基于重庆市多案例的比较研究 /胡晓芳 彭冰儿
集体行动、基因社会及协作助推:一个理论分析 /丁怡舟

【乡村治理】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70年:知识图谱与进路研判——基于CNKI中CSSCI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杨建国 鞠萍
功德银行:一种乡村治理的新工具 /孔德斌
新乡土时代乡贤参与村级治理的机制与绩效——基于N市五个乡镇的调查 /于兰华 张扬金

(0)

相关推荐

  • mba毕业论文写作技巧和范文参考

    大家都知道mba是比较受欢迎的专业之一,受人追捧必然导致毕业困难的结果,写好毕业论文就会显得格外的重要了,如何写好mba论文呢?虽然在论文质量上,创新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只要掌握技巧,也是不难的. ...

  • 网络社会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华东政法大学规划通识类教材.互联网正进入万物互联的智能阶段,网络社会和智慧生活研究也进入了社会科学的中心论域.但是,网络社会学理论研究大大"滞后"于互联网技术发 ...

  • 董事会治理与盈余质量研究

    内容简介: <董事会治理与盈余质量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选题视角新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公司治理纳入盈余质量分析的范畴,以董事会这一治理理论体 ...

  • [20201208]合作治理的四种情况

    [20201208]合作治理的四种情况 以前研究冲突管理,区分了不相关.对立(非此即彼).妥协或双赢的四种情况,研究企业创造共享价值也有价值无关.价值冲突.价值共享的四种情况.现在研究合作治理,要从简 ...

  • 2万字顶刊综述 GVC全球价值链: 基于多学科的文献前沿综述

    稿件:econometrics666@126.com 1.国际贸易研究中的数据演进与当代问题,2.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160大步骤的完整程序和相应数据,3.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问题说明,4.工企 ...

  • 新时期村务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内容简介: <新时期村务治理模式创新研究>,本书简介: 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民群众在获得经济自主权的同时,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越来 ...

  • 两类公司改革研究案例——工业类国资投资公司、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研究案例详解

    今天店长将推出两类公司的研究案例详解2个,首先推荐的第一个研究案例<某工业类国资投资公司两类公司改革>,是两类公司改革研究案例中销售榜的冠军商品 某工业类国资投资公司两类公司改革 作为两类 ...

  • 案例研究的方法论

    来源:科研管理   作者:孙海法,刘运国,方琳 2001年初,成思危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研讨会"上做了"认真开展案例 ...

  • 案例研究:FRAM存储器应用在便携式医疗刺激系统

    随着系统复杂性不断增加,包括多个数学函数和算法的复杂代码也随之增加,片上存储器内存容量可能不足.因此便携式医疗系统通常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以便设计人员使用外部存储器来增加内部存储器的空间.   以下是 ...

  • 案例研究:风景摄影作为一种摄影类型

    "我把风景或城市景观作为案例去研究人们迁徙定居的过程,也想借此让自己明白,到底什么图片(或照片)才是我们所谓的'风景'这一过程也让我认识了另外一些与风景图片关系密切的图片和那些风景潜藏其中的 ...

  • 从“气主呴[xǔ]之”到“气主煦之”——中医理论建构史案例研究

    享受生活 心安神泰 大熊说 [中医晨读]是一个带着大家系统.深入学习中医的栏目. 我们以中医专业本科教育的四大基础(中基.诊断.方剂.中药)和四大经典(内经.伤寒.金匮.温病)课程的教学大纲为纲要,每 ...

  • 「唐吉诃德」,折扣零售的日本样本 | 案例研究

    从日本国内的临期.尾货折扣店起家,到如今抓住疫情带来的机遇出海扩张,安田隆夫的唐吉诃德在过去20多年里,几乎抓住每一次社会消费结构转变带来的契机--一面在夯实原有折扣业务的基础上,向上发展自有品牌,保 ...

  • 官告官、官告民裁判规则:行政机关作为原告的案例研究

    先说结论: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作为原告起诉的行政诉讼,一般法院都裁定驳回起诉. 笔者赞同法院的这种做法,虽然杨立新[1]等人认为行政机关可以当行政诉讼的原告,但笔者认为,美国州政府起诉联邦那种情况与我 ...

  • 华为公司虚拟股票激励案例研究

    摘要:虚拟股票激励作为股权激励方式的一种,它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公司中的"委托一代理"问题,而且解决了股权激励中管理者控制权和大规模股权激励相矛盾的问题.作为世界500强中唯一没有上市 ...

  • 【案例研究】申请诉中财产保全侵权责任的认定

    --山东日照中院判决莱芜汇丰公司与日照联贸公司因申请诉中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案 [裁判要旨]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错误,造成对方当事人财产损失的,申请方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败诉不是判断当 ...

  • 案例研究|最高院:不动产售后回租设立融资租赁,未变更过户的,认定为借贷!

    法盛金融投资 作者:初明峰.张款.郑梦圆 来源:金融审判研究院 裁判概述 融资租赁合同属于以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集融资与融物双重属性,若租赁物的所有权未从出卖人处转移至出租人则无法实现真正的融物,亦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