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书生,辜鸿铭十分后悔的一场争辩

《觉醒时代》中的辜鸿铭形象
辜鸿铭学问渊博,伶牙俐齿,爱与人争辩,毫不留情。很多外国人都被他骂得狼狈不堪,他也常因此洋洋自得。
可是,一次与张之洞的争辩,却让他后来伤心好几天。
张之洞是晚清重臣,担任过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后来又成为位极人臣的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张之洞也是一位儒臣,十分注重人品,非常廉洁。可只是他出手大方,以至于常常入不敷出,堂堂总督竟然在年关派人拿箱子去当铺典质。
总督大人当东西,当然与众不同。不管箱子里是什么,一律不准看,每只箱子当200两银子,开春后银根松动,再赎回箱子。当铺还可以赚一笔可观的利息。
时人姚永朴记载:“公为总督,尝于除日(大年三十)以衣裘送质库供用,或戏之曰:'公与名士争名,又将与寒士争寒耶!’”
张之洞不计私利,但极重公利。建造汉阳铁厂、兵工厂、铁路之类,都是不惜重金。
为此,幕僚辜鸿铭曾与张之洞大辩一通。
事情是这样的:
辜鸿铭跟随张之洞时间虽长,但每与论事,张之洞常不采纳。一天,幕僚汪某就对辜鸿铭说:“君言都是从是非上著论,故不能耸听。香帅为人是知利害而不知是非,君欲其动听,必从利害上讲,始能入。”
此话不久传到了张之洞耳中。
总督张之洞
张之洞大怒,立召辜鸿铭,说:“是何人说我只知利害不知是非?如说我只知利害,试问我今日有偌大家产否?所谓利者安在?我所讲利害者乃公利,并非私利。私利不可讲,公利不可不讲。”
辜鸿铭听张之洞如此说,偏偏不让步,反问道:“当年孔子罕言利,然则孔子亦讲私利乎?”
张之洞见辜鸿铭搬出孔夫子,更加恼怒,一定要说服辜鸿铭。
两人一辩就是好长时间。张之洞反复强调公利私利不一样,认为公利断不可不讲,否则国将安存?
而辜鸿铭一味地搬出“圣贤之言”反驳之。末后仍说:“《大学》言:'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然则小人为长国家而务财用,岂非亦喜言公利乎。”
张之洞见争不出个道理,默然端茶送客。辜鸿铭于是退出。
多年以后,张之洞去世,家境萧然,不仅没有为子孙家属留下任何家产,反而累累债务不能偿还,一家八十余口处于困顿。辜鸿铭又一次想起了那场关于“公利私利”的辩论,为之伤心了好几日。
张之洞的一名弟子也曾叙述过张之洞死后的情形:“张去世后,谥文襄,无遗产,家境不裕。他的门人僚属都知道这种情况,所以致送赙仪都比较厚重,总计亦不过银万余两而不足二万之数。张家所办丧事也就全赖这笔钱。治丧下来所剩无几。一生显宦高官,位极人臣,而宦囊空空,可乘廉介云云。”由此可见,晚清时期尽管贪官污吏很多,但也有像张之洞这样的廉洁大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