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补阴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
【组成】 熟地黄炒,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 各三钱(各9g)
【功用】 填精滋阴补肾。
【主治】 肾阴精不足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知柏地黄丸 (《医方考》,
又名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
再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盐炒 黄柏盐炒,各二两(各6g)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症见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杞菊地黄丸 (《麻疹全书》)
六味再加杞与菊,目视昏花治可痊。
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 菊花各三钱(各9g)
功用:滋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证。症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
都气丸 (《症因脉治》)
六味再加五味子,丸名都气虚喘安。
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二钱(6g)
功用:滋肾纳气。
主治:肺肾两虚证。症见咳嗽气喘,呃逆滑精,腰痛。
麦味地黄丸 (《医部全录》引《体仁汇编》,
原名八味地黄丸)
地黄丸中加麦味,咳喘盗汗皆能挽。
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钱 (15g) 五味子五钱(15g)
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证。症见虚烦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鉴别】 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均由六味地黄丸加味而成,皆有滋阴补肾之功。知柏地黄丸偏于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之证;杞菊地黄丸偏于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两目昏花、视物模糊之证;都气丸于补肾阴中兼有纳气敛肺之功,适用于肾不纳气之虚喘证;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咳嗽。
左归丸 《景岳全书》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组成】 大怀熟地八两(24g) 山药炒,四两(12g) 枸杞四两(12g) 山茱萸肉四两(12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9g),滑精者不用 菟丝子制,四两(12g) 鹿胶敲碎,炒珠,四两(12g) 龟胶切碎,炒珠,四两(12g),无火者不必用
【功用】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 真阴不足证。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左归饮 (《景岳全书》)
左归饮用地药萸,杞苓炙草一并齐;
煎汤养阴滋肾水,既主腰酸又止遗。
组成: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9~30g) 山药 枸杞子各二钱(各6g) 炙甘草一钱(3g) 茯苓一钱半(4.5g) 山茱萸一二钱(3~6g),畏酸者少用之
功用:补益肾阴。
主治:真阴不足证。症见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尖红,脉细数。
【鉴别】 左归饮与左归丸均为纯补之剂,同治肾阴不足之证。然左归饮以纯甘壮水之品补益肝肾,适用于真阴不足之证;左归丸则在滋阴之中又配以血肉有情之味及助阳之品,用于肾阴亏损较重者。
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 《丹溪心法》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成方;
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组成】 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两(各12g) 熟地酒蒸 龟板酥炙,各六两(各18g)
【功用】 滋阴降火。
【主治】 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痿软,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虎潜丸
虎潜足萎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
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二至丸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葚熬膏和成圆;
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
桑麻丸
桑叶芝麻蜜和丸,疏风祛湿益肾肝;
头晕眼花皆可治,湿痹肢麻亦能蠲。
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组成】 北沙参 麦冬 当归身(各9g) 生地黄(18g) 枸杞子(9g) 川楝子(6g)(原著本方 无用量)
【功用】 滋阴疏肝。
【主治】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鉴别】 一贯煎与逍遥散均能疏肝理气,主治肝郁不疏之胁痛。但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三者并重,主治肝郁兼血虚、脾虚之胁肋疼痛,常兼有头痛目眩、神疲食少等症;本方则重在滋养肝肾之阴,主治阴虚气滞之胁肋疼痛,而见咽干口燥、吞酸吐苦者。
石斛夜光丸
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丝苁;
青葙草决犀羚角,参味连苓蒺草风;
再与杏菊山药配,养阴明目第一功。
补肺阿胶汤
补肺阿胶马兜铃,牛蒡甘草杏糯匀;
肺虚火盛最宜用,降气生津咳嗽宁。
月华丸
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
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龟鹿二仙胶
人参龟板鹿角胶,再加枸杞熬成膏;
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治效高。
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归杞乌,苓膝故纸芝麻菟;
筋痿骨软齿动摇,重在滋水与涵木。
益胃汤 《温病条辨》
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
麦冬生地同煎服,甘凉滋润生胃津。
【组成】 沙参三钱(9g) 麦冬五钱(15g) 冰糖一钱(3g) 细生地五钱(15g) 玉竹炒香,一钱五 分(4.5g)
【功用】 养阴益胃。
【主治】 胃阴不足证。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