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11)
本篇目录:
**********************************
493 20.龙港革命旧址
1927年至1930年 湖北省阳新县
494 21.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1927年 湖北省武汉市
495 22.大智门火车站
1903年 湖北省武汉市
496 23.江汉关大楼
1924年 湖北省武汉市
497 24.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近代 湖北省武汉市
*************************************
20.龙港革命旧址
龙港革命旧址,位于湖北省阳新县西南部的龙港镇,地处湖北的阳新、通山和江西的武宁、瑞昌4县交界处。这里保存着鄂东南特委、龙燕区苏维埃旧址和彭德怀旧居等革命旧址70余处,其中被列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处,其中12个旧址集中分布在龙港镇区600米长的老街-红军街。
老街(红军街)始建于清末,大多为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瓦房,具有江南古镇的独特风貌,保存基本完好。在这些革命旧址中,保留有当年的标语、壁画等遗迹近百幅。其中12个旧址集中分布在龙港镇区600米长的老街(人们俗称“红军街”)。其中有15处集中在龙港镇400多米长的老街。
1930年5月,创办了鄂东南中医院,设有诊断室、中药房、药材炮制室、病房等。在创办之初,医务人员仅2人,而且无任何设备。到1931年计有21名医务人员。1932年10龙港失守后,中医院随机关转移至九宫山区,后来医务人员分散到各红军战斗单位。
鄂东南龙港烈士陵园位于龙港镇狮子山上,许多烈士长眠此地。如吴致民、陈春意等一批共产党员都是在此山上英勇就义。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将此山定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并进行第一次建设,当时青山尚在,无需绿化,在山的东面铺设了两百级大青石台阶上山,在山顶上建有烈士纪念碑,七十年代,烈士陵园扩建,将以前的小烈士纪念碑拆除,用大理石砌成高大雄伟的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并建有伞亭、六角亭供游人休息、观赏。
地处胡桥乡朱湾。1929-1932年,龙燕区第十三乡、十四乡苏维埃合并为第八乡,管辖18个村。有正、副主席和土地、粮食、经济、裁判、妇女、文化委员各一名,主席:陈金堂。曾组织赤卫队、赤先队、炮队共240余人。在文化教育上开办列宁小学和农民夜校,组织群众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还积极开展慰劳红军和支援革命战争的活动。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苏区革命遭受严重损失。国民党二十六师趁机侵占了龙港,红色根据地逐步缩小,第八乡分为四个乡。
1929年秋,李灿、何长工率领红五军第五纵队挺进鄂东南,设司令部于龙港。次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二、四纵队进抵龙港。彭德怀同志住宿在这里的中重上厅南房。1932年2月至1932年9月,又在这里设立鄂东南劳动总社。1931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能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为维护该法的贯彻实施,各苏区相继成立劳动总社,承担苏区内《劳动法》执行情况。
1931年9月设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南苏维埃办事处,1932年1月湘鄂赣省苏调整鄂东南区划时,成立湘鄂赣省鄂东办事处。主任曹玉阶。1932年6月,鄂东南苏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阳新龙港召开,正式成立鄂东南苏维埃政府,主席盛茂炯。下属政治保卫局、电台、编讲所、工会、反帝大同盟、经济委员会等四十八大机关和红三师等地方红军武装,先后管辖了阳新、大冶、鄂城、武宁、瑞昌等20个县300余平方公里,500万人口的广大红色区域,领导军民巩固、发展根据地。1932年9月,龙港失陷,鄂东南苏维埃迁至通山九宫山区。
1930年5月,彭德怀同志率红五军进驻龙港时,为加强红军军事、政治和干部队伍建设,并为纪念在海陆丰起义中为革命献身的领导人彭拜、杨殷二位烈士,建议中共鄂东南特委创办。彭杨学校是一所培训军事干部学校。首任校长吴致民(1900—1935),1932年9月,彭杨学校改为随营学校而迁走。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龙港镇新街西侧,前临106国道,后倚狮子山,与龙港烈士陵园毗邻。建于1976年10月,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7平方米,陈列革命文物315件。是湖北省名胜之一,载入了《中国名胜大词典》。馆内有中共鄂东南特委遗址、特委办公住宿处、特委防空洞、陈列室,共收藏文告、书刊、信件、武器、壁画、烈士遗物革命文物和照片五百余件。陈列分五个部分,由纪念馆管理的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彭德怀旧居、彭杨学校、红军后方医院等三十余处旧址组成。此外,还有安葬着3000余名红军烈士的公墓和17处著名烈士就义地的纪念建筑和传统教育点。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后,王任重同志题写了馆名,王平、程子华、傅秋涛、陈康、兰侨等领导同志多次前来视察,并题词、赠诗。
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龙港革命旧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1.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红巷(旧称黉巷)13号,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旧址原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大革命失败后一度为军队驻地,后一直为学校。旧址坐北朝南,有房屋四栋,建筑面积5110平方米,为晚清砖木结构学宫式建筑。1958年筹建旧址纪念馆,1963年正式开放。
1927年2月底,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76次会议,决定将湘鄂赣三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扩大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管理。推定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组成学校最高领导机构,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
当时许多著名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澎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等在农讲所任教。农讲所着重讲授农民土地问题、农村政权问题、农民武装问题,特别注重学员的军事训练。
2001年06月25日,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22.大智门火车站
大智门站是中国早期建成并保存至今的著名火车站建筑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京汉大道与车站路交汇处,建于1900年—1903年。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京汉铁路最南端的大型车站。原为卢汉铁路南端终点站的主体建筑,法国工程师设计。
站房坐西朝东,建成时正对着汉口法租界的玛领事街(车站路西段),形成强烈的对景效果。站房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仿照德国中世纪建筑,从左至右分五段对称设置,有五个绿色铁皮瓦屋顶,中部大厅前后墙设计了大型半圆拱窗,四角各建有1个高20米的塔楼,塔顶为铁铸,呈流线方锥形。墙面、窗、檐口等部位都以雕塑装饰。建成时曾是亚洲设备最好和最壮观的火车站。
1991年10月1日,新的汉口火车站建成后,这座火车站停止使用,曾经开过家具城、娱乐城。现在使用权转移给武汉地铁集团后,曾考虑过作为博物馆使用,但实际上被租给中森华集团作为办公室使用。
2001年大智门火车站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3.江汉关大楼
江汉关大楼(Hankow CustomsHouse),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会处,由英资思九生洋行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民国十一年(1922年)动工,民国十三年(1924年)落成,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座海关大楼之一。
江汉关大楼坐南面北,依建筑的中轴线——江汉关钟楼呈对称布局,两侧与正立面墙体间呈92°夹角,与背面墙体呈90°夹角。大楼设计考虑了长江水位对建筑的影响,其基础高于长江平均洪水位标高。
江汉关大楼坐南朝北,呈对称布局,通高41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筏形基础,由主楼及其顶部的钟楼组成,建筑四周由数量不等、风格独特的廊柱环绕装饰。主楼4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高约23.1米,钟面嵌于四壁,直径4米,每日按时敲钟,按刻奏乐,报时曲为《威斯敏斯特钟声》。钟楼顶置风向标,设瞭望台。江汉关大楼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一度成为汉口城市的标志。
2001年6月25日,江汉关大楼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4.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位于湖北武汉东湖湖畔,完工于1936年,仍在作为教学基地沿用至今。武汉大学的校园建筑坐拥珞珈山,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半山庐、十八栋。法学院、文学院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使这座享誉一个多世纪的中国顶尖学府熠熠生辉。
八一路校门新牌坊落成,正面牌坊是“国立武汉大学”,背面“文法理工农医”。20世纪30年代后期修建的国立武汉大学石牌坊。就在不远的街道口大学路起点的小巷里。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是一所位于湖北武汉市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其办学源头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更名武汉大学沿用至今。
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地,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武大樱花约在每年三月下旬开始开放。
武汉大学行政楼,是武大赫赫有名的早期建筑。追溯它的历史,它竣工不到三年,就被日寇侵占,成为日军的医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武汉大学工学院被撤销,学校便将工学院大楼改作办公大楼,并一直使用至今日。
武汉大学工学院1936年1月竣工。工学院主楼坐南朝北,四面群房面向主体对称布局。主楼为教学用房,平面呈正方形,楼内中部有5层共享大厅,四廊相通,亦为学生课间活动的公共空间。楼下地下层为科技成果大厅,可由楼前高台下通道进出,阳光可从顶部直射厅内。
4栋群楼为为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和矿冶系以及研究所、实验室等系、所办公用地,均为矩形平面,有内廊,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主楼正方形墙体上带有明显的恻角,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城墙墙面是斜面的,为了使建筑样式符合传统形式的要求,故采取了削斜墙面四角的方法,利用人们的视觉误差,造成墙体斜面的假象,使这一现代建筑亦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
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屋顶,共享空间的玻璃中庭构造,是全世界最早采用空间共享这一建筑风潮的建筑之一。与外围的四座中国传统配楼和正前方的两座罗马式碉楼相组配,是典型的中西融合式建筑。四角的圆盘形水斗,既解决了大屋顶的排水问题,同时又成为美化建筑的装饰;中国传统建筑中罕见的狮面兽装饰,独具匠心。
武汉大学男生寄宿舍又名老斋舍,是一座仿布达拉宫琉璃瓦建筑。1931年9月竣工。当时的造价55万元。宿舍依狮子山南坡顺山势而建,具有良好的日照条件。建筑主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色调,显得朴素大方,厚重沉稳。入口处平面修建多层阶梯,外形统一,气势宏伟,为了突出其导向性,又在此基础上,将拱门上部垫起一层,作成顶部单檐歇山式亭楼。中间的城楼与图书馆位于一条轴线上单个房间尺寸为3.3米宽、4.5米长,使用面积为13平方米,内有壁柜,共有300多间房。建筑平面采用不同层次的依山组合,巧妙地顺应了自然地势的变化,同时借助山势构成气势磅礴的立面效果。在不同标高处,沿等高线建成不同层次的房屋,各排房屋底层地面在不同高度上,而屋面则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格局,有曲径通幽之感。
图书馆位于狮子山顶的皇冠形仿故宫建筑,也是珞珈山麓最高的建筑,武大的精神象征。图书馆工程施工中,由于墙体砌砖方法不对,承重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缪恩钊要求施工方采取补强措施,在大阅览室四角增加四对钢筋混凝土柱子才达到承重要求,这一补强措施使施工单位增加造价2万元。又因为施工方将屋角做成了南方式的上挑形而非北方式的平缓形而被要求返工重建。
在大门上方镶有老子的全身镂空铁画像。正面5楹(间)、中间3楹(间)为大阅览室,两边副楼,后两角处各有一书库楼。图书馆平面呈“工”字形,由目录厅、检索厅、阅览厅、书库和辅助服务厅五部分组成。图书馆其中书库使用面积约1186平方米,能藏书近200万册。该馆的设计在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上突破了中国古典建筑“相沿”的陈式,内廊的四隅切角处设有半圆弧形楼梯。南面的主入口为三开间单洞门,既用了西式双联廊柱,又用了中国古典建筑中的雀替、额枋;瓦作、施斗拱,皆参照清代建筑样式,中央主体顶层为八边形,北面的书库地下层外墙有收分,上立勾阑,形成高大的台座。两库间的联接体作如下处理:地下层外墙有以方窗为单元组合的大片玻璃窗,第二层的“围脊”上方中央有以五窗突起的阁楼。
该馆是中西建筑设计理论、技艺、手法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佳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率先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钢筋混凝土矿架和钢桁架混合结构)仿中国古典建筑的成功之作,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潮流、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
远眺理学院。理学院主楼采用八角面墙体和拜占庭式的钢筋混凝土穹隆屋顶(直径20米)。理学院建筑群位于狮子山东侧,大楼正面与工学院相望,背对东湖,依山就势,前排两座中式庑殿顶的附楼护拥着拜占庭风格的主楼。整体建筑分两期建造。主楼和前排附楼为第一期工程,由汉协盛营造厂中标承建,于1930年6月开工,1931年11月建成;后排附楼为第二期工程,由袁运泰营造厂中标承建,于1935年6月开工,1936年6月竣工。建筑面积10120平方米,总造价45.54万元,其中汉口市政府资助17万元。
体育馆又名宋卿体育馆。1936年7月竣工,馆长约35.05米,宽约21.34米。黎元洪(字宋卿)病逝于天津后,原想迁葬于珞珈山南麓(当年的珞珈山尚无茂林,天气晴好时,放眼望去,可以在山体上清晰地看见九条龙脊,被誉为九龙戏珠的风水宝地),校方没有答应。后由黎元洪的两个儿子黎绍基和黎绍业将黎元洪筹建江汉大学的基金十万大洋(中兴煤矿股票)转捐给武大而建造的。正面看台又有中式的重檐——三檐滴水,馆里还做了只有宫廷或者高规格庙宇才采用的斗拱。里面有看台,外有观景台。
体育馆四周绕有回廊,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屋顶采用跨度三十多米的三铰拱承重,这是当时西方非常先进的建筑工艺。
2001年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