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牡丹作品创作解析(下)
紫艳 68*68cm 纸本水墨
在画牡丹的色彩中,同一色系的色彩出现比较多。如红色的深浅、紫色的深浅、绿色的深浅、黄色的深浅等等。在加白色或调加重色中,画出明度的微妙变化。此类牡丹的画法多以黑白灰的节奏感体现其中点、线、面的变化,在平正的用笔同多变的构图势态中,显现丰富的姿容。
天香 68*68cm 纸本水墨
牡丹画中的聚与散,面与线的对比十分重要。此作品则以繁密的花簇与枝干产生面与线的对比,构图为L型,以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状。在密集的花朵中,也注重了花形与花色的不同变化,在统一中求得丰富。
迎风浥露 136*68cm 纸本水墨
此图中的绿牡丹,用头绿、藤黄、花青、白色调配而成,且调出深浅不同的色彩,在明度上有所变化,使花朵的色彩丰富统一。而花态,或侧、或正、或大、或小,更为多变。其构图,下侧密,上侧疏,题款取横势,以求画面空灵之气象,有以少胜多之效。
春雨 40*70cm 纸本水墨
两朵硕大的粉色牡丹,是此作品的主体。一正一侧,两个不同方向感的花朵,相依相伴,和谐而又有变化。在日常写生中,对花朵的观察与研究是十分有益的。淡淡而低垂的竹叶,忽隐忽现于石间的绿叶,用笔都求基润。由于水分的控制,在画面中的花、叶、石、竹,无不传达着春雨细无声的意境。
富贵花将墨写神 45*70cm 纸本水墨
整幅画面,仅由墨画出。用纯墨色表现牡丹不易,画时应注意用笔的书写性,笔笔到位;墨色的调配上也应注重控制水分的多少;画花时,注意花形的变化,外轮廓的多姿;画叶时,注意墨色的干湿、苍润;勾勒时,用笔要利落,一气呵成。
唐人诗意 68*68cm 纸本水墨
一簇红牡丹,开合得势,一朵大花,三朵花苞画于左侧;两朵大花,一朵花苞画于右侧。其形均衡,且俯仰生姿,呼应有致,前后层次尽出。且色彩上的变化,表现出“红衣浅复深”的诗意。
艳冠群芳 120*240cm 纸本水墨
大幅且横构图,是表现牡丹雍容、富贵的常用构图,此作品以繁取胜。整幅画面,牡丹用六种色彩表现,可谓富丽堂皇。画面斜出一巨石,水仙花穿插其间,挺拔清雅,意趣顿生。牡丹花则在色彩上轻重相宜,密集处繁茂,疏朗处润逸,且聚散得当。既表现出了牡丹的富贵吉祥,又反映了花海花簇的郁郁芊芊,同时以水仙、巨石想配,得富贵仙子、凌空不凡之形质。
紫艳 68*68cm 纸本水墨
此幅作品突出紫色,牡丹花的紫色,紫藤花的紫色,都是用胭脂、花青调配而成,而两种色的量不同,就出现两种紫色色相。其势由上至下,而复上扬,浑然一体,将春风、春色、春意,浓缩于盈尺之间,使画面极富动感,堪称紫气东来舞翩翩。
唯有牡丹真国色 240*120cm 纸本水墨
八尺整宣的竖幅创作,在强调花之繁茂的同时,应注意画面的气势。此幅作品,体现出花之繁荣态,花之生命力。三种色彩的牡丹花,繁而有序,穿插时的枝叶留白尤显重要。在画面的下半部,郁郁葱葱的水仙花,一磊磐石,使画面充实、稳定、色彩协调,而疏落、聚散的牡丹,使画面灵动,尤其是幼芽与枝干,更加强了这一感觉。整幅画面蓬勃葱茏,生机盎然。其中灰色的白牡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粉紫含金 直径68cm 纸本水墨
此作品为圆扇形,选用洒金仿古宣纸。圆形构图,比较独特,在牡丹画中的运用,给人以园中透圆窗而视之感。花形的高低错落,以及大小变化,体现出画面节奏:蜜蜂的点缀使画面更加灵动。洒金仿古色宣是半生熟的宣纸,在调色时加水量稍大些,其渗化效果较普通宣纸有所不同。
国色天香 136*68cm 纸本水墨
各种品种的红牡丹,是洛阳牡丹品种中最多的色彩。红牡丹的表现方法,多以胭脂、曙红等色彩画出。在此作品中,则画出了三种红色牡丹,以曙红、白色画出粉红牡丹,以曙红、胭脂、白色画出大红牡丹,而又以朱砂、曙红、白色画出橙红色牡丹。在国画牡丹中,同一色彩系列调配的不同变化,可以使牡丹花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富贵吉祥 136*68cm 纸本水墨
“润含春雨”是此幅作品的用笔用墨用色的关键。润是牡丹画中应加以着重表现的形质之一,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除了在花朵的绘画上注重色彩调和变化之外,花叶的灰色巧妙变化尤显重要。无论老叶、幼叶、老干、嫩干,都应在调色中,体现灰色彩的微妙,以及细枝条的穿插,也起到了丰富画面的作用,由此才能反映出富贵花王的不凡仪态,从而达到春风细雨润国色,紫艳红衣染天香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