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俊:名过其实的诸葛瞻
《三国演义》第117回写到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后,夜袭江油(今四川平武县南坝),突占涪城(今四川绵阳),直逼绵竹(今四川德阳黄许镇)使蜀汉面临亡国的威胁。
在这紧要关头,后主采纳卻正的建议,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七万大军,前去拒敌。看到这里,读者不由得精神一振:这下有办法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用兵如神,诸葛瞻大概也会稳操胜券吧?“有其父必有其子”嘛!
然而,读者很快就大失所望了。诸葛瞻虽然报国有心,但却用兵无方,不仅没能消灭孤军深入的邓艾军,反而落得个兵败身亡的结局。请看他指挥所部与邓艾军打的三仗:
第一仗,两军初遇,蜀军中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一人,纶巾羽扇,鹤氅方裾。车傍展开一面黄旗,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侯’。”这不过是诸葛亮的木刻遗像,魏军却慑于诸葛亮的威名,一时惊慌,不战而退。蜀军趁势掩杀,捡了一次便宜。
第二仗,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为先锋,趁魏军立足未稳,匹马单枪,抖擞精神,直突魏军;诸葛瞻指挥两掖兵冲出,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打败魏军。这完全是死拼硬打,并未表 现出值得赞许的谋略。
第三仗,邓艾设下两支伏兵,亲自出马诱敌。这本是很平常的计策,诸葛瞻却丝毫不加提防,凭着血气之勇,又一次亲率大军,“径杀入魏阵中”。结果,“忽然两下伏兵杀出,蜀兵大败,退入绵竹。”七万蜀军,经过这场大败,至少还剩四五万,竟被三万魏军“围的铁桶相似”,你说糟糕不糟糕?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瞻既不同扼守剑阁的姜维联络,又不向蜀汉朝廷请求增援,却派人到几千里之外的建业(今南京市)向东吴求救,真是莫名其妙。
更奇怪的是,救兵不至,守城的办法本来还有许多,他却又轻率地决定亲自领兵突围,结果在敌军包围下中箭落马,自刎而死。诸葛尚也别无良策,于是“策马杀出,死于阵中。”看到这里,读者不能不怅然叹息:这哪有半点像诸葛亮的打法?咳!有其父未必有其子呵!
分析诸葛瞻败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的蜀汉,庸主在位,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国力衰落,军心涣散。这一切,绝不像《演义》所写的那样简单。不过,诸葛瞻不谙兵机,缺乏将才,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那么,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诸葛亮没有把满腹韬略传授给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呢?查一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原来,诸葛瞻是在诸葛亮四十七岁那年,即他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准备北伐的那年(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才出生的。此后几年,诸葛亮一直在紧张的攻魏战争中奔走驱驰,呕心沥血,无暇过问诸葛瞻的学业。
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诸葛瞻年仅八岁(虚岁)。虽说他“聪慧可爱”(诸葛亮语),但毕竟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还来不及继承父亲的文韬武略。不久,其母黄夫人也撒手尘寰,给予他的指导也很有限。此后,诸葛瞻一直在功德盖世的父亲的巨大福荫之下,生活在特别优裕的环境之中。
后主刘禅因为尊崇诸葛亮,在诸葛瞻十七岁时,把公主许配给他,拜他为骑都尉(《演义》误为“驸马都尉”),并不断升迁,屡加重任,直至官居行都护、卫将军(《演义》误为“行军护卫将军”);蜀中百姓因为怀念诸葛亮,也对诸葛瞻特别抱有好感,把朝廷的每一善政佳事都算上他一份功劳。这就使得他“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而事实上,他本身学识不足,而且既缺乏处理政务的锻炼,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远远不能望其父之项背。所以,到了关键时刻,他实在无法支撑危局。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邓艾偷渡阴平后,诸葛瞻督率诸军到涪城拒敌。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建议他迅速占据险要地形,不要让魏军进入平原地带;他却“犹豫未纳”,坐失良机,让邓艾长驱直入。在涪城吃了败仗后,他退守绵竹,又一次被打得大败,临阵战死。
这就是说,《演义》所写的他开头两次击败魏军的情节,纯属艺术虚构,历史上的诸葛瞻比小说中败得更惨!
诚然,诸葛瞻在兵败势危之际,断然拒绝邓艾的诱降(《演义》所写,与史实相符),义无反顾,慷慨赴敌,以死殉国,在蜀汉历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其忠贞的志节,凛然的正气,与其父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可谓一脉相承,值得人们崇敬。晋代史学家干宝就称赞他“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千百年来,人们更是异口同声地颂扬他对于蜀汉的赤胆忠心,并把它升华为对民族、对祖国的忠诚。至今,成都武侯祠仍有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代的塑像,绵竹亦有祭祀诸葛瞻父子的双忠祠。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葛瞻确实不愧为诸葛亮的儿子。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为诸葛瞻才智不足,不能广设方略,只会硬拼一气而感到深深的惋惜。——如果他善于用兵的话,坚守涪城、绵竹并不太困难;再与姜维配合,则邓艾孤军很可能在前后夹击中溃败,蜀汉的国祚也许还可以延读若干年。然而,历史不允许“如果”,惋惜终究还是惋惜!
父辈的才能是无法自然遗传的,躺在父辈的声望上是挑不起重担的。诸葛瞻力不胜任,迅速败亡,是否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