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最灿烂的组成部分——西周玉器(中)

周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商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历史上考古学家将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起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今陕西长安镐京建都,史称西周。与此同时又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建设东都。

从考古出土的文化遗存看,西周文化可分为三期,早期为武王至穆王;中期为共王至夷王;晚期为厉王至幽王。我们应该了解到商晚期,武王灭商前,出土的玉器的艺术主流还是商代的特征,武王所在地域所表现的工艺特征及审美意识还不能作为当时整个国家的标准。所以不能把这一时期作为西周文化的第一期。

《青玉虎》· 西周

长6.4厘米

河南省信阳地区出土

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藏

早期西周玉器出土的地点,主要分布在陕西地区,其次在河南、山西、宁夏、甘肃、四川、浙江、北京等几个地点;中期西周玉器的出土地点,仍以陕西地区为主,其次有山东、山西、安徽、河南、甘肃、北京等少数地点;晚期西周玉器出土地点,以陕西、河南、山西地区为主,其次有山东、福建等个别地点。西周出土玉器最多的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到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一带,这是因为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

《玉夔龙佩》· 西周早期

长8.9、厚0.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庄里西村出土

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玉器纹饰形式的线纹之美,是中国玉器在纹饰、线形、曲线轮廓上的真正发端。曲线美是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古代纹饰的曲线美,实质是它将玉的温润柔美与内敛品性的高度统一融合。西周晚期玉器线纹的重要艺术价值是,为春秋和战国玉器纹饰的线纹技法及风格开了先河,并致使它们达到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更多样化的审美情趣。

《玉龙》· 西周

最大径6.5、厚0.7厘米

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60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独创了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表现的淋漓至尽,使得其精到的工艺在玉器碾琢的历史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来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泼多样,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玉龙》· 西周

最大径6.5、厚0.7厘米

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60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曲体龙》· 西周

横宽5、内宽1、厚0.3厘米

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馆藏西周玉器掠影

《玉夔龙圆形佩》· 西周

直径2.5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出土

西安市文物局藏

《玉龙凤纹饰》· 西周中期

长9.2、宽3.7、厚0.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凤纹佩》· 西周中期

长5.3、宽3.3、厚0.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龙纹佩》· 西周中期

长7.2、宽2.2、厚0.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鸟饰》· 西周

长4.4、宽2.6、最厚1.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兽面纹饰》· 西周

高4.7、宽4厘米

上海市博物馆藏

《青玉双凤纹佩》· 西周

长6.9、宽6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玉镂空兽面饰》· 西周晚期

高3.2、宽4.95、厚0.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虎》· 西周晚期

大者6.5、小者5.5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

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管会藏

《玉雀》· 西周早期

长2.7、高1.9、厚0.9厘米

山东省济阳县姜集乡刘台子出土

山东省济阳县博物馆藏

《玉鸮》· 西周早期

长7.8、宽5、厚2.4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兆瑶乡庞家沟出土

洛阳文物工作队藏

《青玉鸬鹚》· 西周早期

长5.1、高3.6、厚0.6厘米

山东省济阳县姜集乡刘台子出土

山东省济阳县博物馆藏

《玉鹅》· 西周早期

长3.3、高3.2、厚1厘米

山东省济阳县姜集乡刘台子出土

山东省济阳县博物馆藏

《玉鹰》· 西周早期

高7.6、厚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庄里西村出土

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藏

《玉鸟》· 西周

上:长6.5、宽2.6厘米

中:长4.8、宽4.1厘米

下:长5.8、宽3.1厘米

陕西长安县张家坡村50号墓(上、下)和170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鸟》· 西周

长9.3、宽2.3、厚0.2厘米

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170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鱼》· 西周

长14.5、宽2.2、厚0.2厘米

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44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鱼》· 西周

长11、宽1.9、厚0.2厘米

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50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鱼》· 西周中期

均长11厘米

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弓鱼伯墓出土

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藏

《玉鱼》· 西周

长10.6、宽2.5厘米

西安市长安县沣镐遗址出土

西安市文物局藏

《玉鱼》· 西周

长8.2、宽2厘米

西安市长安县沣镐遗址出土

西安市文物局藏

《玉鱼》· 西周

长12.2、宽3.7厘米

西安市长安县沣西张家坡出土

西安市文物局藏

《玉鱼》· 西周

长9、宽2厘米

西安市长安县沣镐遗址出土

西安市文物局藏

《玉螳螂》· 西周

长7.7、宽1.2、厚0.4厘米

北京昌平县白浮村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0)

相关推荐

  • 牛年赏玉牛|商周玉牛 一次看个够

    牛首形玉佩 · 商代晚期 高2.79厘米.厚0.52厘米.最宽2.48厘米 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村出土 牛形玉佩 · 商代 高2.3厘米.长3.8厘米 河南省罗山县莽张乡出土 牛首形玉佩 · 商代晚期 ...

  • 西安,真的是由“长安”改名而来的吗?

    长安和西安 作者|晚曙 责编|Thomas 名字,往往是人们对一座城市最初的印象来源,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自然传下来了许多古老的城市名称,但也有许多城市的名称在历史演变中发生了变化.而近年来,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2

    21.白玉镶金镯 唐 直径 8.1 厘米 1970 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此镯由三节相等的白玉组成,上刻凸弦纹,每节玉端以金兽面包镶连接,内侧用两颗金钉作铆,兽面间有穿孔,加金条 ...

  • 【测试帖-8】这些出土古玉您能正确断代吗?藏玉高手,眼力测试!

    答案在结尾处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答 案 01 马鞍形玉佩 春秋 长34厘米.最宽16厘米.厚0.3厘米 陕西省民用县南指挥村秦公1号墓出土 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02 青玉童 ...

  • 【翡翠课堂】第一讲:中国玉文化(一)

    第一讲:中国玉文化(一) <说文解字>中,对玉的描述是:"石之美者,玉也".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

  • 【翡翠课堂】第二讲:中国玉文化(二)

    第二讲:中国玉文化(二) 历史上最出名的玉文化是--"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 1,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主要就是玉龙的发现.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 ...

  • 【翡翠课堂】第三讲:中国玉文化(三)

    第三讲:中国玉文化(三) 纵观历史来看,细分,玉文化经历了六个时代. 1.六个时代: (1),神玉时代:<说文解字>中提到:"灵,灵巫也.以玉事神",这个时代,玉器主要 ...

  • 【翡翠课堂】第四讲:中国玉文化(四)

    第四讲:中国玉文化(四) 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中国玉文化是一支从未间断.非常灿烂,至今仍然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玉为灵瑞之物,玉为道德之尊,善良古朴的华夏子孙们捕捉到玉内在的温润.含蓄.低调.沉稳. ...

  • 中国玉文化的发展

    中国玉文化有着一万年的萌生发展的悠久历史.它又有着无限的生命力,2008年北京奥运徽宝就是古老的玉文化传统与当代奥林匹克人文价值相结合的杰出作品,也是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玉文化的有力见证.古玉鉴定分为时 ...

  • 古玉界:中国玉文化是最古老的“和谐”文化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她影响了整个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格局及脉络,华夏文明从何而来,她的起源是什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探究.  一.中国玉文化是中国独有的.世界最 ...

  • 中国玉文化中的低调奢华——惟妙惟肖的“古玉动物”!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古代玉器中动物造型的出现可以追朔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但这些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可爱动物形象从来没有离开过治玉工匠的视线. 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美轮美奂的玉制动物出现,今天就将一部分动物 ...

  • 中国玉文化中的低调奢华 惟妙惟肖的“古玉动物”

    古代玉器中动物造型的出现可以追朔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但这些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可爱动物形象从来没有离开过治玉工匠的视线.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美轮美奂的玉制动物出现,今天就将一部分动物造型的古代玉器展示给大 ...

  • 第五百六十六篇  中国玉文化源头上溯至8000年前

    X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刘国祥说,中国玉文化源头可上溯至8000年前. 他说,中国雕琢玉器的历史非常久远.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