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故居:特里尔
2005-10-31晴 特里而
今日的安排较为宽松。晨7:30起,早餐后,9:00去特里而职业信息中心专访。该中心是联邦就业局主办的就业咨询、培训服务机构。失业者以及大学毕业没有找到工作者,凭有关手续可以从这里领取福利金。同时,政府也在努力减少失业人员。该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失业的人们重新找到工作。
一楼的两个大房间摆满了电脑,从电脑中,人们可以查询到社会需要的各个工种、岗位,非常方便。从这一体系可以窥见德国福利保障之一斑。
特里而市规模不大,12万人口,位于墨泽尔河边,盛产葡萄酒。汽车在城市中行驶,明显感觉到德国中小城市特有的宁静、安详。
(随手拍下的特里尔民居)
特里尔市虽然很小,但我觉得它有三个不可忽视:它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是一个古老的罗马城市,也是德国现存古罗马时代遗迹最多的城市;这里诞生了一位世界伟人:卡尔▪马克思。有了这三个“不可忽视”,特里尔就非常值得一游。可惜的是,我们是出国考察而不是出国旅游,只能在考察的间隙浮光掠影地看一眼特里尔。
(特里尔街头的咖啡座)
在“莲花饭店”午餐后,午休一小时。下午参观马克思故居,游览市中心。著名景点除马克思故居外,还有黑门(古罗马时代所建城门,特里而的标志性建筑)、康斯坦丁大殿(罗马宫殿,康斯坦丁大帝在这里加冕)。市中心大小商店林立,异常热闹,闲逛,未购物。
(在特里尔市中心和几个德国儿童合影)
(特里尔市中心广场)
(古罗马时代的建筑:黑门)
在几天的行程中,几乎在每一个景点都可以见到中国人。国人的逐渐富裕、国家的对外开放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法国重返德国,有一种回归到安全、有秩序环境的感觉,可见德国已给我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说起来,巴黎的建筑要优于德国,但是与德国相比,巴黎还是显得嘈杂、粗糙。在巴黎住宿的那一晚,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宾馆电梯的陈旧、噪音不必说了,令人担心是,电梯会不会突然失灵?另外,从大厅到电梯还要经过几个台阶,很不方便。不仅如此,房间里也散发着一种不正常的味道。到吧台喝啤酒时,服务人员也有笑容,但没有了在德国的那种殷勤和善意。
德国人讲究工艺,遵守规矩,国人缺乏的正是这种精神。在德国所到之处,门窗封闭都很好,抽屉、柜橱等没有关不上、合不拢的,水龙头没有漏水的,电灯没有不亮的,卫生间没有不干净的。我曾看到服务人员(中年妇女)在打扫卫生间时都是跪在地上擦瓷砖。
在职业学校里,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实习场所。有一个班的学生在进行管道维修实习,各种各样的上下水管道都有,学生要全部操作一遍。经过了这样的训练,就培育了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本领。在另一个职业学校,看到了学生在接受如何打扫卫生间的训练,房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洗脸池、浴缸、马桶,而且几个房间的地面铺上了不同的材料,有瓷砖、有地板,也有刷涂料的地面。不同地面的擦洗方法也不同。在国内的职业学校,一般不会专门为清洁工种搞这样的实训,即使搞,也不会这么细致。
晚餐仍在“莲花饭店”。餐后乘车回到宾馆门口,我们的车位已被两辆大巴占据。可勒说,大家要走几步了。可勒看了这两辆车的牌号,又嘟囔一句:还好,这不是法国人的车,都是德国车。大家又被可勒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