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意义的事情,是对生命最好的滋润
——《一个教育者的真实记录——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活动侧记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平时可以说是惜时如金。所以,有朋友问,这样的活动费时费力,为什么还要发起?我说不出所以然,只是感到做这件事是利他的,是有意义的。
对我来说,闭门读书,丰富自己,是一种较为享受的状态。而发挥自己的一点特长,帮助教师提高写作能力,是我愿意去做的一件事。多年来,类似帮助教师修改文章、修改课题等就从来没有中断过。正是因为了解到教师的写作能力存在较大提升的空间,所以才想到要做这件事。实话实说,我犹豫过,彷徨过,担心过,最终还是觉得应该做、值得做。
事实证明,做有意义的事情,是对生命最好的滋润。何以见得呢?有实例说明。
1.顾问专家团队让我感动。组建顾问专家团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毕竟一己之力是微薄的,有高水平的专家对参加活动的教师予以指导,教师将会大为受益。于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联系了翟帆、张贵勇、叶萍、王鹏飞、梅亚萍(详见专家团队介绍)几位编辑、名人、大咖,令我感动的是,他们都表示“没有问题,愿意担任顾问”。几位顾问专家的倾力支持表明了一个事实:公益性地帮助教师提升自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2020年5月23日,发起活动的第二天,又给了我几个惊喜:
现代职业教育网总编刘俊仁先生主动联系我,表示愿意为本次活动提供帮助。我和刘总是老朋友了,原本就想向他发出邀请的,考虑到他终年奔波忙碌,而且社会兼职颇多,就压下了这个念头。没想到,刘总看到活动方案后,立即援之以手,愿意为活动出把力。除了感谢,我还能说什么呢?
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部研究员宋以庆老师,从别处看到活动方案后主动加我微信,表示愿意为教师们申报课题提供帮助。我与宋老师素昧平生,而且我对中华职业教育社仰慕已久,如果不是这次活动,我怎么可能有幸认识宋以庆老师,又怎么可能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结缘呢?我当即抓住时机,邀请宋老师担任活动顾问,宋老师爽快地接受了邀请。我们还就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作了交流。纸短情长,简单的微信交流后我发现,我和宋以庆老师有着高度相似的观点和感受,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共鸣,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也许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为了表示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宋以庆老师告诉我,他马上就写一篇文章,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一个多小时后,我果然收到了宋老师的文章《做个不平庸的教育人》(文章附后)。除了惊喜,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的老部下张勇博士也主动要求加入顾问团队。我在职时是他的领导,但在学术方面他始终是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加盟顾问团队,我还能说什么呢?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中国铁道出版社的邬郑希老师,她不仅积极参加本次活动,还帮我邀请了她的领导——中国铁道出版社专业教材编辑室主任李中宝先生。除了感动,我还能说什么呢?
2.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献言建策给我力量。对每一个报名参加活动的教师我几乎都会说“你的参加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清楚地知道,在没有利益、没有功利驱动的情况下,不少愿意提升写作能力、培养写作习惯的教师反而“动了心”。他们从内心里想参加,又心存“坚持不下来”“不知道写什么”“写作水平不高怕人笑话”等担心。对于教师们的这些担心我很能理解,也曾经感同身受。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坚持想对这些教师说,不要怕,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不行。让我们一起出发,为了让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发出光亮,我们一同奔向理想的彼岸。将来的收获与其说是抵达彼岸的快乐,倒不如说是在写作道路上经历的酸甜苦辣,因为后者更能给一个人的生命打上深深的烙印。我读过不少名人传记和访谈录,他们功成名就后津津乐道的绝不是什么著作、奖牌、奖项、奖金等,他们娓娓道来的恰恰是那些他们亲身经历过的艰难、苦难、低谷、绝境等。
无锡汽车工程学校李炎给我提出的建议,我视为“宝贵意见”。他说,写作的职教人应该范围更广些,个人建议行业企业培训专家甚至职校学生都可在此平台建言献策,上下联动,群策群力,善念善行早结善果,有百利无一害之大善举!我不是佛教徒,读了李炎老师的建议,我也想说,善哉,善哉!
还有老师建议,报名结束后,可以建个微信群,这样方便我每天督促“交租”,也方便大家相互鼓励和相互学习。此建议甚好,必须采纳。
附件1:《做个不平庸的教育人》;
附件2:《顾问专家团队(更新)》。
2020年5月24日
附件1:
做个不平庸的教育人
中华职业教育社宋以庆 未来新职业 今天
前几日,我们送别了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我们赞扬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他孜孜不倦,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一路走路来——陶西平教育漫笔》记录了他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将永远启迪后人。
今日,确切说只是一个多小时前,我又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徐州财经高职校原副校长刘景忠老师。偶然间在朋友圈看到一篇《<一个教育者的真实记录——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活动进展》小文,进而追诉到《敢不敢挑战自己:每天写500个字,坚持30天!》,细读下来,不禁拍案叫绝。刘景忠老师发起这项活动并非哗众取宠,甚至做好了无一人报名的准备。他有感于当前许多教师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如评上了高级职称或者有了一官半职)后便止步不前了,许多优秀教师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并沦为平庸。这并非个案,却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界的众生相。笔者有段时间在高校挂职,每周都安排时间去听课,许多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沉闷无趣的课题效果、昏昏欲睡的学生表情,至今让我忧心忡忡。职业教育应该是最具活力、最为开放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教师更应该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工厂。教师最应该提升的是什么呢?是心态,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心态。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讲,立德树人。倘若一群不坚持读书的人去教书,不写作的人安排作业,怕是误人子弟。信息时代,互联网给了我们无限的信息资源,乱花渐入迷人眼,踏实坐下来读读书反而成了奢侈。刘景忠老师发起的这项活动,名字起的好《一个教育者的真实记录——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能够激励大家通过输出的形式获得更多输入,这既是为人师者提高专业水平的天职,也是为人者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虽然,我们不必人人都做教育家,但思考不止,生命才能不息!欢迎分享,愿有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为你们点赞!
2020年5月23日晚
附件2:
顾问专家团队(更新)
1.翟帆,《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主编
2.张贵勇,《中国教育报》编辑,文学博士、教育媒体人、亲子教育畅销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聘讲师,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评选专家。著有《给孩子的童年书》《真正的陪伴》《学生眼中的好教育》《阅读的旅程》《读书成就名师》《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
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奖一等奖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月报》转载。连续多年担任新阅读研究所中国童书榜副秘书长、首都图书馆“阅读之城”评委、深圳书城“年度十大好书”评委。
3.叶萍,《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编辑室主任。
4.王鹏飞,《河南教育》(职成教)杂志副主编。
5.梅亚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育管理硕士,正高级讲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全国职业院校优秀学生工作者、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省级辅导员、江苏省梅亚萍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无锡市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无锡市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6.刘俊仁,现代职业教育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总编辑,资深教育网络媒体人,“现代职业教育论坛”、“***”、“鲁班实战工坊”创始人、召集人。
7.宋以庆,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部研究员。主持和负责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起草的多项建言献策材料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8.中国铁道出版社专业教材编辑室主任李中宝。
9.张勇,金融学硕士,教育博士,副教授。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江苏省“333”高水平人才、徐州市拔尖人才、徐州市优秀专家、徐州市职业教育金融名师工作室领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