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痧)服犀羚等品而毙者略举数则为徵

(喉痧)服犀羚及水果而死者甚夥,略举数则以为徵。

侯君小仙子,患喉痧服犀羚四剂且食梨甚多,久则喉症似愈非愈,旋发痰痈(俗名痧袋),又发大肠痈及流注,屡濒于危。余为治之,症虽消散而人则缠绵牀席,委顿不起,皆由寒痰凝阻所致也。

杨内翰味云子,患喉痧服犀角等品,症益剧。其家人以病情来告,拜问治法。余曰:喉症本无死症,若服犀角等味而加重者无法可施,仍请原医治之可也。越日即毙,染及其妹亦服寒药及水梨而亡。其老姨太亦患喉痧,確守余言,九日全愈。

泾里顾广文春巖,余之亲家也。其家患喉痧极多,函来索药,治之皆愈,唯最小孙女食梨汁数次,嗣患痰痈内毙而死。

顾君对扬女,患喉痧服犀羚等剂,症转剧将卒,时谓人曰:我非死症,服药后即加重,气塞变成死症,是非死于病,实死于药也。春巖以是言告余。余曰:诚哉!诚哉!

龏君幹亭之弟,患喉痧照余法治之,症已愈矣。出门散步,买梨数只,荸荠半斤,归家尽食,旋患痰痈,气闭而死。幹亭及其母俱患喉痧,悉从余言施治,旬日而愈。

喉痧虽重,治之极易,若服寒剂转眼危亡。叶天士先生医案语语精确,当奉为圭臬。道光丁未年,吾邑患喉痧死者城乡以万计。鵞湖华君菊唫出其所藏烂喉痧秘本(煎剂大略相同)。拜集三家名要论并行付梓,医士从之,应手而愈不至传染,是症遂息。近人刊丹痧辑要集诸家之说而成备言。表散,不用寒凉与!是书参观,庶不致草菅人命矣!

辑录于梁溪玉书過鑄《喉痧至论》

(0)

相关推荐

  • 烂喉痧缠喉风锁喉双乳蛾。

    <集验良方>卷一:独胜散 处方:土牛膝1两许,臭花娘根(粗者)1两许. 功能:主治烂喉痧,缠喉风,锁喉,双乳蛾. 用法用量勿经水,勿犯铁器,折断,捣自然汁,加米醋少许,蘸鸡翅毛上,频搅喉中 ...

  • 56讲 温燥 气分证治(2) 凉燥证治 大头瘟概述

         (4)肺燥肠闭      同学们,上节课讲了秋燥里边,温燥病的气分证的三种类型.今天接着往下讲,第四种--肺燥肠闭. 临床表现 它的临床表现: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胀满,便秘,舌苔干燥,脉滑. ...

  • 疫 喉 痧

    疫  喉  痧 重概述] 概念  本病是以发热,咽喉红肿疼痛.甚则糜烂,全身泛发痧疹,色鲜红如涂丹为 特征的一种时行疫病.好发于冬春两季,以3~10岁的小儿最易罹患.因其发病与时令 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 ...

  • 清透解读,内外合治——丁甘仁辨治喉痧经验

    ·冬应寒而反温,春犹寒禁,春应温而反冷,非其时而有其气,成疫疠之邪,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疫毒郁于内,蒸腾肺胃两经,厥少之火,乘势上亢,形成喉痧. ·治疗喉痧关键之处,在于初 ...

  • 南雅堂医书全集 眼科捷径 伤寒舌诊 咽喉脉证通论 白喉治法抉微 急救喉疹要法 喉痧正的 清 陈念祖著 锦章图书局 1955年

    南雅堂医书全集 眼科捷径 伤寒舌诊 咽喉脉证通论 白喉治法抉微 急救喉疹要法 喉痧正的 清 陈念祖著 锦章图书局 1955年

  •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99期):喉痧

    溶血性链球菌,中医叫喉痧.是烈性传染病.中医能治好吗?能的!丁甘仁以一己之力治好万余人,一战成名!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早对此病有研究,从张仲景到叶天士,都有涉及喉痧的论述,丁甘仁均用心研究过.机会 ...

  • 喉痧之白腐不可认为白喉说

    白喉一症,南方罕见,北地患此者甚重.率多幼童(体未充,实易于沾染).其故皆由于冬日用煤炕煤毒熏蒸而且地高风燥,常食煎炒之物,肺金受灼,其病已深.肺属金,白者,其本色也.若东南地卑湿盛.迩年,东不藏阳, ...

  • 道生优选|禅意刮痧服,给刮痧添点仪式感

    各位道生的砭友们,趁着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有没有聚在一起聊聊刮痧呀? 想必诸位在刮痧的时候都会面临同一个烦恼--没有合适的衣服穿着来刮痧.自己的衣服怕滴到油,人多互刮的时候公然露背又怕尴尬,天气转凉 ...

  • 真服了韩雪衣品,穿西装配衬衣还要内搭卫衣,也只有她身材能塞进

    良好的衣品对女性来说十分重要,可以通过搭配技巧来让自己的外形更加优越出众,即便是一些基础风格的单品,在好衣品的搭配下,也能被穿出时髦新潮感.说起衣品好的女星,就不得不服韩雪了,长相甜美的她衣品也尤为出 ...

  • 《丁甘仁医案》喉痧案

    (附∶白喉案 瘀后案) 杨左 风温疫疠之邪,引动肝胆之火,蕴袭肺胃两经,发为喉痧.痧布隐隐,身热,咽喉肿红 痛,内关白腐,舌苔薄黄,脉象郁滑而数.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口鼻吸受天地不正之气,与肺胃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