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纵横谈58 | 认识痛苦

认识痛苦

上一篇文章讲“认识幸福”,语意未尽,所以又有本文。人人向往幸福,不过,我们讲“幸福”的话题未必能够引起大家足够的注意,因为如果说“幸福”纯粹是个人主观上的认识,那么“幸福”似乎太“个性化”了;如果又说“幸福”只和“富贵”来往,那又是大大提高了实现“幸福”的台阶,使得大众便与“幸福”无缘。在很多情况下,“幸福”与“痛苦”同行,它们是一个银币的两面。例如“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幸和“痛苦”可能就是“幸福”,所谓的“幸福”可能是“痛苦”的根源。这里讲“痛苦”,不过是为了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幸福”。有位文友说,人生不单纯只有“幸福”和“痛苦”两种颜色;人生不单纯只有“幸福”和“痛苦”两种结果,人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同一件事,有人看到“幸福”,也有人看到“痛苦”,例如荣誉。对于大众来说,荣誉是成功、幸福的象征;但对于道家来说,荣誉是“名”,而“名”对于修道者来说是“忌讳”之物。纵观历史,假如“名”与“德”不相称便意味着“祸事临头”。那么,“痛苦”究竟是什么呢?其产生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痛苦”包含“痛”和“苦”,对于身体来说,“痛”至少包含身体之“痛”和精神之“痛”。站在中医的角度来看,所谓“痛者不通、通则不痛”,身体之“痛”,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生病或者躯体上的残缺,带给人的绝大部分是不幸以及“痛苦”。例如,我认识一个学校的中层干部,他说20多年来,几乎是夜夜失眠,这种长时间因失眠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身体之“痛”并非一日形成,是多因素长时间累积而来,要完成解决亦是需要时间。精神之“痛”有很多,简单归纳无非两种:一是求不得,例如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不过有一些“求不得”是属于非分之想,这种“痛”是自找的;二是舍不去,例如各种压力和所谓的精神包袱。精神之“痛”的根本原因是不明,求不得是因为没有真求,舍不去是因为没有真舍。在现实中,得不到或者舍不去的理由可以找到很多,可惜上天只给人一次生命的机会,如果一个人翻不过“求不得”和“舍不去”这一页,各种“痛”便随之而来。

何为“苦”?从味觉上看,“苦”与“甜”相对立。“甜”几乎是人人喜欢,但“甜”带给人的伤害非同小可,例如现代人的肥胖,糖(甜味的代名词)是罪凶祸首,由于摄入过多的糖而导致人类各种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毒品对人类的伤害。例如某乐饮料,毁人无数,伤人无形。“甜”有那么多坏处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原因就是人不知足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苦”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很多人讨厌苦瓜,但此“苦”又常常有益身心。所以从实用的角度来说,“甜”并非好事,“苦”并非坏事。从精神上看,“苦”与“乐”相对立。“苦”的原因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因为缺乏,因为“无”。比如没钱,缺乏钱财带给人的“苦”,估计很多人都经历过。当然并非缺乏就必然导致“苦”,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过因为缺乏,的确给很多人带来世俗认为的种种“苦”。产生另一种“苦”是因为拥有太多,因为“有”。例如太胖了,脂肪太多;太忙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等等。不过总的来说,“苦”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不明”。

有人把“痛苦”的产生认为是命中注定,这可以产生“苦”,也可以产生“乐”。“一切皆有命,半点不由人”,这种观念会给人带来“幸福”或“痛苦”吗?有些身体之“痛”与先天有关,有些疾病非药物能解决,甚至要忍受毕生之“痛”。了凡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痛苦”和“幸福”并非命中注定,命中的“得不到”可以求得来,命中的“有”亦可以化为人生的“无”。人生在世的意义就是通过修身,获得命中本没有的“快乐”,去掉命中本有的“痛苦”。当然,我们对于命运本拥有什么并不知晓,唯有奋斗才能实现“幸福”和化解“痛苦”。

明了并能行之,我们自然可以对“幸福”和“痛苦”产生真切的认识。假如能够以奋斗的精神一以贯之,以大无畏的态度面对一切,我想应该可以看清我们全部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