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功练习之最难的筋骨关

站桩训练其实是很苦的,至少有两关要过,第一是筋骨关,肌肉酸痛,大汗淋漓,两股颤颤,肩臂酸痛;第二是心理关,心猿难伏,意马难收,人心思动,心浮气躁。

初学站桩者第一个遇到的就是筋骨关,因为很多人还没有练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就已经累的无法坚持了。

如何过筋骨关?

此关虽然难过,但并非不能过,不可过,又不是葵花宝典的入手第一式,只要方法正确,有明师的指点,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筋骨关第一处为肩颈拙力,由于普通人的用力习惯都是端着肩膀让肩颈肌肉用力,所以松肩颈为站桩入手第一步。

记得我刚开始站桩的时候,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肩和脖子,腿累了会发抖,但我还可以坚持,毕竟腿的力气要大,而肩膀累了却酸痛难当,忍不下去了。

此关如何过?无他,放松。

将这些酸痛的肌肉放松,让肩胛后背的肌肉发挥作用,去支撑肩膀的重量。肩胛的力量上来了,肩膀的力量就可以放松了,这样肩膀就不累了。

在“卢氏结构”中,这一步叫做落肩回胛,所谓落肩指的是肩膀放松,将原来端着的肩膀放下来,肩膀放下来了,就形成了所谓的“熊膀”,你看那大狗熊人立起来的时候,那个肩膀是什么样子的,那就是我们追求的状态。

我们如何检查松肩的效果呢?那就是看自己锁骨的位置,普通人的两根锁骨,位置大概相当于10点10分时分钟和时针所指的位置,锁骨斜向上耸的。锁骨上耸,则肩耸,肩耸则气浮,气浮则身体紧张。

只有放松,肩才能落得下来,两根锁骨的位置由10点10分向9点15分转变,“卢氏机构”中将其称为平锁,平锁要领很关键,不能平锁则肩和胸无法放松。

所谓“回胛”,就是肩胛骨紧贴后背,后背肩胛处没有起伏,两片肩胛骨的距离拉开,整个后背肌肉外展,普通人的肩胛骨是向外支出来的,站桩的时候要把支出来的肩胛骨收回去,整个后背成为一个平面,这样后背的力量才能向上传递,肩才能松得下来。

说到狗熊,前天看了萨苏大人的文章,讲到停车场里的狗熊,“那狗熊就是一钻一拱,整个庞大的身子就'滑’进了车里”,“野生动物的肌肉柔韧,个个不亚于最好的武术运动员,他们动物园野生园区护栏被车撞了一下,弄出个三四十公分的缝隙,楞有一头羚羊从那儿钻了出去,这些野生动物只要有头能够过去的缝隙,就能跑”。

读到这一段在下深以为然,实际上萨大人已经写出来站桩追求的是什幺。

站桩第一步求松,怎样才算松到家了呢?就是松得身上的肌肉和野生动物的肌肉差不多就行了,如果大家还没有直观印象的话(也是,我想大家肯定很多人没有亲眼见过野生动物,大多都在动物园或《动物世界》里看过),你就参考猫身上的肌肉就行了。

你摸猫身上的肉,非常松弛,可是猫的力气是很大的,猫爪一拍,老鼠被拍上就跑不了,向上一窜,一米多高的墙就上去了。没事时多逗逗猫,看看它的动作,你对武术的认识会不知不觉的提高。

比如说,站桩求松的同时还要求一个整.

什么是整?很多人认为“砸之不落,推之不倒……”是整,当然这也不是错的,这种整是站桩中出功夫的表现,但“整”不仅仅是这些,这样的整是不能上场去格斗的.

真正的整应该是把浑身上下练的整体协调,手上有触动,脚下就有感觉,腰胯就有动作.

你看那猫的动作,无论何时都是身子整体协调的运动,一处动则浑身无处不动,甚至连它伸懒腰,蹭痒痒都是如此。

李仲轩老先生说,“练形意拳的是属蛇的,浑身上下就一块肉”,指的就是把身子练得整了以后,原来身上各自动作的肌肉变成统一协调的运动,就好象身上只有一块肉一样。

站桩日久,功夫加深,身体的形态自然就要发生变化,逐步将原来在站桩时才会摆出来的肩膀和肩胛的姿势变成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比如你的锁骨不再象以前那样耸着了,你后背的肩胛骨之间的距离展开了。这些都是能看出来的,记得原来听练舞蹈的说过一句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导演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武术也是如此,练功夫和不练功夫的人,一看就能看出来。

我们的一位师兄,他的功夫很棒,方圆几十里地的人都知道他能打,所以很多十几岁的半大小子都来找我们师兄学拳,他们来学拳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打架时不吃亏,想学几个好用的招式,上手就能用。

可是有招式没功力那是没有威力的,纯粹是挨打的拳。

师兄也不保守,为了让他们提高功力就教他们站桩,可是那帮小子哪是练功的料啊。一个个全都呲牙咧嘴,站了几次就不站了,为了搪塞师兄,每次问起练功的进度时,他们都说在家站桩了,可是两三个月过去了,师兄一看他们的身子,一点变化都没有,知道他们全都偷懒,一生气把他们全给轰跑了。

说到这里就要讲过筋骨关的方法了,站桩不是死站着不动,而是要体会身体内部的运动,站得肩膀酸痛,这是假疲劳阶段,一定要挺过去,但硬挺着也不行,容易发僵.

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当你站桩站得肩膀酸痛的时候,可以活动肩膀,这个活动范围很小,就几毫米,有个意思就行,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你在动,活动方向不限,向上向下向前向后随你便,在活动中找你觉得最舒服的活动方向,动起来以后,酸痛就能缓解了,动的时间长了就能体会到体内筋的位置。

所以过筋骨关的方法一是:微小运动。

想想我当初刚站桩的时候,也是肩颈处酸痛难当,后来加强意念放松这里,这里松下来以后,锁骨下降,肩胛骨下落,向两边展开,此时就体会到后背“头顶抻拔,尾锥下降,左右展开的十字劲”。

现在你看我说的头头是道,但那个时候,我纯粹是傻站,不想其他,我觉得我那时候长功夫是最快的,而且练武讲究“意到气到”,也就是你关注哪里哪里的功夫就长得越快。

比如你刚开始关注肩膀,意念中想着肩膀放松,那么你肩膀放松的速度,就会比身体其他的部位快。那时我站桩站得肩膀酸痛,两股颤颤,为了过这一关,我就想着“松肩、松肩”,重点关注肩部,很快肩就松下来了,当然这个意识不能太重,想的模模糊糊,有点就行了,否意念太重会伤身的。

肩松下来以后,感觉后背的力量传上去了,就可以在站桩中体会后背的感觉的,将后背松下来。

所以过筋骨关的方法二是:意念配合。

回想当时站桩,确实是累、苦,但我自己并不觉得苦,为什么呢?因为我感觉这个苦有价值,感觉身体有好的反映,所以练起来有乐趣。站桩要站出生气,站出乐趣,有了这个感觉才算是上道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人练拳了,而是拳练人。如果没有这个生气,那就不是站桩而是立了根电线杆子。

以上讲的这些,都是侧重于筋骨的东西,在站桩中还有神意方面的要领需要配合,但这个东西不好讲,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筋骨方面大家都差不多,但精神意识方面的东西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脾气秉性都有关系,而且站桩的不同阶段对神意有不同的要求,必须由明白的老师根据每个弟子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具体的指导。所以这里我就不谈了。

(0)

相关推荐

  • 缓解颈肩疼痛的办公室方法(文末福利)

    全国乃至全世界电脑办公的人越来越多,因长期坐姿不良导致的颈肩部肌肉被牵拉而引起的颈肩痛的人不在少数. 有效地锻炼颈肩部肌肉,可明显减轻甚至消除颈肩疼痛,锻炼肌肉首先要确认"肩胛骨的活动&qu ...

  • 站桩,柔劲由刚而生,刚劲由柔而化

    大成拳 昨天 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的话:"太极十年难上身,形意一年打死人",这取决于对桩功的认识和修为的深浅. 柔劲由刚而生,刚劲由柔而化,刚而化柔才是真刚,柔而藏刚才是真柔.很多练 ...

  • 桩功练习,最难的是筋骨关

    站桩训练其实是很苦的,至少有两关要过,第一是筋骨关,肌肉酸痛,大汗淋漓,两股颤颤,肩臂酸痛:第二是心理关,心猿难伏,意马难收,人心思动,心浮气躁. 初学站桩者第一个遇到的就是筋骨关,因为很多人还没有练 ...

  • 揭秘古代名将武力之源古武内功修炼精要(调身即调正形体束整筋骨如桩功只有正确的三调才能构成完整功法)

    自古名将都力大无穷,这种力量是常人的十倍甚至几十倍,所以才能成为"万人敌".即使没有天生神力,这种力量也是真实存在.因为,正宗的古武学就必须有这样的力量,古代名将必定都是古武门派的 ...

  • 站桩功夫的内外、三盘和九节,不明白这些桩功很难站通透

    无极桩功----含胸1 含:既不吞,又不吐,既吞,又吐,谓之含. 无极桩功----挂肩 挂:像挂衣服一样,没有自己的意识. 沉肩和松肩是结果,挂肩才是方法. 无极桩功----垂肘 垂:垂才能松.沉.活 ...

  • 戴氏心意拳桩功——蹲猴猴

    蹲猴猴是戴氏心意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法.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很精奥!只有下功夫练才能体会出来,言语实难表达!功深者一束一展时,身体甚至眼睛也随着进行阴阳转换.练蹲猴桩时要"意守丹田" ...

  • 不传之秘:丹田开合桩功

    身心性 修身智慧,修心智慧,投资智慧 公众号 这里传授的丹田开合桩功,是宗法于武当内家功夫,详细的渊流已难以考证.凡认真修可者,皆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激发出丹田内气感,辅之以其他一些功法修炼,开砖断石毫 ...

  • 韩和平老师对于我整理的桩功的看法

    韩和平:辰凯你好,看了你发来的站桩功的阐述,很好!我的方式是,在你这桩的基础上,手掌是竖起来的,而且在意识中指根的高度与虚灵顶同高,掌根则落于脚下,这样一来大椎提领全身,全身骨节松开(拔开),逐渐小腿 ...

  • 八卦掌桩功

    初习八卦掌.为以后的练功,实战,必须苦练桩功,桩功是每一个武术门派中必不可少的入门基本功. 八卦掌经过桩功的修练,可达到血液流畅,呼吸自然,筋骨舒活,培养劲力,使浑身上下内外都得到充实锻炼,收到意想不 ...

  • ”桩功“的妙处你体会过吗?站立不动姿如树,遍体气血任流行!

    ”桩功“的妙处你体会过吗?站立不动姿如树,遍体气血任流行!

  • 定桩、活桩、动作桩三大基本桩功方法

    基本桩功大体可分三类: 定桩(静桩) 站平行步,即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臂在胸前捧圆,指尖相对,约距10厘米.目视两手之间. 要求:立身中正,头正悬顶,下颏微收,沉肩垂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