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起源考」螳螂拳“三只四派”及代表人物(3)

七星螳螂拳

七星螳螂拳创拳者为烟台人王永春,其所著《七星螳螂拳总谱》记载,其螳螂拳艺传自李之箭;李之箭的拳艺来自升霄道人。追根溯源,七星螳螂拳是古传螳螂拳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人物如下。

王永春(1854-1926)字云生,山东福山人。光绪年末科武举。王永春早年学习弥祖长拳。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家设武馆,光绪十四年(188年)遇拳师李之箭,学螳螂拳达3年,尽得其传。王永春和姜化龙(梅花螳螂)、李荣德(弹腿长拳)、苏明远(密踪拳)、李丹伯(三合拳)拜把子,被誉为烟台“五老”,其中与姜化龙关系最好,二人相互传拳。

王永春集百家技艺之大成,吸收其七星步、猿猴步,融合螳螂拳精要,自成一体,创编出新的螳螂拳套路。王氏家族堂号为“魁德堂”,而“魁”为七星之首,故名其拳术为“七星螳螂”。

王永春编有“拳集”《少林衣钵真传》,共五卷,为七星螳螂拳拳谱。内容论及18家拳法、螳螂拳法概论、螳螂短打要论、蟾螂手法要论、螳螂手法总敌、王郎之螳螂短打总纲等。

范旭东(1861-1935),字翔生,烟台大海阳村人,师从王永春习七星螳螂拳,精铁砂掌、罗汉功。光绪末年,俄国人在海参崴大摆擂台,范旭东前往应战,击败俄国擂主后取而代之。经多场比赛均无对手,范旭东勇夺锦标回国,威名远振。

范旭东文武兼备,编著的拳谱《技术遗法》是研究和传承螳螂拳的宝贵典籍。范旭东一生弟子众多,其八大弟子郭家禄、杨维新、林景山、罗光玉、赵亮甫、王传义、张有德、刘永昌皆为武术名家。

林景山(1885-1971),莱阳姜疃村人,七星螳螂拳第六代传人。年少时家境贫寒,却好习武。14岁只身来到烟台粮店打工,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到七星螳螂拳大师范旭东拳房外偷看练拳,一招一式模仿,引起范旭东注意,将其收人门中。经精心点拨,全面继承了七星螳螂拳的精髓。林景山对七星螳螂拳的步法很有研究,闪腾窜跳、进退变化,疾如闪电。此外,林景山还精于铁砂掌、罗汉功、轻功、剑术、六合棍、梅花枪、春秋大刀等,有“怪侠”之称。

1909-1911年,林景山应邀到天津卫军阀赭玉璞手下任教官。1911年,回烟台主持师父范旭东的拳房。1929年,任烟台望海街养隽中学武术教师。1935年,被烟台特区武术馆聘为馆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烟台市武术协会会员,并在烟台成立景山武术社。

林景山习武授拳60余年,培养出许多螳螂拳名手,其重要弟子有胡永福、邵华亭、于海、于天程、钟连宝等。林景山高足于海为当代著名武术家和影视武打演员。

于海1942年生,烟台人,1954年拜林景山为师学习螳螂拳。1958年参加市、省、全国三级武术比赛,连获冠军,被山东体育学院招为武术运动员。1958 1966年代表山东省武术队参加全国重大武术比赛,多次荣获剑术、棍术、螳螂拳及全能冠军,成为全国著名的武术运动员。

1960年,于海随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了捷克斯洛伐克、苏联;年底又随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访问了缅甸。1964年后,多次任中国武术代表团教练和队长,出访了美国、法国、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埃及、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索马里等,共30多个国家。

1966-1986年于海任山东武术队队长兼总教练,山东省武术队被全国武术界称为“老大哥队”。1987年后为山东体育学院高级教练、顾问、省武协副主席。

1980年,于海参与了著名影片《少林寺》的拍摄,此后又参加拍摄了《武松》《少林小子》等近2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担任主要演员和武打设计,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莱阳螳螂拳国内最著名的武术演员。1998年,于海被授予“中国武术明星”荣誉称号。

主要师承关系

鼻祖王郎:螳螂拳鼻祖

二代:升霄道人,传李之箭

三代:李之箭,传王永春(字云生)、郝顺昌

四代:王永春,传五代王世禄(其子)、范旭东、迟书洛(创拳与光绪年间)

五代:范旭东,传六代王传义(王永春之孙)、罗光玉、林景山、杨维新、郭嘉禄、赵亮甫、张有德、刘永昌。

六代:林景山,传七代林春生(长子)、林春发(次子)、林尚伟(三子)、于海、钟连宝、于振海、于天成、于天路、邵华亭、王春山、胡永福、凌华堂、牟傅祖等。

七代:胡永福,传八代李占元。

八代:李占元,传九代于承惠、刘崇喜、纪学功、高兴亮、丘方俭、陈乐平、高风堂等。

七代:林尚伟,传八代林栋柱。

七代:于海,传八代于波、于涛等。

七代钟连宝:传人王立国、钟响、陈培良等。

八代:林栋柱,传九代刘经海、位平、盖玉波(女)、高凯、董强、林腾飞、宫梅波、盖玉堂、曲玉生、盖云龙、战文腾、战中其、纪永梅(女)、石秀丽(女)、乔雪榕、荆平、杨珙、田家瑞、吴彦霖、乔日飞、崔玉琪、张庭瑞、王曦、李世龙、辛文珈、史达尼(意大利)、查振武(意大利)等。

拳术特点:七星螳螂拳充分发挥身体上头、肩、肘、拳、膝、胯、脚7个部位的作用,引人“七星步”,取其刚而不僵、柔而有韧的运动特长,因此将拳法取名为七星螳螂拳。其技击特点:虚虚实实,随机应变,或拍前而攻后,或击左而破右;一招多变,招招相连,手脚并用,取上而打下,打下而取上;声东而击西,忽起忽落;招之即打,打之即招,连打带招,连招带打。劲力以刚脆、快速、横裹、直撞为特色,但亦有柔劲,刚柔相济的特征明显。

(整理:赵松枝 唐风新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