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象数”——《黄帝内经》点滴 3
在我写了《中医本质探微10 —— 如何用“数”来治病》之后,常常有朋友问起“象数”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五花八门,有想找胡涂医给“算命”的、有找胡涂医给“看风水”的,还有找胡涂医给小孩子“起名字”的。承蒙大家看得起,以为胡涂医会干这些活儿。其实,“象数”还真不是如此低层次。真正的象数,是老祖宗们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远观诸物,近察己身,最后取“象”比“类”——将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并用一定的“数”理模型(比如易卦、河图、洛书等)表达出来的大道之理。在《黄帝内经》里,老祖宗们就是用这些玄之又玄的象数理论,来对我们这些不懂得天文地理,不懂得返观内察的人们进行谆谆教诲。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有这么一段话: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数一也。”
我曾看过国内某个著名中医学院的学者把这句话注解为:天地阴阳的范畴很广,在实际运用中,经过进一步推演,可以由十推到百,由百推到千,由千推到万,甚至一直演绎下去,无穷无尽,但其原则终归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立统一。
这样的注解,虽然也不能说完全错了,但说了等于没说。比如为什么“阴阳”是“数之可十”?然后又如何“推之可百”、“推之可万”?全不清楚。
事实上,上面这段话,正是医家的千古不传之秘,它道出了学习古传中医的诸多大秘密。同样的话,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歧伯又对黄帝说了一遍:
“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类似的话,在《黄帝内经》中,多有提及。比如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歧伯对黄帝说: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甚至在听了这番话之后,郑而重之,选个良辰吉日,沐浴斋戒之后,把这些话记录下来,珍藏于灵台兰室内,流传后世(这也是“灵兰秘典”的由来)。
古人有句话叫“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意思是说,如果你看佛经,自作聪明去按照文字表面上的意义解释佛法,那么恐怕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所有佛祖都要大喊“冤枉”了,因为佛的原意可不是你解释的那样。若上面这些话真如专家学者们那样注解,恐怕黄帝和歧伯也要喊冤了。
我曾在前面的文章《医家秘传——“玄关”vs “先天一气”》里说过:“玄关就是区别一个人是真懂道德、阴符、参同契三经,还是只一知半解的一关”,这句话其实透露了一个医家大秘密——象数之理一旦通达,《道德经》、《阴符经》、《周易参同契》三部经书就可冰释,用之“破解”《黄帝内经》,则可得医道之至极,成就道医的种种不可思议能力。
那么,象数具体指什么东西呢?就是《周易·系辞》里说的,老祖宗们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最后取“象”比“类”出来的大道之理的数理模型。如果简单点说, “象”可以理解为“形”——形状、情形,而“数”可以理解为“数理”、以及根据数理模型推断出来的“必然性”。比如普通所说的望、闻、问、切,其实就常要用到象数。中医常讲脉象,脉象其实就是“象”的一种,根据某种脉象、情形,有经验的中医师就可推断出病人的各种疾病。《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借太医们之口对林黛玉、秦可卿、尤二姐等诸多人物的相关“脉象”的描写,令人叹为观止。可见中国古代真正的读书人,几乎都是通才!当然,曹雪芹先生只写了“脉象”,古传中医则认为,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任何一个部位,乃至任何一个细胞,都有一个相关的“象”——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那些得真传的人,懂得通过窥天鉴地, 洞阴悉阳,自然可以根据哪怕最细微的“象”来获取想要获取的信息。——医家颇为神奇的“千里诊病”的原理(参见《医家秘传,千里诊病——兼答“中医修正”网友》),其实也可以在“象数”上找到解释。
把“象数”解释得比较好懂又文字优美的,千古以来应首推唐太宗李世民了。李世民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经过怀仁法师收集“书圣”王羲之先生的墨宝刻成碑文,流芳千古!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唐太宗对“象数”这样解释:
“⋯⋯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象显可徵⋯⋯”
唐太宗不愧为一代明君,聊聊数语,极其精辟的论述了“象”与“数”的关系。
那么,《黄帝内经》上的这些多次重复的话,究竟说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就以第一段为例,简单讲讲。
什么叫“阴阳者,数之可十”呢?千百年来,人们的注解莫衷一是,云里雾里,大家都在猜,懂的人却由于种种原因不会公开说。今天胡涂医就来简略地忽悠一下。
其实,这里的“阴阳”就是指“道”。《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至于“数之可十”,则是一个数学问题。早在黄帝广成子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懂得了“对数”的运用。“数之可十”就是指数到幂的转换问题。所以这整句话“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数一也。”说的就是,道,就是一!如果用象数模型来表达,则是:
10^0 = 1,(阴阳者,数之可十)
10^2 = 100,(推之可百)
10^3 = 1000,(数之可千)
10^4 = 10000。(推之可万)
10^n = ∞ (万之大不可胜数)
n^0 = 1 (n≠0,然其数一也)
这其实与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一脉相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为“无”,为“天地之母”,故可用象数来表示为“十的零次幂”,即 10^0。它等于“一”(我们知道,任何非零实数的零次幂都等于一),故“道”为“一”。由这个“10^0”的“道”开始,其象数模型为:
10^0 → 道
10^1 → 道生一,
10^2 → 一生二 ,
10^3 →二生三,
10^4 → 三生万物。
太上直接把指数“三”和数字“万”结合,成了“三”(即10^3)生“万”(10^4)物。老子的“三生万物”的“三”,其实也等于“五”,即我们耳熟能详的“五行”,五行就包含了天地万物!
当然,以上顺便忽悠的,也只是“象数”大海的点滴而已,不一定对。而更精妙的理法,恐怕就要大家去寻得明师才能得真传了。比如,为什么古人知道是“十”的多少次幂而不是其它数字?为什么黄帝一听广成子如此说就恍然大悟乃至郑重珍藏于灵台兰室?是否可能感而遂通这一切?等等。
《周易参同契》云:“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得了真传之后,自可顿悟大道,应合四季,逆用五行,使衰老病死的过程逆转,归根复命,获得身心的高度自由解放。
胡涂医
2012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