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 古代女子怎么面对”大姨妈“

由于无法解释“流血却不死亡”这种奇怪的生理现象,大姨妈在古代被看做魔鬼上身,遭到极大的排斥,古代就有“骑马拜堂,家破人亡”的说法(阴道被称为“马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女子入月,恶液腥秽,故君子远之,为其不洁,能损阳生病也”,经期女性被严禁出现在婚礼、产房、祭祖、葬礼等场合(不知的怎么核查?),当然,大姨妈也并非一无是处,闹义和团那年代,大师兄们就认为:“破红衣炮弹的唯一妙物,就是女人的月经布,满城高挂,炮弹不飞,炮身自裂,效验如神”。最早的姨妈巾取自:树叶、干草、树皮,使用完成后必须丢的远远的避免给部落带来灾难。

古代女子十二三岁就出阁,十五六岁就生孩子了,也就是初潮过后就要怀孕生子,之后的几年是最佳生育年龄,加上缺乏有效的避孕措施,都是五年三胎、十年七胎的那么生,所以古代女人多为生子苦,相应的就少了一些例假的困扰,但是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在古代,例假被视为不详之物,因为不好区分是否例假期,所以许多场合干脆就不允许女子出现,例如祭祀、葬礼、婚礼等等。如今我家这边还有风俗:来例假的女子不能去参加满月宴,对孩子不好。可见这个例假不详的思想影响颇为深远。

那么,在没有姨妈巾的年代,女孩儿们是怎样应对“洪水猛兽”的呢?在原始社会那个只能用树叶裙遮羞的年代,女子对付“洪水猛兽”也比较随便,只是用干树叶简单擦拭了事,走到哪都鲜血淋漓的,想想这场面就不忍直视,估计那时人们都习以为常,不拘小节了。

直到奴隶制社会,人们开始狩猎,学会用兽皮缝制衣物,女子们才开始在内衣里放些吸水性好的干燥物,开启了大姨妈的文明进程。

到了封建社会,人们学会了纺织技术,人们摒弃了兽皮,开始以布和丝绸为衣。这时的女孩们,将草木灰塞进布条里,两端用细绳系在腰间,称之为“月经带”,就是初级低配版卫生巾了。更换的时候,要将里面草木灰倒掉,然后将布条清洗干净,风干后再用。有些贫困家庭,替换的卫生条数量不足,便在清洗后用火烘干布条再用。有些富裕的女子,会选择棉花做填充物,干净柔软,只是吸水性不如草木灰,所以不及草木灰应用广泛。

造纸术发明以后,草纸成了姑娘们的心头好。例假期直接用草纸吸纳或者将草纸放在布条里,省了不少麻烦。当然了,不同的消费水平选择的纸张质量不同,消费者体验也就不同啦!

古代充月经条都是姑娘们自己手工制作的,选择布料,绣上图案,一些机灵的姑娘还会别出心裁的另辟蹊径,用棉花做成塞子堵住“洪水猛兽”,这就应该是今天卫生条的雏形了吧!到了20世纪80年代,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中国女子才抛弃月经带使用卫生巾,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其实,自从有人类出现,大姨妈已经跟随女性成千上万年,在每个历史发展时期,女性对于她们的大姨妈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茹毛饮血的年代,社会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人类甚至还没有发明衣服,只能用兽皮、树皮抵御寒冷。这个时期的女性对于大姨妈的处理方法最为简单,最多用柔软的干草或树叶等擦一下。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别是织布技术的出现,大大改善了女性的生存、生活条件。有了布以后,女人们会将草木灰装进小布条里,做成“月事带”。每次使用之后倒掉里面的草木灰,月事带清洗干净后可以反复使用。因为大姨妈在怀孕期间是停止的,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古代,有的女性由于连续怀孕直到绝经,所以令人讨厌的大姨妈在生育期间也能有效逃避。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吸水性较好的草纸派上了用场。纸张在古代属于高档消费品,一些富裕家庭的女性,开始将草纸夹在月事带里使用,不过草纸的缺点是体积大,舒适度不好。再后来,一些女性开始用多层的棉布做成卫生带,舒适度显著增加。这种多层卫生带每次使用后洗净晒干,可以重复使用,估计好多女性几十年前都使用过。

一次性卫生巾的出现,对女性来说是真正的解放。卫生巾发明于上世纪初期,几名美国女护士用绷带和药用棉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性卫生巾。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次性卫生巾越来越薄,越来越透气,使用效果也越来越好,成了女性的心爱之物。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别山神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