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式回文 秋愁
规矩式回文《秋愁》读法
一、总说
此图为规、矩式回文二合一图,图与诗模式解说如下:
1、图
1)外圆内方,规、矩并存。
2)圆方交点平韵字为公用字借用;弓、弦中间仄声字皆是韵脚。
2、诗
1)诗体:顶真回环回文。
2)字句:可四言、五言、七言四句。(本诗为五言。)
3)韵脚:全平韵柏梁体、同头、同尾。(也可平仄两韵,规范式规矩式回文)。
4)手法:回文、顶针、回环、借字。
5)诗量:464首。
3、读法:
两类六系三十二种。
1)两类:第一类,以四个交点大字“秋、愁、楼、舟”平韵字起读;第二类,以圆、方中间“怅、断、望、伴”、“客、痛、对、送”仄韵字起读。
2)六系:以上两类各三个相同的读法系列,分别是,圆规(弓)系;方矩(弦)系;圆方(弓弦)组合系。
3)三十二种:以上六个读法系列,分别又有不同种的读法,共三十二种。
二、读例
(一)标号
1、将圆、方各四句标序如下(顺旋):外圆:1—4句;内方:5—8句。
2、1—8也可弓、弦中间的仄声韵字。
(二)读例 两类六系三十二种。
一)第一类:图中四个交点大字,可分别从任一个字起,顶针顺读、逆读皆可成诗。分为三个系列,共二十五种读法。
以“秋”字为例,得诗78首。
1、读法系列一:圆规(弓)读,6种,12首。
1)圆周四弓读:1-2-3-4 ,一字顶针回文,1种,2首。
读为:
秋诉怅情愁,愁肠断倚楼。
楼空望去舟,舟远伴寒秋。
回文:
秋寒伴远舟,舟去望空楼。
楼倚断肠愁,愁情怅诉秋。
2)圆周三弓读:三字顶针回文,2种,4首。
(1)右读:1-2-3
秋诉怅情愁,怅情愁肠断。
愁肠断倚楼,断倚楼空望。(仄韵)
回文
望空楼倚断,楼倚断肠愁。
断肠愁情怅,愁情怅诉秋。(平韵)
(2)左读:1-4-3
秋寒伴远舟,伴远舟去望。
舟去望空楼,望空楼倚断。(仄韵)
回文
断倚楼空望,楼空望去舟。
望去舟远伴,舟远伴寒秋。(平韵)
3)圆周相邻两弓1:上下篇回文读,2种,2首。
(1)右读:1-2-2-1
秋诉怅情愁,愁肠断倚楼。
楼倚断肠愁,愁情怅诉秋。
(2)左读:4-3-3-4
秋寒伴远舟,舟去望空楼。
楼空望去舟,舟远伴寒秋。
4)相邻两弓2:1--4--4—1 ,双句回文读,1种,2首。
秋诉怅情愁,愁情怅诉秋。
秋寒伴远舟,舟远伴寒秋。
再回文
秋寒伴远舟,舟远伴寒秋。
秋诉怅情愁,愁情怅诉秋。
2、读法系列二:方矩(弦)读,4种,6首。
1)方矩四弦读:5-6-7-8,一字顶针回文,1种,2首。
秋恨客怀愁,愁思痛上楼。
楼小对孤舟,舟行送晚秋。
回文:
秋晚送行舟,舟孤对小楼。
楼上痛思愁,愁怀客恨秋。
2)相邻两弦读1:上下篇回文读,2种,2首。
(1)右读:5-6-6-5,
秋恨客怀愁,愁思痛上楼。
楼上痛思愁,愁怀客恨秋。
(2)左读:8-7-7-8
秋晚送行舟,舟孤对小楼。
楼小对孤舟,舟行送晚秋。
3) 相邻两弦读1:5--8--8—5,双句回文读,1种,2首。
秋恨客怀愁,愁怀客恨秋。
秋晚送行舟,舟行送晚秋。
回文
秋晚送行舟,舟行送晚秋。
秋恨客怀愁,愁怀客恨秋。
3、读法系列三:圆方弓弦组合读, 共15种,62首。
1)圆方(弓弦)组合读一:秋——秋,10种,20首。
(1)1-2-3-8
秋怅怅情愁,愁肠断倚楼。
楼空望去舟,舟行送晚秋。
回文:
秋晚送行舟,舟去望空楼。
楼倚断肠愁,愁情怅诉秋。
(2)1-2-7-4
秋诉怅情愁,愁肠断倚楼。
楼小对孤舟,舟远伴寒秋。
回文:
秋寒伴远舟,舟孤对小楼。
楼倚断肠愁,愁情怅诉秋。
(3)1-2-7-8
秋诉怅情愁,愁肠断倚楼。
楼小对孤舟,舟行送晚秋。
回文:
秋晚送行舟,舟孤对小楼。
楼倚断肠愁,愁情怅诉秋。
(4)1-6-3-4
秋诉怅情愁,愁思痛上楼。
楼空望去舟,舟远伴寒秋。
回文:
秋寒伴远舟,舟去望空楼。
楼上痛思愁,愁情怅诉秋。
(5)1-6-3-8
秋诉怅情愁,愁思痛上楼。
楼空望去舟,舟行送晚秋。
回文:
秋晚送行舟,舟去望空楼。
楼上痛思愁,愁情怅诉秋。
(6)1-6-7-4
秋诉怅情愁,愁思痛上楼。
楼小对孤舟,舟远伴寒秋。
回文:
秋寒伴远舟,舟孤对小楼。
楼上痛思愁,愁情怅诉秋。
(7)1-6-7-8
秋诉怅情愁,愁思痛上楼。
楼小对孤舟,舟行送晚秋。
回文:
秋晚送行舟,舟孤对小楼。
楼上痛思愁,愁情怅诉秋。
(8)5-6-3-4
秋恨客怀愁,愁思痛上楼。
楼空望去舟,舟远伴寒秋。
回文:
秋寒伴远舟,舟去望空楼。
楼上痛思愁,愁怀客恨秋。
(9)5-6-3-8
秋恨客怀愁,愁思痛上楼。
楼空望去舟,舟行送晚秋。
回文:
秋晚送行舟,舟去望空楼。
楼上痛思愁,愁怀客恨秋。
(10)5-6-7-4
秋恨客怀愁,愁思痛上楼。
楼小对孤舟,舟远伴寒秋。
回文:
秋寒伴远舟,舟孤对小楼。
楼上痛思愁,愁怀客恨秋。
2)弓弦组合读二:四向一弓一弦,上下篇同韵回文,2种,2首。
(1)右弓弦:1-5-5-1
秋诉怅情愁,愁怀客恨秋。
秋恨客怀愁,愁情别诉秋。
(2)左弓弦:4-8-8-4
秋寒伴远舟,舟行送晚秋。
秋晚送行舟,舟远伴寒秋。
3)弓弦组合读三:相邻两组圆方连读,2种,每种读法2个,诗8首。
(1)右邻
①并读:1-2-6-5
秋诉怅情愁,愁肠断倚楼。
楼上痛思愁,愁怀客恨秋。。
回文:
秋恨客怀愁,愁思痛上楼。
楼倚断肠愁,愁情怅诉秋。
②∞读:1-6-2-5
秋诉怅情愁,愁思痛上楼。
楼倚断肠愁,愁怀客恨秋。
回文:
秋恨客怀愁,愁肠断倚楼。
楼上痛思愁,愁情怅诉秋。
(2)左邻
①并读:4-3-7-8
秋寒伴远舟,舟去望空楼。
楼小对孤舟,舟行送晚秋。
回文:
秋晚送行舟,舟孤对小楼。
楼空望去舟,舟远伴寒秋。
②∞读:4-7-3-8
秋寒伴远舟,舟孤对小楼。
楼空望去舟,舟行送晚秋。
回文:
秋晚送行舟,舟去望空楼。
楼小对孤舟,舟远伴寒秋。
4)弓弦组合读四:辐射读,顺读同头逆读同尾换句读回文,1种,32首。
以“秋诉怅情愁”为首句例8首:
1--5--8--4
秋诉怅情愁,秋恨客怀愁。
秋晚送行舟,秋寒伴远舟。
回文
舟远伴寒秋。舟行送晚秋。
愁怀客恨秋,愁情怅诉秋。
其它读略24首读略
以上得诗78首。全读四字起读总为312首。
二)第二类:以弓、弦中间蓝色仄声字为起字、韵字读。分为3个系列,共9种读法。
以“怅”、“客”字起读为例,19首。
1、读法系列一:圆规读,3种,7首。
1)一字顶针回文仄韵读,2首
怅情愁肠断,断倚楼空望。
望去舟远伴,伴寒秋诉怅。
回文
怅诉秋寒伴,伴远舟去望。
望空楼倚断,断肠愁情怅。
2)三字顶针回文,二连弓上下篇回文读,1首
怅情愁肠断,断倚楼空望。
望空楼倚断,断肠愁情怅。
3)三字顶针回文,三连弓读,4首
右读
怅情愁肠断,愁肠断倚楼。
断倚楼空望,楼空望去舟。
回文 仄韵
舟去望空楼,望空楼倚断。
楼倚断肠愁,断肠愁情怅。
左读略。
2、读法系列二:方矩读,2种,仄韵4首。
1)四方,一字顶针读,2首。
客怀愁思痛,痛上楼小对。
对孤舟行送,送晚秋恨客。
回文
客恨秋晚送,送行舟孤对。
对小楼上痛,痛思愁怀客。
2)三方,三字顶针上下篇回文读,2首。
右读
客怀愁思痛,痛上楼小对。
楼上小对痛,痛思愁怀客。
左读略
3、读法系列三:圆方(弓弦)组合,三字顶针读,4种,8首。
1)“怅”字起
(1)一弓一弦
右读
怅情愁怀客,愁怀客恨秋。
客恨秋诉别,秋诉怅情愁。
左读略
(2)一弓二弦
右读
怅情愁思痛,愁思痛上楼。
痛上楼小对,楼小对孤舟。
左读略
2)“客”字起
(1)一弦二弓
右读
客怀愁怅断,愁肠断倚楼。
断倚楼空望,楼空望去舟。
左读略
(2)二弦一弓
右读
客怀愁思痛,愁思痛上楼。
痛上楼空望,楼空望去舟。
左读略
读例19首,全读四个韵字,读法一样,可得诗152首。
三、读法小结
一)第一类:图中四个交点大字,可分别从一个字起,顶针顺读、逆读皆可成诗。分为三个系列,共二十五种读法。
以“秋”字为例
1、读法系列一:圆规(弓)读,6种,12首。
1)四弓连读:1-2-3-4 ,一字顶针回文,1种,2首。
2)三弓连读:三字顶针回文,2种,4首。
3)相邻两弓读1:上下篇回文读,2种,2首。
4)相邻两弓读2:1--4--4—1 ,双句回文读,1种,2首。
2、读法系列二:方矩(弦)读,4种,6首。
1)方矩四弦读:5-6-7-8,一字顶针回文,1种,2首。
2)相邻两弦读1:上下篇回文读,2种,2首。
3) 相邻两弦读1:5--8--8—5,双句回文读,1种,2首。
3、读法系列三:圆方(弓弦)组合读, 共15种,62首。
1)圆方组合读一:秋——秋,10种,20首。
2)弓弦组合读二:四向一弓一弦,上下篇同韵回文,2种,2首。
3)弓弦组合读三:相邻两组圆方连读,2种,每种读法2个,诗8首。
4)弓弦组合读四:辐射读,顺读同头逆读同尾换句读回文,1种,32首。
以上得诗78首。全读四字起读总为312首。
二)第二类:以弓、弦中间蓝色仄声字为起字、韵字读。三个读法系列,7种,19首。
以“怅”、“客”字起读为例
1、读法系列一,圆规读,3种,7首。
1)一字顶针回文仄韵读,2首。
2)三字顶针回文,二连弓上下篇回文读,1首
3)三字顶针回文,三连弓读,4首。
2、读法系列二,方矩读,2种,仄韵4首。
1)四方,一字顶针读,2首。
2)三方,三字顶针上下篇回文读,2首。
3、读法系列三,弓弦组合,三字顶针读,4种,8首。
1)“怅”字起
(1)一弓一弦
(2)一弓二弦
2)“客”字起
(1)一弦二弓
(2)二弦一弓
以“怅”、“客”字起读为例可读19首。八个韵字,读法一样,可得诗2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