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遣唐使!中国阴阳学说传入日本时,一小国术士起了大作用

发现阴阳道

偶尔和老奶奶说起,老家的事情,提到了那座古镇上的人和事。陈家是干啥的,刘家是干啥的,蒋家又是干啥的。忽然说到了我所不知道的一家人。老奶奶说,他们家是阴阳家。

在我们老家,所谓的阴阳家,大概是一种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有关的职业。大凡修房建屋,安葬亡者,合婚掐字,诵经作法等等离不开阴阳家。有几分神秘气息,又有几分人间烟火。阴阳家是小镇上不可缺少的行当。

其实,阴阳家是非常古老的称呼,大概从战国时期,延续到了今天。《汉书 艺文志》中有“诸子略”,罗列许多的“家”。 开头就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思想流派。

关于阴阳家,人们是这样解释的: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其核心思想是阴阳说。阴阳说往往和五行说并列,最终形成了阴阳五行说。战国时期,著名学者邹衍,被后人供奉为创始人。其实,在邹衍之前,阴阳学说已经很盛行了。一般以齐国人邹衍(驺衍)、驺奭为创始人。

近日读到一本书《发现阴阳道 平安贵族与阴阳师》,其中这样说:阴阳说,五行说都形成于中国战国时期,探讨世界的形成和循环方式的理论。易经学说也是基于阴阳学说而形成的自然哲学。 可以这样说,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

人们从大自然的发现, 阳是山的南面,太阳能照射的地方。阴是山的北面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阴阳是一组对立的事物。古人又创造出气的概念,从而将阴阳学说,连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战国时期的贤哲用'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人们从“阴阳”衍生出:强弱、大小、轻重等等不同概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理论之一。曾仕强先生曾说,易经说的就是阴阳之道,易字上面为日,下为月,易经就是讲日月变化,阴阳更替之道。

不过阴阳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班固说:他们长处是观察季节推移星象变迁,进而制作历法,这些知识在指导农耕、支配民众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掌握政治与祭祀的统治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然而,由于阴阳家也利用阴阳五行说来占卜未来,一旦气量狭小的人掌握了这些知识,很容易执着于求卜凶吉与禁忌而放弃客观判断,将万事托付于咒术,导致阴阳家的知识也被视为乱世间秩序的危险之物。

这就导致阴阳学说,或处庙堂之高,或居江湖之远。其实,这也是阴阳学说,千百年来,流传不衰,且无法像儒家兵家法家那样形成规模。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对此都有论述: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尽管如此,阴阳说还是传播到了周边各国。公元6世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混和了道教咒术与密教占术,传入日本。令人惊奇的是,最先将阴阳说传入日本的,并不是日本的遣唐使,而是百济人。(见《发现阴阳道 平安贵族与阴阳师》)

阴阳学说到日本后,在十世纪形成了阴阳道。日本明治时代,阴阳道被以“淫祠邪教”的名义废止,部分内容被以民间信仰的名义残存下来。

中国的依旧是阴阳家,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民间还能阴阳师在活动,有些民俗活动中少不了他们身影,有些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阴阳家他们传承的民俗知识,也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