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含蓄——品味的“试金石”
继续我们“感性认知”的学习。
含 蓄 的 产 生
当中国人在积累感知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相应的理论体系之后,人们忽然发现那些“不可言说”或“言不尽意”之物、之感,又该如何去呈现呢?
既然不可言说、不好言说,那么就又要回到体悟、体味的感知层面上去实现了,于是一类曲折委婉、隐喻象征、欲说还休的呈现形式便应运而生,就比如“含蓄”。
“含蓄”作为一种高级的艺术表现风格与形式,被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采用。而“含蓄”的产生也有其相应的文化渊源,比如道家、佛家都有一些不可言说的道理与境界,而儒家也在讲究礼法,这些都是“含蓄”产生的沃土:
道家的阴阳虚实、佛家的偈语禅境,都是“不得已”的含蓄表达,而儒家也在崇尚将礼法践行至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识礼者观之颔首,不识礼者妄自茫然,阶层归属一望便知,—— 显然这是一种很功利的“含蓄”应用。
“含蓄”的实质,就是一条被精心营造并隐藏的通往终极体验的幽径。而寻找与漫步幽径之上的过程,依然是感知。
具体到体验“含蓄”,会被设定为需要在特定场景、特定经历、特定认知能力下的感知体会过程。
含 蓄 的 等 级
当你能充分领悟到含蓄背后的那层意思,就说明你与呈现者之间的在这个事物上的认知水平基本是趋于一致的。无论是伯牙于子期,还是齐白石于徐悲鸿,都属于这一类。
当初期这些人之间互为知音,玩得不亦乐乎之时,其他人大都还一头雾水,看不出个端倪呢,所以便戏称其为“曲高和寡”。但随着岁月流逝,人们也总结出一些在含蓄表达方面等级高低的共识。
比如在“虚”“实”之别,“虚”更高妙;
动静之判中,“动”更富灵机;
阴阳相生中,借阴御阳最难。
而更为实际的结果则是通过将各自领域中那些“难于对外人道”的内容通过含蓄的表达,既满足了所谓“业内人士”的需要,也不会让业余者感觉到自己过于突兀、生疏、不知所措,反而会增加其想要学习的兴趣了。
试 金 石
但凡事都有两面,“含蓄”也可以被作为各自领域中品味的“试金石”。
品茶中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透露出你对茶的认知程度。古玩行里你接拿古器的手法,就已经说明了你在这个行当混迹有多久了。这还都是在不经意间,不是刻意为之。倘若老板将茶的某种独特韵味呈现出来,你却浑然不觉,不置可否。你若再要好茶那估计也只能是价位上的“好茶”了。
其实很多传统艺术领域都是如此,他们会用一些含蓄的方式去试探彼此。而这一切也往往都是在心照不宣、尽在不言中进行的。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之所以倾向于使用含蓄的表达方式,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很多内容很难进行直白的表达;其次,含蓄的表达,使得整个氛围更融洽;第三,含蓄是一种很高级的审美体验,它符合感性认知的特点。
是不是没有说清楚?—— 而这恰恰正是一个最真实的思考过程。先到这儿吧。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