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这故事隐含了一个历史逻辑,南宋著名丞相虞允文因为组织残兵败将打败了金军 ,从而挽救了南宋亡国的命运。这故事的背后恐怕跟虞的父亲有若隐若现的关系,虞父就是本故事所说的“更生佛”。
【原文】
仙井监兰池乡民鲜逑,因病误服药,病且亟,恍忽不知人。见三黄衣吏持檄来追,别有二白衣者啸于梁上。逑命其家焚纸钱祝之,曰:“有子买药未还,愿延须臾。”三人喜,载钱以出。至暮,子归,三人从以入,逑遂死。与二白衣同行,盖亦就逮者,一曰蜍充,一曰税中定。行久之,入大城,门阙三重,宫室甚壮。遇故人曹惟吉,先死数岁矣。问逑来故,逑曰:“被追至此,不知何事也?”曹贺曰:“有乡人在,可勿忧。”曰:“谁邪?”曰:“虞太博,今判更生道,明日为更生佛矣。宜速往。”少焉,吏引入殿下。王者旒冕坐其上,先呼中定及充,皆释去。相去颇远,不知所云如何也。既而问逑,平生修何善?对曰:“家贫无力,但尝游瓦屋山,瞻辟支佛,瑞色甚胜,及以一木施天翁堂耳。”
【白话语音文字版】
仙井监(现四川井研、仁寿)兰池乡有个百姓叫鲜逑,因为得病吃错了药,病势一下子沉重了,恍惚间都不认人了。此时他见到三个黄衣官吏手持官府文告来抓他,另外有两个穿白衣的人在他家房梁上呼嚎。鲜逑马上命家人焚化纸钱给这三个黄衣吏,向他们祝福祷请说:“我儿子买药还没回来,希望您能给我点时间见儿子一面。”三个人挺高兴,拿着(纸)钱出门了。到黄昏时分,孩子回来了,那三个黄衣吏也跟着进来了,鲜逑这就死了。他跟两个穿白衣的一块走,应该也是一起被抓到阴曹地府的,一个人叫“蜍充”,一个叫“税中定”。走了挺长时间,他们一行进到一座大城,有三重大门,宫殿楼宇非常壮丽。这时,鲜逑碰到了过去一个老熟人曹惟吉,已经死好几年了,他问鲜逑为什么到这儿来?鲜逑说:“我是被抓到这儿的,也不知道什么事儿。”曹惟吉祝贺说:“咱们有老乡在这儿,你不要担心。”鲜逑问:“是谁呀?”曹惟吉说:“是虞太博,他在这儿担任判决众生转生的工作,而且明天他就要成为更生佛了,你赶紧去吧!”过了一会儿,有个官吏引导鲜逑来到大殿下,只见上面坐着一位王者。他头戴旒冕,坐在正中,先招呼税中定,后来又找蜍充,结果两个人都放走了。鲜逑距离王者挺远,没听清他们说什么。接着王者问鲜逑:“你这辈子都做过什么善事吗?”鲜逑说:“我家里很穷,没有能力,只是有一次去游览瓦屋山,去瞻仰过辟支佛,感觉那地方景色非常壮美,后来给天翁堂施舍了一段木头。”【祥宏点评】:兰池乡,这个宋代地名似已不存;太博,文官极品,最高官阶,曹惟吉所说的太博指的是主人公去世后因为儿子是虞允文的关系,朝廷累赠所积的官职;更生,简单理解为“新生”、“转生”;瓦屋山,在四川眉山洪雅县,距成都180公里,道教名山,据说汉末张道陵在此地创“五斗米教”(道教最早的一个流派);辟支佛,又叫“独觉佛”,指的是未曾听闻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已然了透、悟解世间实相的佛;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中最贵重的一种。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才穿戴。(待续……)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19-《夷坚志》中的“入冥与复活”-现场交流)(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