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遗址(12)
本篇目录:
**************************************
111.两城镇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日照市
112.尧王城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日照市
113.东海峪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日照市
114.后李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淄博市
115.三里河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胶州市
116.傅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广饶县
117.教场铺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茌平县
118.归城城址
周 山东省龙口市
119.郯国故城
周至汉 山东省郯城县
120.邾国故城
周至汉 山东省邹城市
****************************************
111.两城镇遗址
两城镇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西北,胶日公路以西,两城镇政府西北侧,同三高速公路以东。两城镇遗址东西约990米,南北约1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最早1934年发现,1936年首次发掘。主要有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生物标本及其他遗物等。
两城镇遗址出土的玉器有黄绿色、泽绿色、碧绿色、墨绿色、灰绿色、黑色等。两城镇遗址出土的石器种类以斧、锛、凿、镞为多,刀、矛、铲、纺轮等则较少见。还有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工具,即磨石,它的石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至今只发现有褐色沙岩的制品。两城镇遗址墓葬中出土的人体骨架大多保存较差,这些骨器多在灰坑内出土,且多为垃圾坑中发现。两城镇遗址出土的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并有少量红陶、褐陶、黄陶和白陶等,器型多为豆、盆、杯、绍、鼎、器盖等。按陶质大致可以分为细泥质陶、夹砂质陶、探其它原料的陶器三种。
2006年,两城镇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2.尧王城遗址
尧王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辛庄子和安家尧王村周围。尧王城遗址1934年被发现,1978年秋至1979年春进行了试掘。2012年11月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尧王城的城墙遗址。尧王城遗址东西长约630米,南北长约825米,总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约2—3.5米。遗址中心部分高出周围地面4—5米,自古至今一直被称为“尧王城“。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为主,地表还有商、周、汉代遗存的遗址。
尧王城遗址发现井清理出了21座房屋建筑。房址由墙基、灶址、门道、门坎、居住面组成,大都保存比较好。按形状可分为方形和长方形,从建筑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台基(土台)式和地面式建筑两种。此外,还发现很多零星的柱洞,直径在10厘米—25厘米的柱洞最多,50厘米—80厘米之间的柱洞最少。一部分柱洞外侧还发现有倾斜的柱洞,其作用是为了支撑大的立标或墙体。另外,在台基式和土坯式这两种形式的房屋地基中发现有奠基石。有的在东西两面墙的外侧近墙根的相对位置各立一块,有的在墙体之内放置使用过的大砺石,有的在门道的对过放置完整的石铸,石锛均顺向平放埋藏墙基之内。尧王城遗址西北角发现有规律的黄粘土夯土带。该夯土带位于遗址西北角,走向为绕遗址西北角成弧形向西南和东南。为城墙或大型台基建筑。
2006年5月,尧王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3.东海峪遗址
东海峪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经济开发区北京路街道东海峪村,市区南郊,奎山正东,东距黄海1公里,地势平坦。东海峪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于1960年被发现,1973至1975年,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大学和地方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三次发掘,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三叠层”。为认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地层依据。该遗址房屋台基的出现、夯筑技术的使用,也开启了中国传统的夯筑台基式土木建筑的先河。房屋建筑出现“散水”设施,也说明先民已掌握了较为先进的防潮技术。
“东海峪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其中出土的陶器为最多。有代表性的陶器是鬹、鼎、豆、高柄杯等。遗址文化堆积1至2米,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出土的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细颈袋足鬹、夹砂鼓腹罐等器物;中层出土的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斛形杯、等腰三角形纹鼎足等器物,既是由下层同类器物演变发展而来,又是上层同类器物的祖型,具有从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性质;上层出土的陶鬹、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陶豆、陶杯、陶罐、陶鼎等。中国仅有的两件完整的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均出土于“东海峪遗址,它是《92中国文物精华展》200件全国文物珍品之一。
2006年,东海峪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淄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地处泰沂山系北侧山前冲积扇和鲁北平原,西南距临淄区辛店城区约12公里,西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5公里。20世纪60年代初期,后李遗址被发现。1965年,进行过一次试掘。20世纪80年代末,后李遗址上的一座春秋时期大墓被发掘,里面埋藏着古车10辆、殉马35匹,是中国发现的同时期规模最大的殉车马坑,其中后李春秋殉车马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后李一期文化的遗迹有房址、陶窑、灰坑、灰沟和墓葬等。房址多不完整,面积一般较大,灶坑周围有条石支撑。灰坑分圆形筒状、圆形锅底状及不规则形三种。以圆形简状坑为主。墓葬有土坑竖穴墓和土坑竖穴侧室墓两种。有的随葬陶支座及蚌壳等。陶窑只发现一座,为竖式,分为窑室、火膛和泄灰坑三部分。出土遗物有陶器和少量的石、骨、角、蚌器。陶器均为夹砂陶,未见泥质陶。见有个别掺蚌壳和掺云母的现象。陶器的烧制火候较低。陶色可分为红褐陶、红陶、灰褐陶和黑陶,以红褐陶最为多见。器物造型以圜底器为主,圈足器极少,不见三足器,陶器的纹饰也十分简单,未见彩陶和彩绘陶。器型主要有釜、钵、盆、罐、碗、盂、支脚等。
2006年5月25日,后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三里河遗址
三里河遗址位于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村神仙沟西,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570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东西约200米,南北约25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该遗址是60年代山东大学历史系刘敦愿等人根据南阜山人(清初山东名画家高凤翰)一幅画的线索,考察高氏故里三里河村而发现。1974年秋和1975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对三里河遗址两次发掘,出土文物2000余件,确定遗址年代大约有3900年。遗址的地层堆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龙山文化类型,下层为大汶口类型。
大汶口文化墓葬共66座,分区排列有序,反映了氏族成员血缘亲疏关系。墓葬多为东西向,墓穴呈长方或近梯形,一般2.5米—3米,宽0.6米—1米。其中有4座墓有二层台。一部分墓穴中有板灰痕迹,证明使用了木质葬具。有32座墓主人手握蚌器或獐牙,18座墓见用猪下颌骨随葬,11座墓用鱼随葬。墓中常见的随葬器物是小鼎、鬶和黑陶高柄杯。其中有两件动物肖形器,十分有趣,一为猪形鬶,作成猪的造型,小耳、嘴为器口,两侧伸出獠牙,短尾上翘,陶色与猪皮相近;一为狗形鬶,作成狗的形象,昂首张嘴。
2006年5月25日,三里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6.傅家遗址
傅家遗址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城南1.5公里的傅家村,东距淄河约4公里,北距小清河约15公里。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是鲁北地区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俗称“傅家顶盖子”或称“摩天岭”,面积37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3米。1985年至199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707平方米,发现墓葬508座,出土石器、骨器、角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400余件。
从傅家遗址出土的文物,将鲁北地区的文明史上溯到5700年以前,不仅填补了鲁北地区史前考古工作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中国大汶口文化的起源、类型、分布等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2006年5月25日,傅家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7.教场铺遗址
教场铺遗址位于山东省茌平县乐平镇教场铺村西北。相传战国时孟尝君曾于此练兵,故名教场铺,该遗址于1994年发现,到2000年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址、陶窑、祭祀坑、奠基坑、墓葬及灰坑等大量海岱时期龙山文化中晚期阶段的遗迹,并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遗物。
房址绝大多数为平地起建或浅地穴建,个别呈半地穴建筑。平面形状分为圆形、圆角方形和方形。房址内部结构相同,居住面中心位置设有地面灶,四周立有四根木柱,面积较大的房址分布在遗址中部偏北处,涂抹白灰面。城内发现7座窑址,为横穴窑,有窑室、窑箅、火道、火塘四部分组成,还发现了用于存放待烧制陶坯的窖穴。按照窑箅等部位烧成颜色的不同,区分为烧制灰黑陶和红陶两类,灰黑陶窑居多,这组陶窑是鲁西乃至海岱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陶窑,为我们认识和研究该地区龙山文化先民的制陶技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城墙分为两期,分层夯筑的痕迹非常明显。在一二期城墙之间,存在举行奠基仪式而遗留下的奠基坑、祭祀坑。墙外侧挖有护城壕,内侧有取土沟。
2006年5月,教场铺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8.归城城址
归城城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城东南6公里处。1965年以来归城城址出土大量文物,青铜器达400余件。1973年,烟台市文管会组织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古城址进行了调查探测,发现的城址分为内、外二城。在古城范围内,出土的遗物比较丰富,其中以铜器和陶器为大宗,在发现的遗物上多有铭文或玺印等文字资料。对城址的时代、性质做出了初步的推断。在农业生产与建筑破土过程中发现过很多古代遗迹和遗物,从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分析上看,这里应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古国都城。
1969年出土的启尊、启卣则记载了昭王南征的史事。此外城内还出土己侯鬲、己侯钟、铜鼎、铜鬲、铜壶等大量青铜礼器。发现的遗迹有西周中期的曹家M1、和平村M2,以及春秋时期的车马坑等,出土了大量遗物,丰富了对城址和胶东地区青铜文化的认识。1973年,对古城址进行了调查探测,发现的城址分为内、外二城。内城在盆地中部的河旁台地上,南北长780米,东西宽约定米。外城位于盆地四周,沿山岭筑建。北城墙在凤凰山南坡山腰,南城墙在莱山北坡山腰及其西的马岭山顶。东西城墙皆筑于低矮的山岗顶部,环周总长约10公里。城墙经长期自然剥蚀,又加当地群众历代挖土筑房、整地造田,大部分墙段已毁损无存。在古城范围内,出土的遗物比较丰富,其中以铜器和陶器为大宗,在发现的遗物上多有铭文或玺印等文字资料,为解决归城古城的归属提供了佐证。
归城城址于2006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9.郯国故城
郯国故城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北部、护城河北岸。郯国故城建于战国至汉代,故城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4696米。城门以青石构筑,城墙用夯土筑成。今仅存西、北城墙局部。东、西、南、北4门为青石砌筑。东北部隆起部分是古台遗址,俗称帅军台。出土有石斧、绳纹陶片、残陶鬲等。“郯国故城”是山东省年代较早、面积较大、保护较好的古城址之一,对于研究山东地区东夷古国史和周至汉时期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以至中华民族统一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在故城范围内深翻土地、挖沟筑渠时,经常出土西周、春秋、战国及汉代的残陶片、瓦当、残陶豆等,还出土过秦半两、楚国鬼脸钱及汉五铢,并经常发现缸瓦井,直径为50~70厘米。郯国故城呈不平行的四边形,周长为4670米,其中东墙长1370米,西墙1260米,南墙780米,北墙1260米。东墙和南墙已夷为平地,北墙和西墙大部分保存尚好。城墙系黄土夯筑,基宽40米,顶宽15米,高40米。现存残墙高3~4米,墙基宽35~45米。故城有4个城门,城门以青石构筑。 城墙用夯土筑成。
2006年6月8日郯国故城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0.邾国故城
邾国故城,俗称纪王城,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地处峄山南麓,平面略呈长方形。故城始建于春秋时期,秦汉至两晋时期为邹县县治,北齐后废弃,延续1100余年。邾国故城内分布有邾国宫殿区、贵族墓地和手工业作坊区,出土的周秦陶量及东周、秦汉时期的各类陶文数千件,其中1964年出土的钤印秦诏书的陶量片异常珍贵,已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室中展出。
文物工作者曾在故城内进行文物调查、考古发掘以及当地村民进行工农业生产中陆续出土和发现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物,数量达400余件。时代从春秋至汉代,种类包括铜礼器、铜兵器、陶器、铁器、印玺等。铜礼器中有盘、鼎、豆、盆、舟、匮等;铜兵器中有剑、戈、戟、矢镞、弩机等;铁器中有锄、犁、凿、铲、锛等;陶器有陶鬲、陶罐、陶豆、陶盆、陶瓮等。另有重要文物,如秦诏文陶量、东周至秦汉时期陶文等。其中,陶文多达3000多件,它们有的刻于盆、罐口沿和肩外侧,有的刻于豆柄中部和器座上。
2006年5月,邾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