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争鸣130期 | 康丕耀:何谓好诗?时下微信群诗词之我见

小编按:这是一篇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理论联系实际、切中时弊的好文章,尽管作者表明只限于内蒙古各诗词群;作者关于好诗的定义的七个方面,对当代诗词写作都颇有意义和价值。

康丕耀,1960年11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祖籍山西,受其父影响,自幼学写古体诗词。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光明日报》《中华辞赋》《中国诗词月刊》《诗词世界》等多种报刊、专集。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鹿鸣》杂志编辑,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函授班导师。

时下微信群诗词之我见

康丕耀

本文所探讨的话题范围, 仅限于内蒙古各诗词群。近半年以来, 我比较多的关注了群中作品, 总体感觉喜忧参半。欣慰的是,诗词楹联, 层出不穷; 名手新秀,结伴而来。对于成就, 本文不再赘述。下面, 我只就群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以及相关认识与建议, 与师友们进行一些探讨, 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诗词群中的一些现象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这些现象的感受当然是自我的, 也并非所有时候都这样。

1. 作品多,而新意相对少。印象较深的有这样两次。一是去年十一月中下旬, 北方连降大雪, 一时间诗友们踏雪寻梅的作品纷纷涌现。一首咏雪七绝引来近二百首的次韵和诗。瑞雪兆丰年, 首先收获了诗词, 这自然是好事。最近的一次, 就是吟咏新年。辞旧迎新,展望未来,吟友们的热情激荡出滚滚诗潮, 可喜而可贺。

然而,当我们冷静地品鉴这两次创作的时候, 便会发现一些作品有这样一些不足: 立意基本相同, 意境区别不大, 视角大同小异, 语言缺少个性, 表现手法也比较单一。如此之多的同题诗, 要求首首新颖未免苛刻, 但无论怎样, 艺术的生命和魅力永远在于创新。纵观吾华之诗, 凡是能够穿越时空, 常读常新的作品, 必定是有鲜明个性的独到佳作。明代高启的《梅花九首》, 何以名世? “道人所未道也”也。同题九首, 首首警策。我们不妨摘录几联来品鉴、感悟一下。其一: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其四:“飞去只忧云作伴, 销来肯信玉为魂。”其七:“独开无那只依依, 肯为愁多减玉辉?”其八:“春愁寂寞天应老, 夜色朦胧月亦香。”其九:“断魂只有月明知, 无限春愁在一枝。”这些句子读来, 神思灵动,妙语出新, 绝无雷同重复, 何等高古而清逸, 其绝妙处, 真乃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2. 诗群多,而内容相对单一。穿梭于各诗群阅读, 常有这种感觉: 同题诗多,节日诗多, 贺诗多,酬唱诗多。从此诗群读到彼诗群, 从前读到后, 乍看诗词很多, 但认真读过各群作品后, 就发现问题了: 同一作者的同一首诗, 在各群中几乎皆能看到, 且常常被多人多次转发, 乃至到处转发。这样一来, 势必造成群中作品内容单一。在此, 我想就唱和诗现象再说几句。诗友唱和, 本不足奇, 古例甚多,只是当唱和出真情、唱和出思想、唱和出新意, 乃至唱和出情怀与境界。所以, 不提倡逢诗便和、一和再和。从文学和历史的经验看, 凡是相互唱和者, 往往是要么相交笃深, 要么相互倾慕, 要么主张相同, 要么思想相近。如李杜、如元白、如刘白、如二苏、如辛陈……另外, 唱和的形式, 也未必非得次韵。除次韵外, 尚有依韵、用韵、限韵、倒叠等形式。唱和的内容格调, 亦未必非得一味相同或相近, 或投其所好,完全可以反其意或违其意而和之, 如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事实上,群中并非无佳咏,只是相对较少而已。每次入群,常有眼前一亮的时候。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

3. 美言多,而探讨相对少。进入群中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赞美多,而艺术探讨少。有时,一首诗词刚见发入群中,就作者自身来说对自己创作其实并不感到成熟和满意,一些诗友尚未及仔细咀嚼,便“好诗”、“好词”、“高手”、“奇才”、“太有才了”之类的溢美不绝于“耳”。至于好在哪、为何好、如何能更好,或哪不足、因何不足、如何改进等交流性话题,却相对较少(私聊可能切磋,不在其列)。诗友鼓励,当在情理,但一味点赞,其意义自然打折。当然也并非没有探讨,只是这些探讨还大多停留在形式层面,如“三平脚”、“三连仄”、“犯孤平”等等。连结合具体作品谈点起承转合这样的基本探讨,亦为少见。至于结合诗作,谈立意,谈境界,谈情怀,谈意境,谈视野,谈结构,谈语言,谈美学,谈风格,就更为鲜见。更至于谈艺术表现手法,诸如点染,疏密,动静,虚实,浓淡,雅俗,巧拙,曲直,隐显,离合,反衬,互文,通感,用典,以小见大,化实为虚等等,尚未见到。期待日后见到这样的探讨,也期盼群里的好诗越来越多。

二、何谓好诗

这个问题看来不是问题,其实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大问题,因而,想与诗友们做些交流。一首佳作,我以为首先要有赤子真情。换言之,亦即那种按捺不住的不写不行的激情和冲动。要喷泉式的,而非挤牙膏式的。这是衡量真诗还是伪作的一个尺度。我们读陆游的《钗头凤》,为什么总是被感动得热泪纵横?这就是真情的力量。所以,白香山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

其次要有高远的立意。王昌龄在其著名诗学著作《诗格》中,多次阐述“意”的重要性。他说:“意高则格高”,作诗要“精炼意魄”。又说:“意须出万人之境,望古人于格下”。王昌龄在他的时代,被誉为“诗天子”、“七绝圣手”,他所谓之“意”与“格”,其实是指一首诗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词然,诗亦然。让我们读一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何等的情怀与境界!慷慨、苍凉、孤独、却不消沉。

再次须有深美的意境。中华诗词,历来注重意境的营造,认为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通过形象思维(古典诗词的形象思维实际上是意象思维)后,使“意”与“境”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因而自古以来评判一首诗词的优劣,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观其意境营造得怎样。王维是营造意境的一流大师,看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古人云“立象以尽意”,“尽意莫若象”。观摩诘此律,可谓融情于景,情与境合。意境幽美得让人心醉!

其四要有独特的视角。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诗词贵出新意、贵翻新格,而最忌千人一面、千口一腔、千篇一律。人们都说“瑞雪兆丰年”,但晚唐诗人罗隐的《雪》诗却这样说:“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昭君题材,几乎写尽,历代诗人几乎众口一词,指责毛延寿丑化昭君,致使失宠而和亲出塞,而王安石的《明妃曲》却反其意而咏之:“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同是写忧愁,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极言其长。秦观说:“落红万点愁如海”,极言其广。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极言其重。而贺铸却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极言其盛、其多与其绵邈。

其五是作为佳作,必定要有个性化的语言。纵观历代诗词作品,其语言风格,无论是平淡、明快、凝重、工丽,抑或清新、洗练、细腻、风趣……皆为长期实践和苦心锤炼的结果。因为不管你要实现怎样的表达意图,均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所以有如是之古语: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读这雄奇而奔放的句子,就会想到李白;“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读这凝重而沉郁的诗句,便会想到杜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读这激越而凌厉的诗句,必定会想到黄巢。这正是个性化的魅力。虽一豪迈、一苍凉、一斩截,而境界一也。

其六是要有清雅之韵致。古人论诗,多曰忌直、忌浅、忌漏、忌俗,故作诗要有韵味、佳趣和思致。司空图更是把“韵味说”推向了极致。在他的诗美理想中,一首好诗,应该是意蕴深远、余味无穷,具丰腴而备醇厚,要有“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一言以蔽之,一首佳作要“神与物偕”、“思与境偕”,要“神余言外”,亦即“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美学思想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让我们选读几首绝句,体会和感悟一下何谓“韵味”、“佳趣”与“思致”。“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水绕陂天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春居》)。再读一首张说的五绝《蜀道后期》:“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最后一点,一首佳作,须有流转的声律。一部中华诗词史,是与音乐的发展变化相伴而行的。古典诗词的平平仄仄,其本质是音乐美,是通过美听进而悦心的。追溯“声乐一体”的中华“声诗”传统,我们发现,分别代表我国南、北方音乐文字的《诗经》和《楚辞》,成为后来汉乐府、唐诗、宋词和元曲的滥觞。作词中的“三仄应须分上去(上声去声),两平还要辨阴阳”,以及“倚声填词”、“因声求气”等说法,足以说明声律之与诗词曲的紧密关系和重要性。“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仅读开篇四句,其流转之声律(音乐美),已让我们倾倒,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也。

一首佳作应具备的元素很多,严沧浪提倡“妙悟”,王士祯提倡“神韵”,沈德谦提倡“格调”,袁枚提倡“性灵”,翁方纲提倡“肌理”,等等。红学大师周汝昌,喜用“灵”(空灵、灵秀、通灵)、“情”(真情、性情)、“生”(生机、生意、生趣)、“声”(声容气味)四字来品鉴中华诗词,亦不失为一家之言。我觉得一首诗词,若能具备上述七个方面,也可称之为好诗了。

三、几点建议

基于群中现状,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与诗友们探讨。

1. 鉴于内蒙古幅员广袤,历史悠久,各盟市自然风光独特而迥异之实际,各盟市可否在自己的诗词群中开辟专栏,进行专题性吟咏,以彰显地域特色及文化的独有元素。试举一例: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对包头的自然风光做过一点概括——黄河白帆,阴山苍松;大漠飞雪,高原长风。戈壁疏雨,草原篝火;长城秋月,古道春色。北梁落日,南海晴霞;九峰云瀑,石门浪花。

2. 可否在各群中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诗词讲座活动,讲讲中华诗词的流变历史与鉴赏学常识等等。让诗友们更加了解中华诗词的精神内涵、各时期创作风貌,以及诸多美学思想的形成、发展、价值和影响等。例如“人为艺术”与“自然艺术”的关系、异同及内涵;“永明体”因何会成为“近体诗”形成的重要环节;为什么说唐诗是自然艺术的回归,等等等等。只有更多地了解中华诗词的发展历程,才能更深刻地去认识、体会和感悟中华诗词,从而汲取养分、为我所用,收获创作的硕果。

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纵观诗史,自《诗经》以来,现实主义杰作代不乏之。仅有唐一代,自子昂《感遇》始,现实主义经典,光芒辉映。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韩愈、罗隐、聂夷中、杜荀鹤等等,皆有此类吟咏。而少陵诗无疑为其高峰。纵观群中,一些作品无感而发、无病呻吟、为诗而诗,背离了中华诗词的主流精神。于此,我建议作诗填词,多联系当今现实,写今人所感,忧今人所忧,乐今人所乐。惟其如此方不负诗人之雅称、良心与责任。

4. 群中还有这样一些现象,有些人从早到晚活跃在群中,忙于自发、转发,乃至重复转发他人作品于各群中。其实,完全可以节约下这些宝贵的时间,用来多读书、多思考、多创作。宋代朱熹《观书》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诗者,只有多读书多学习,学养才可厚,情怀才可大,境界才可高,思考才可深,作品才可美。

限于篇幅,不少地方未能展开来谈,不免点到为止。文中一定有不少疏漏、欠妥和错误之处,诚请各位方家、诗友及读者们批评指正。

康丕耀关于好诗的定义的七个方面,您认同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