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一幅画?教你4套方法论,轻松迈入绘画欣赏的大门

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贵族和上流社会的“专属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只能在王公贵胃的宴会厅或者大收藏家的密室里才能看到的伟大作品,今天都可以通过画展的方式看到。极大的缩短了大众和绘画作品之间的距离,但是很多人依然对于“看懂一幅画”存在着某些心理误区:总觉得去画展看懂一幅名画,必定需要专业的艺术知识和深厚的史论积累。

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你,能够放下对于欣赏艺术品的刻板印象,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看懂一幅画,别忘了,艺术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用来体会的。

艺术并非高不可攀:普通人也可以读懂一幅画

1.“高雅”:也许是后人对艺术品的过度解读

谈到艺术,很多人不自觉的就会把它和高雅联系起来,觉得这都是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背景、熟读过中西方美术史的人去讨论和欣赏的东西。其实这是对艺术欣赏的一种“误解”,就像一位艺术研究者严伯均说的:“艺术跟高雅没关系,甚至艺术本身就不高雅”。

这就好比小时候语文课本里的阅读理解题,据说谋篇课文,让作者本人去做题,居然也会错一大半,这就说明,一切高雅,都是后人对于一幅艺术画作的过度解读。这种解读甚至超过了创作者本来想要表达的内容。

2.流于表面

也有一部分人,总是去渲染一些绘画作品背后的故事,或者过分宣传创作者的某些成长经历,让大众的注意力从一幅画转移到对作者个人事迹的关注,其热切程度甚至超过了对作品本身的关注。这样的状况就导致了对于一幅画作的欣赏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反而使艺术欣赏失去了纯度。

其实欣赏一幅画,从我们踏入美术馆、站在一幅传世名作面前开始,虽然不一定了解它的创作背景,也未必能从专业理论的角度判断它属于哪个“主义”,甚至看不出它的技法究竟好在那里,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那些伟大的作品中体会到一些细微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欣赏艺术了。

理解绘画的4种方法:让“欣赏”变得简单

艺术欣赏,本身就是非常感性和独特的事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作为普通大众,没有必要像学者或研究员那样,带着目的性去看一幅画,反而可以打破艺术欣赏的壁垒,用心感受,用一种比较感性的方式去“体验”一幅画所带来的“赏心悦目”。

根据不同的体验感,可以将常见的绘画艺术形式分为4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可以通过一些便于理解和掌握的方法论进行名画欣赏,让你轻轻松松走进美术馆,开启绘画欣赏的大门。

1.单纯的现实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受大众欢迎的一种类型,如字面表达一般,这样的画作,展现的就是现实中常见的事物或场景,比如一处开满鲜花的原野、一个望向窗外的少女。

【花开满原野 梵高 1888】

这些绘画作品,总能让我们与现实产生联想,从而有种天然的亲近感,而这种亲近感的产生会让我们有种愉悦的心理。也许看到这幅画,你会想起曾经年少时,常常走过的那条乡间小路,又或者青春时期和朋友一起去过的那片花田,这就是这一类绘画作品的神奇之处: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能联想到那些似曾相识的岁月,而这些回忆,同时让你被一幅画深深打动。

当你看到它,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情感,让你对一幅画产生别样的印象,这就是欣赏这类画的目的,不需要背后的知识铺垫,也不需要那些作者经历的加持,只要静静地感受,如此而已。

2.理想和精神

这类作品,包括两种,一种是宗教主题的绘画作品,本身就包含了宗教精神,因此给人一种崇高而庄重的感觉,这类作品,只要怀着一颗敬仰的心去感受画面中的色彩和细节所带来的震撼就可以。毕竟,这种近乎“神灵”般的表现,很难和普通大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重点想说的是第二种,就是那些画面总有一种“欲语还休”的感觉,好像某种有待诉说的情绪在流动。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

比如这幅因一部电影而家喻户晓的伟大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是荷兰殿堂级画家维米尔的代表作。这幅画看起来内容非常的单纯,就是一位回眸的少女,也许无法让你联想到任何生活中认识的人,却能够感受到一种超出时间而存在的永恒。

通过她顾盼生辉的眼神、微微开启的双唇,在纯黑色背景之下,明亮的光线映在少女的脸上,介于光明和黑暗之间的珍珠耳环熠熠生辉,这一切强烈的刺激着你的感官,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与画中的少女产生互动:某种难以名状的、超出语言的“意识流”,在你们之间无声的传递。

当你面对这一类“超越日常生活、具有压倒性气质”的绘画作品时,不要畏惧,也不要害羞,从容的感受那些强大感染力所带来的心理波动,从中体会这类绘画所给予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体验。

3.扭曲而抽象

当我们迈入艺术欣赏的大门,不得不面对的一类作品,他们是艺术家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加上自己的理解,抽象而成的绘画作品,这类作品不再与我们常见的世界相吻合,而是一种变形的、扭曲的抽象作品,它们超越了常识和固有的逻辑边界,让我们迷惑甚至沮丧。这时,不要急,不要走开,给这样的作品一点点耐心,它们也在诉说,只是更加隐忍含蓄,需要仔细聆听。

这类作品中,有一位绕不开的人物,翘胡子的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

下面这幅画,就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记忆的永恒》

【记忆的永恒 达利】

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难解的、荒谬的。这时,就需要我们突破画面带来的第一印象,尝试用自己的想象重构画面,从这种奇异的、充满迷幻色彩的作品中,去体会和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某些象征意义。

比如这幅《记忆的永恒》,画面中出现的一切景物都似曾相识,却又如悖论一般,相互冲突。那些远山、海面、蚂蚁、钟表、树杈……这些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见的事物,但他们的存在方式却如此奇幻:为什么钟表会软塌塌的挂在树上?为什么三个钟表的时间都不一样呢?黑色地面上的白色物体是不完整的脸庞吗?

这时,就需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那软塌塌的钟表会不会代表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呢?那些随处可见的钟表会不会又在诉说着时间的无处不在呢?而那个地面上不完整的脸庞是不是代表了作者梦中的自己呢?

欣赏这一类绘画作品,只需放任我们的想象力,相信看到这类画面时产生的直觉,并且承认这些直觉所拼凑出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这一类画带给我们的神奇感受,这是抽象画所特有的:不分年龄和身份,都可以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要欣然的接受这些想象力带来的愉悦感就好了。

4.沉浸式体验

“我年轻时艺术是一条孤独的路,没有艺廊,没有收藏家,没有评论家,也没有钱。但那却是一个黄金时期,因为我们都一无所有,反而能更肆无忌惮地追求理想。今天情况不同了,这是个累赘、蠢动、消费的年代……我知道许多人身不由己地过着这种生活,迫切需要一方寂静的空间,让我们扎根、成长。我们得抱着一定能找到的希望活下去。”——马克·罗斯科

这类绘画,大多是超越形式的,不受任何流派和技法的束缚,充满表达欲,常给人一种“极致繁华过后的淳朴和平淡”,就像美国国宝级绘画大师马克·罗斯科说的那样:我们都需要一方寂静的空间。在这里让我们忘掉悲伤、欣喜和恐惧,从这些静谧的画面中读到一丝冷静和慰藉。

马克·罗斯科本人,就是这一类绘画作品的代表人物,他喜欢用单纯却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去呈现作品,传达对人类最原始情感的理解。

【妥协 马克·罗斯科 1958】

这幅作品,没有线条,没有任何形象,甚至超出了我们对于绘画的理解,它突破所有绘画形式的约束,反而创造出一种“低欲望”的空间。明亮的黄色和沉静的深红相互叠加,既矛盾又和谐,让人们在这种强烈的冲突中获得平静。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绘画,千万不要被它过于简单的抽象表达所欺骗,毫不留情的走开。只需要站在它的面前,不带任何偏见的、平心静气的看着这样的画面,深深的沉浸其中,去感受它静谧的氛围所带来的抚慰,抛弃漫漫人生中那些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受内心的寂静和美好,足矣。

看懂一幅画:懂得欣赏,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时候用千言万语也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但是画却可以代替我们的语言,以‘感觉’的形式来传达。因为站在一幅画面前,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内心比任何时候都要坦白,可以非常有效果的释放压力,平静心情。”——《画的力量》

这世上,总有些东西是我们日常经验和语言无法触及的,但图像不一样,它是永恒的和普遍的,不受时间、空间、语言或文化的限制,它的产生完全依赖于艺术家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把对世界的理解通过绘画的方式宣泄出来,更直白、也更有力量,所以,很多艺术家总会说:“好的绘画是有感情的”。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通过直观体验的方式“看懂一幅画”,除了提升美感和创造力,还可以通过和作品的“情感互动”,激发观察力和好奇心,并且克服恐惧,更加勇敢的对“探索未知”充满渴求。因此,懂得欣赏艺术,最大的附加值不仅是因为它自身有多么伟大和美好,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结语:对图像的感知,是人类的本能

当我们迈进绘画欣赏的大门,在这艺术的花花世界中,会遇到纷繁多样的绘画形式,只要面对这些绘画,就能激发我们不同的观赏体验,这些作品,不再按照“某某时期”、“某某主义”进行分类,而是按照大众容易产生“体验感”的方式,分为4个类型,通过逐一解析,打破“绘画只能被专业的人看懂”这样的刻板印象,让每个人都能感受绘画作品所特有的氛围和气质。

图像早于文字甚至语言,人类从原始时期就开始通过图腾的方式记录和传递信息,所以我们每个人,对于图像的感知是刻在基因里的“直觉”。因此,欣赏一幅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不需要学习艺术史论、储备绘画知识,只要用心感受,就可以和绘画产生交流和互动,体验艺术作品所带来的某种心灵上的契合。

(0)

相关推荐

  • 此人被誉“当代画圣”,书画作品卖28万,网友:鬼画符,看不懂

    在最初的时候,人们并没有绘画的概念,大家只是会将一些东西简单的绘制在石壁或者陶罐上.后来生物在不断地进化,美学概念逐渐变强,关于绘画的形式内容越来越丰富.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如今,绘画的各种形式已经非 ...

  • 谭平:画了40年,仍旧未完成

    谭平:画了40年,仍旧未完成 文 | 李天琪 图片提供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摄影 | 董林 版式设计 | 乐天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也许是因为教过设计,艺术家谭平 ...

  • 黑白画 | 请给我一道光

    绘画有界限吗?也许有,有的人会说界限就是画种的分类,你用了宣纸和毛笔,那就得划到国画里面去.不过当我们把范围从绘画扩展到艺术时,就发现这种界限忽然模糊了起来.人们会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 ...

  • ​《清明上河图》:看懂这幅画,不亚于看了半部《宋史》

    如果要拍摄一部宋朝的纪录片,那么<清明上河图>就是最好的范本.它像百科全书一样含纳了当时的社会万象,让我们看到繁华汴京的全景复原:又像时光机一样复活了汴京居民的市井生活,让后人从细节中一窥 ...

  • 如何看懂一幅画?你要先学会这几种构图思维

    我们经常会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产品.服装等各种设计作品. 多看确实是提高我们审美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很多人,特别是没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萌新,他们评价一张作品的方式常常是主观感性的「卧槽 ...

  • ​据说看懂这幅画的人就能找到“精绝女王”

    蒙台梭利 Maria Montessori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 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星象这一神秘的天文现象,以及所引发的联想充满了无限的敬畏和好奇,而星 ...

  • 中国画您会欣赏吗?究竟怎样才能看懂一幅画?

    欣赏书画,要欣赏的不仅仅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一下几项是否精美. 01.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02.书 ...

  • 王维晚年三幅画,看懂一幅,你便看懂了人生

    作者:洞见Neo 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楚翘朗读音频 苏轼曾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大家都知道王维的" ...

  • 乾隆后宫女子如云,其中谁最好看?专家:看过这幅画就懂了

    清朝多任皇帝有许多奇闻轶事,其中后宫妃子的故事,就被翻拍成多部作品.近日,有历史专栏就讨论了乾隆皇帝的女人们,究竟谁最美,似乎从画作中可一窥端倪. ▲令妃画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网易&g ...

  • 能看懂这幅字时,你就不再是书法小白!

    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从不懂到精通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难于登天.很多人讲古人写的字是都随手而写的,并不需要今人的解读,一般持这种观点的人,对于书法的认知还停留在门外. 当你去看王羲之的字时候 ...

  • 如何假装看懂一幅西藏壁画?!

    面对西藏浩繁如海.流派众多的壁画,如何能做到口若悬河.指点江山,收割一波妹纸崇拜的目光呢? 或者说得更直白点,怎么假装看懂一幅西藏壁画呢? 本文就是一篇看西藏壁画的装X宝典,绝对不容错过. 首先就壁画 ...

  • 看懂几幅图,胜炒十年股

    不错.作为资料保存.常用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