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溶氧”有五大规律,钓鱼人要参透;懂溶氧,才能钓有方!
文|姚老道
水里的鱼儿是靠呼吸水里的溶解氧存活的,和人一样,一刻也离不开氧!人类生活的环境有氧气充足的地方,也有氧气稀薄的地方;鱼儿生活的水体同样也存在这种情况!
众所周知,垂钓活动受水体溶氧影响极大,钓鱼人常看的气压、温度、风力风向都影响着水体溶氧的能力,从根本上说,钓鱼就是要找出水体溶氧量最适合鱼儿生活的地方!
那么,哪些水体溶氧充足,哪些水体又溶氧不足呢?这就牵出了一个水体溶氧的规律问题,这个规律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水溶氧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五个方面,也就是影响水体溶氧的五大因素;还会介绍一下相应每种因素下应该有怎样的作钓策略,希望给你的垂钓活动带来帮助!
注意,这五大因素不是孤立的,每个因素都代表着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具体做钓过程中,要综合看待!
温度越高水溶氧越低;夏钓凉冬钓暖
这是个反比例关系!
这里多说一下,一般淡水水体中,水中的溶解氧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水底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大约占60%左右,另一部分就是要靠水分子运动让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分子里面,就是溶解氧,占40%左右,也是水溶氧的重要来源。
水底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份
温度越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就越小,水溶解氧的能力就越差,水中已有的氧分甚至还会被挤出释放到空气中!
因此,夏季最高温出现的中午,水体溶氧能力是最差的,也是最容易水体缺氧的,钓鱼人一般不会选择此时出钓,神仙难钓午时鱼说的便是此时!这也是夏季要钓早和晚的原因!
那么冬季为什么要钓温度高一些的时候呢,是因为冬季本来整体温度就很低了,即使艳阳高照温度也会在低位,冬季自然水域水体是不会缺氧的!相对此时温度高一些,水底鱼儿会更舒服一些,所以才会冬钓暖,对应的就是夏钓凉!
水越深溶氧越低;不宜钓太深
这也是个反比例关系!
水越深,水压强就越大,深到一定程度会远远大于空气中的气压,因此,水越深,空气中的氧气渗透入水的能力就越差!
海水水深超过200米是没有植物存活的,更没有溶解氧,那么深海生物所需要的氧分哪里来?这个主要就是靠洋流!
淡水水域一般水体的深度不会那么大,都是有氧可以渗透得进去的,只是深水水溶氧会很低,如果有光线还好,超过几十米深的话就没有光线了,淡水水体水体对流能力又很差,太深的深水就往往非常缺氧!
因此,对垂钓来说,最合适的钓深一般为3米左右,不论哪个季节,都不宜钓太深,一般超过10米的水深就最好不要钓了!
那位说了,岂不是浅水处溶氧最高,那垂钓不论什么情况就钓浅水不就行了吗?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牵扯到鱼儿生存本性包括警惕、防御等问题,这么认为肯定是不对的!
浅水
气压越低溶氧越低;适度低压可钓浅
这是个正比例关系!
这个方面的因素钓鱼人都应该有切身体会!气压越低,空气相对于水来说压强变小了,水压强变相的增大,因此,空气中的氧气在渗透入水的过程中就会遭遇更大的阻力,水溶解氧的能力也就变差了!
此时不单是水底的鱼儿感到很不舒服,就是人类也会感觉闷的慌,此时出钓,效果可想而知!
对钓鱼人来说,要具备识别低气压天气的能力,从体感上来说,一般比较闷时就是低压出现了;从季节上来说,夏季最爱出低压天气,冬季几乎没有;还有就是雨前最爱出低压天气等,实在不行,就看天气预报!
逢低压如果不是很严重,可适当钓浅,如果低压很严重,就收杆回家吧!
雨前低压
水面越大溶氧越高;夏钓大水面
这是个正比例关系!
水面越大,与空气的接触面就越大,自然溶解空气中的氧气的机会就越大,水体也就不易缺氧!
这也是炎热夏季时湖泊、水库很少会见到鱼儿的浮头现象,而一些小水沟则有可能鱼儿极度缺氧都已经死亡了,水面越小,鱼儿在夏季越容易出现浮头现象!
当然,这也和温度越高水体溶氧越低有关,这就是文章开头说的,这五大要素不能孤立的看待!
此时垂钓,尽量选择大一些的水面,夏天湖库钓鱼更令人着迷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是寒冷的冬天,则不受这个因素的影响!
钓大水面
风越大溶氧越高;钓适度风
这也是个正比例关系!
这个原理和上面一个类似,大风会卷起水面,使水面由一个静止的平面变成一个流动的曲面,一方面增加了水体和空气接触的面积,溶氧自然就增加了!
另一方水表面由静止变得流动也会增强水溶氧的能力,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使得大风天气下的水体溶氧量极度丰富!
那么,是不是风越大钓鱼就越好呢,显然不是!
水的溶氧量是有一个极限值的,一旦水体溶氧饱和了,再大的风也不会再增加水体溶氧了,风过大的话还会影响观漂等作钓活动,肯定是要钓适度风的!
以上就是影响水体溶氧的五大要素,还是那句话,不能孤立的看待,许多鱼情水情是要把这些要素综合在一起考虑的,但这不影响它们对垂钓活动的参考价值,相反,意义很大!
#头号钓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