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书柜|《个体家庭 iFamily》沈奕斐 著 (2013年版)
《个体家庭 iFamily: 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沈奕斐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个体家庭 iFamily》作者简介
沈奕斐,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参与中国首届“女性学”研究生班。该班由美国密歇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合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7年—2009年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曾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共有财产制度研究”。研究方向:性别研究、家庭研究。出版专著:《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个体家庭 iFamily》内容简介
《个体家庭iFamily: 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等质性方法来深描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从个体化的理论视角分析上海家庭的多元和流动背后的逻辑,展示个体、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建构了个体家庭(iFamily)的概念,强调以个体为中心但受制于社会条件而代际关系紧密的家庭模式。作者认为今天中国的家庭变迁并不在于从主干到核心这样一种转变,而是在于年轻一代逐渐脱离了家庭主义,每个个体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界定家庭,在自己的利益上选择和决定家庭的结构和关系;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传统和社会变迁以交织的方式影响着家庭结构和内部关系;而个体的选择和决定并非是自主决定的,它是在具体的语境下与相关家人的互动、协商、妥协中形成的。
《个体家庭 iFamily》序一(张乐天)
个体家庭? 乍一看,书名就存在着矛盾。家庭是两性与血缘的组合,是维系着人类绵延的最基本单位、社会的细胞。家庭是最自然、最基本的人类的“群”,怎么可以说“个体家庭”?
细一想,“个体家庭”概念的提出正是本书重要的理论创新。
家庭研究一直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也有了丰富的学术积累。家庭研究领域早已形成了一些“权威概念”,如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等,这些概念不仅被广泛接受,而且似乎穷尽了可能的创新空间。家庭研究中的创新都只是补充、拓展、修正这些概念,难以出现“颠覆性”的成果。
沈奕斐副教授的家庭研究具有“体验式”的风格,她从自己家庭生活的经历中敏锐地体察到上海城市家庭的新变化,隐隐地感觉到这里“有话可说”。她细致地调查了上海一批城市白领家庭; 她走到哪里,都反复地问“什么是家庭”。然而,调查越深入,询问的人越多,她脑海里的家庭概念反而模糊起来。当今城市中的家庭现象充满着流动性与不确定性,甚至同一个家庭中的不同的人都会给出有关家庭的不同答案。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权威概念”失去了其权威性,需要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实践中的城市家庭。
曾经,中国人把家庭看成生命的依托,看成某种神圣的东西; 家庭因此也成了个体难以摆脱的束缚,特别对于女性是如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并将继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流动、信息爆炸、弹性就业、全球化影响,这一切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对于生命的态度,对于生活的选择。今天,城市中年轻的白领们更看重个体的兴趣、情感、快乐、成就或者事业。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以后,较少受到家庭的束缚,更多地从自己出发去解释“家庭”,去处理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代际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去演绎日常家庭生活。一句话,个体成为家庭的支配性力量。“个体成为了家庭的中心; 个体形塑了家庭的面貌,而不是家庭决定个体的生活。”
这就是作者笔下的“个体家庭”。个体想法的独特性决定了家庭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复杂性; 个体想法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家庭的流变与多元。更进一步说,家庭内部多个个体间的互动、博弈 、较量使当下的城市白领家庭生活变幻莫测、斑斓多彩,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
在本书中,“个体家庭”首先是一个实体概念,指称那些上海的白领们组成的家庭。作者通过那些生动的故事,描述了城市白领家庭的生活细节,呈现了家庭内部多样的权力格局,更揭示出存在于这类家庭中的个体与家庭的张力。个体家庭成为当今城市社会的基础,成为城市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作为一部研究当代城市家庭的专著,“个体家庭”中的个体更是一种理论视角。有一段时间,作者被城市家庭的杂多性所困惑; 而且,调查越深入,情况越复杂。传统的家庭分类根本无法概括丰富多彩的家庭资料,怎么办?鲍曼、贝克、阎云翔的个体化理论给作者以启迪,当作者用个体化理论去重新审视那些城市白领家庭的时候,一切似乎豁然开朗了。
在传统的学术研究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等概念更多地是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结构性表达。在这里,家庭结构优于个体,并不断地规范与形塑着个体。个体的能动性被泯灭于家庭结构之中,个体成了被家庭结构支配的木偶。个体化理论把胶着于家庭结构中的个体“解救”了出来,成为在家庭领域的实践中富有活力、积极主动、与时俱进的主体。在这里,个体并没有完全被家庭结构束缚,而是努力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想象不断地建构着家庭结构。个体形塑着家庭,创造着更适合时势的家庭形态,更富有现代气息的家庭生活。
当然,能动的个体不是天外来客,他的创造性行为是有限度的。性别与血脉搭建起家庭人际关系的舞台,也设定了这个舞台的边界;个体创造家庭的所有可能性都不能超越这个边界。另一方面,创造着家庭的个体本身是社会创造出来的,他的身体与心灵上打着传统的烙印,他的所有创造都“逃不出传统的掌心”,都留着“传统的影子”。因此,个体家庭是传统家庭的延续,杂多中包含着秩序。
“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 每个原理一旦出现,就打开了理解社会现实的新视野。个体化理论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揭示了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场景下人的生存状态,强调了个体的社会实践对于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价值。与社会科学的经典原理相比,个体化理论更关注个体的选择、个体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并从个体中概括出社会存在的特点。个体化理论首先是对于当下人类某种生存状态的描述与分析。但是,其理论魅力更在于,当我们把个体化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去重新审视近现代人类历史与社会存在的时候,我们可能摆脱英雄史观与各种形式的历史决定论的束缚,通过大量阅读个人生活史所呈现的具体故事,揭示在特定历史场景下的个人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发现历史演化的多样性及其逻辑。
因此,个体化理论为我们洞察人类社会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可能有助于我们看到以往被既有的概念、理论甚至意识形态所遮蔽的社会现实,从而有机会根据新发现的社会现实去检验、修正与发展社会科学理论。沈奕斐副教授的新作《个体家庭》就是沿着这个路径展开的一次“思想的探险”,其中的一些新发现让人耳目一新。
张乐天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博导
《个体家庭 iFamily》序二(阎云翔)
尽管我早已认真读过沈奕斐的博士学位论文并且熟知她的田野调查资料,再次拜读这本由论文改写的专著时仍然感到耳目一新,书中几乎每一小节都给予我一些启发掩卷之后我有从一场学术盛宴归来的震撼和满足之感。
沈著将丰富扎实的民族志描述与富有创意的理论探索近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生动有趣、细致入微的笔触刻画上海市中产阶层家庭生活的千姿百态,堪称中国当代人类学和家庭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张乐天教授的序言字字珠玑,寥寥两千字便勾勒出沈奕斐博士大作的诸多精彩之处并且将个体化理论视角的重要意义阐述得淋漓尽致。读过之后,我立刻忧喜参半地发给乐天一封电邮: “写得好! 但是接下来我还能说点什么呢?”
为避免狗尾续貂的尴尬,我决定换个角度,沿着张序的思路,就沈奕斐的“个体家庭是中国式的个体化的产物”这一重要研究发现谈谈我所得到的启发。
沈博士快人快语,说她要做的就是“把历史的'一瞬间'像照相一样,选择一个角度,'咔擦’一声,记录下来。”此语千真万确。沈著中记录生活之流的精彩镜头比比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图像之一便是2011年10月的那场婚礼:
“酒席过半,大厅灯光突然变暗,司仪邀请大家重新关注红地毯。随着音乐,大厅的门再次打开,换了服装的新娘挽着自己的父母缓缓走出来,而身后是挽着自己父母的新郎,六个人在灯光的追逐中走上红地毯,走上大厅前方的舞台,宾客们鼓起掌来。随后,新郎新娘站在舞台中间,他们的父母站两边,在司仪的主持下,完成了子女向各自父母献花,父母发表感言的步骤。
当两束大光照向舞台时,我突然在台上清晰地看到了个体家庭的心形模型: 一束光照着 新娘和她的父母,另一束光照着新郎和他的父母,两束圆形的光在中间重合,正好形成了一个心型”(沈奕斐2012:278页)。
读到此处,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参加的一场婚礼的清晰图像。那是一个炎热的初夏夜,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聚在一间灯光昏暗的教室(印象中三分之一的灯有故障)为他们的一对同学办婚礼。25瓦灯泡上搭着的彩色纸条和黑板.上书写的红双喜是唯一的庆典装饰,花花绿绿的水果糖和淡淡的茶水是婚宴的全部内容。这一切在今天看来实在太寒酸,但在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这样的朴素婚礼正是风华正茂的理想主义青年所追求的。更重要的不同在于,那场婚礼上只有同学和老师,双方父母都缺席因 为他们还蒙在鼓里。伴随着轻轻的吉它独奏,新娘新郎与来宾分享他们从相逢到相知再到相爱的过程和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在回答某个好友关于父母缺席的提问时,23岁的新娘轻声地说:“我们的事我们自己做主;婚礼过后我们会去拜见父母的。”她听起来与20世纪初那些“冲破网罗,张扬自我”的新青年有些相似,但却完全没有后者急于呐喊和抗争的不安。对于这群穿着土气但思想异常开放的青年而言,婚姻自主不过是简单的事实陈述而已。言者轻描淡写,听者会心一笑,因为在那时未得到父母祝福甚至违抗父母意愿而结婚的青年大有人在。乃至于在我长期研究的下岬村,村民们也认为只有经过与父母抗争但最终有情火终成眷属的个案才是“浪漫婚姻”,顺风顺水的只能叫做“自由恋爱”。
比较这两场婚礼,我发现从20世纪初的家庭革命,到集体化年代的革命家庭,到改革初期的自由自主小家庭,再到沈博士笔下的以直系代际关系紧密,父母介入小家庭深入,年轻一辈趋于平等,情感表达加强为特征的当代“心型个体家庭”,父母一代在夫妻小家庭中的位置在一个世纪中似乎经历了凤凰涅欒式的轮回。最值得注意的是,浴火重生而复归的不仅仅有丈夫的父母还有妻子的父母。双方父母在个体家庭中的位置孰重孰轻可以因人而异,但双系父母同归这一新发展一定会彻底颠覆传统父系家庭与家族文化的基础,同时向既有家庭研究模式提出严肃的挑战。
核心家庭真的是主导吗? 家庭真的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吗?夫妻主轴真的替代了亲子主轴吗? 沈博士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切中要害,入木三分。我为沈博士缜密严谨但又锐气十足的问题设计而拍案叫绝,更为她的平和公允但又充满灵感的答案而折服,即中国家庭的真正变化是从家庭主义转向以多元和流动的家庭结构,经济和情感并重的家庭生活,亲子主轴倒置的家庭内部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个体家庭。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沈博士在对复杂多变的个体家庭作出条分缕析的考察之后却很少给出绝对的是与否的答案; 她只是提供准确而丰富的线索和清晰而富有说服力的总结,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和抽象能力。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学术写作,作者无需声嘶力竭地向读者兜售某些观点或结论,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从来无需靠蛮力或快剑来克敌制胜一样。在我看来,沈博士的这套“剑术”有三个绝招。首先,她总是浓墨重彩地描绘生活实践的复杂和多元,比如,“谁是家里人”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有近乎无限的答案。其次,她运用一些概念工具来提纲挈领地分析复杂现象背后的逻辑或规则,譬如,老年人承担家务是“心型个体家庭”得以顺利运转的关键。更值得称道的是,沈博士善于抓住受访人使用的本土概念来归纳概括,如,“两扇门,一碗汤”、“人心总是向下长”等等。再次,沈博士还善于将家庭变迁放到更大的社会变迁和制度设计的背景下加以分析,避免了一叶障目的当代学界流行病。这方面的例子多得很,随手拈来的便是她关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男性,成为个体家庭中的“第二个妻子”的精彩分析。
让我们再回到2011年那场令沈博士因为亲眼看到“心型个体家庭模型”的真人现场演示而激动不已的婚礼。我们可以设想,婚礼过后,一个新的个体家庭便随之诞生,家是谁的?谁的父母搬进来同住?这些问题也会顺理成章地相继出现。但是,依照“个体的选择形塑了家庭的框架” (沈博士语) 和家庭要为个体服务的新原则,这个小家庭的具体形态和运行模式却很难预测,因为个体的选择可以多样而且多变。接下来的问题时,在这个由多人组成的小共同体中,哪一位个体有能力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这个新的个体家庭呢? 从沈著提供的大量例证来看,多数情况下是年轻夫妇中较为强势的一方会成为这样一位个体,而新的小家庭便是她或者他的个体家庭。但是,父母一代也有可能成为选择方; 这里的关键是个人收入的高低和对于其他资源的拥有与掌控,如局长爷爷一家的例子所示。说到底,能够依照自己意愿塑造家庭和家庭生活的只是一位有权力有资源的权力个体,而不是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在内的权利个体。在生活实践中,某个人所拥有的塑造个体家庭的合法性是以对其他个体权利的否认或者后者的自愿让渡权利为基础的。在这个意义上,通过个体家庭而达到过自己的生活、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化理想的也只是一家一人而已。这是否就是个体化的中国特色呢?
进而言之,那些有幸也有能力按照自己意愿来塑造个体家庭的权力个体其实也没有利用家庭为个体利益服务; 相反,他们精心设计并为之努力拼搏的仍然是一个包括多人的家庭共同体。所以,在家庭纠纷中,最常听到的便是权力个体抱怨: “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吗!” 当然,第三代的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日益成为个体家庭奋斗的核心理想,作为权力个体的家长或个体家庭主导者认为他们是为了孩子作牺牲。但我们也会听到饱受娇宠的小孩子少年老成地表示:“我这么听话,努力学习,还不是为了父母吗!” 言外之意,小皇帝们也认为他们在为个体家庭作牺牲。在一个人人认为自己要为共同体作牺牲或者如此辨称的个体家庭里,个体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在个体身上呢?而这里面是否恰恰隐藏着中国式个体化的奥妙呢?
尽管没有重点探讨,沈博士其实已经看到中国式个体化的种种矛盾现象,特别是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并且就某些问题提出初步的答案,例如,在中国家庭内部,平等远没有平衡重要,情景式应对的灵活性反映出个体家庭的智慧等等。正因为抓住了深嵌于中国社会文化土壤中的这些矛盾复杂现象,她才能够做到熟练地运用多种社会理论但又不会拘泥于任何一家之言,还时常向前人定论提出挑战,完成了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的关键一跃。
一本好书不仅为读者提供满意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我相信,沈博士提出的个体家庭概念一定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众多学者的兴趣乃至于挑战,中国人类学和家庭研究也会因此而向前迈进重要的一步。果真如此,《个体家庭》便成为学术史上的一个新地标。
阎云翔
2012年10月2日,洛杉矶
《个体家庭 iFamily》目录
《个体家庭 iFamily》后记
从2006年确定以上海家庭为我的研究主题到现在,已经足足走了六年,在这六年中,我有两次彻底放下了我的博士论文,觉得自己走进了死胡同,再也走不出来,当时的沮丧和烦躁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不能想象,在漫长而纠结的六年中,如果没有师长、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与支持,我如何能够挺过这段日子,完成我的博士论文,最后修订成书。所以,这里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师长朋友和家人,这种感激不仅仅是源于事业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有师长、朋友和家人在这一特殊阶段对我的支持,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厚重与多彩。
首先,一定要感谢我的导师张乐天教授。张老师对于我研究方向的把握一直给予不断地修正和指导,尤其是每次和他讨论论文时,张老师充满兴趣的闪光的眼睛,让我在迷茫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被感染,然后坚定地走下去。张老师对学术的热情和精确的专业水准是我学术道路上的“兴奋剂”,每次遇到学术问题,他不仅能快速给予我精准的学术指导,并且能够用他对学术的热爱让我再度产生为“知识”燃烧的激情。
其次,要感谢阎云翔教授和潘天舒教授。我论文的两个关键转折点都是因为阎老师的几个问题,使我发现了我原来强调的扩大-核心家庭概念的矛盾之处和前提假设的不靠谱,并寻找到新的理论力量: 个体化。阎教授对于家庭研究和中国研究的学术脉络之清晰和深度使得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并让我感受到理论的意义和乐趣。
潘天舒教授就像一个生动的图书馆,任何一个问题丢过去,总能得到即时的检索信息,其信息之快、之准、之权威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潘教授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帮我推敲写作风格、引用文献、论文结构等,并且在我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写论文的时候,及时指出我文章中的闪光点,让我恢复信心。
再次,我一定要深深地感谢刘欣教授和程远、韩雪辉夫妇。刘老师在方法论上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尤其是我一开始遇到定量数据处理难题时,刘老师在百忙中,花费了好几天帮忙转换数据、计算。在我论文初稿出来后,刘老师又逐字逐句地修改我文章的某些段落,指导我更好地运用学术语言。
程远、韩雪辉夫妇则在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候: 出国的前两星期和回国后一星期帮我处理定量数据。虽然,最后在论文中我舍弃了几乎所有的定量数据,但是,在定量数据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同样是非常多的。程远和韩雪辉夫妇不仅没有怨言,而且还成为了调节我情绪的最好朋友,他们理解我写论文时的急躁和沮丧,常常请我吃丰盛大餐来减缓我的压力,效果很明显。
第四,要感谢学院领导彭希哲院长和严峰书记允许我去美国哈佛访学,让我有机缘结识华琛夫妇 (James L. Watson and Rubie S. Watson)、怀默霆 (Martin Whyte) 和傅高义 (Ezra F. Vogel)。
华琛夫妇是我在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学时的导师,他们对我博士论文提出来一系列的有深度的问题使得我彻底重写了我的博士论文,走出了单线进化论的框架,开始尝试面对和处理多元的家庭现状。不仅如此,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细节追问,让我感受到“跨文化”视角的魅力,使我虽然常常处于沮丧中,但是从来不曾熄灭我对我的博士论文的激情。华琛夫妇还介绍我认识了他们的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如 Jeanne Shea, Vanessa Fong, Nicole Newendorp,Eriberto P.,Lozada Jr,张敏等,他们都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给我的论文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这里一并感谢,我相信未来我们彼此之间还会有很多的合作和互相促进。
怀默霆和傅高义每月一次的中国社会学“家庭会议”也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在美国享受了美味的中餐或西点,还得到了很多的学术供养,尤其是给我机会,把我的博士论文作为某次会议的主题,参加者给我的评论,尤其是两位老师的评论和指导对我很有帮助。在这之后,两位老师也一直关心我博士论文的进度。惭愧的是,一直到回国,我还没有完成论文。
在美国的日子里,虽然论文进展不大,但是有关论文的讨论对我回国后形成文字很有帮助,燕京的同仁们: 李若虹、刘志军、王冠玺、魏泉、魏长宝、楚国飞、学愚、朱健刚等领域与社会学、人类学相近的学者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燕京的岁月成为了我成年后最美好的一段记忆,真正是“岁月静好”,以至于我现在还常常怀念。
第五,感谢瞿铁鹏、周大鸣,Carol J. Boyd、Judith Stacey、Deborah Davis、纳日碧力戈、徐安琪、麦岗、张静、周怡、王金玲和郑丹丹等教授,他们每个人都抽出特别的时间就我博士论文的方法和理论对话给了我一定的指导和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第六,我要把我最真挚的感谢给予章平、易臻真和参与者们。易臻真和章平为我引荐了好几位参与者,并且常常陪同我访谈。而那些真正的幕后英雄: 我的访谈对象即参与者们,虽然限于伦理,我无法把他们的名字一一罗列,但是在我的心底,我牢牢记得每一个人的名字、形象和他们的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愿意坦诚心扉和我分享他们故事的参与者才有了这一博士论文的基础。我到现在还记得参与者给我打印体现“三夹板”心声的歌词; 记得参与者详细填表格时的认真劲儿; 记得参与者对我的热情款待.....
最后,我最要感谢也最愧疚面对的是我的家人。我母亲吴根妹三十多年如一日地照顾我,这次不仅承担所有的家务和照顾我儿女的重担,还帮我联系老年访谈者,并且常常向我汇报小区中老年人的心声,让我的研究视角以最方便的方式延伸到老年群体中。我觉得我妈妈完全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研究者,因为她感觉敏锐喜欢学习又擅长交往。而我的父亲沈林坤给了我开朗的性格和总能恢复的信心,并且做到随叫随到,在我写论文的紧要关头丢下工作到上海来帮忙。
我的丈夫商建刚既是我生活的物质保障也是我的精神偶像,他给了我一个舒适的家,让我可以安心做学问而不用管柴米油盐醋; 同时,他在精神上给我很多的指引,让我可以依靠并且能够不断得到提升。如果没有他,我相信我的人生一定不会走得像今天这样从容和潇洒,是他让我一直感觉自己生活在童话世界里。还要感谢他给了我一双可爱的儿女,让我觉得自己如此幸福,人生可以这样满足。
在最后撰写博士论文期间,我的脾气变得很差,感谢我的家人容忍我,并且想尽方法让我心情舒畅。正是因为有家人的宠爱和呵护,导致我竟然在写博士论文期间胖了四斤!
六年时间不算长但是也不算短,从女儿两岁多到现在儿子三岁多,我的人生走过了一个新的阶段,博士论文是我的第三个孩子,虽然有些难产,但好歹生出来了,现在,经过两次推倒重来和若干次修修补补,它成为了一本书,摆在了您的面前。
文章出现的闪光点都来源于师长们的指导,而其中的缺点和不足全部是因为我自身学疏才浅导致的,我负一切责任。
新理念书柜
新理念书柜|《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阎云翔 著 (2012年版)
新理念书柜|《全球化地图——认知当代世界空间》杜兰、马丁等著(2011年版)
新理念书柜|《服务+——关于服务的常识、评断与狂想》袁道唯 著 (2016年版)
新理念书柜|《两只眼看中国资产层》宗寒 著 (2012年版)
新理念书柜|《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李昇明 著 (2014年版)
社会学硕、博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藏书精选|《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著 1994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文化的经济基础》(谢帕德·克拉夫、西奥多·马伯格著1989年版)
藏书精选|《自由、市场与国家》(詹姆斯·布坎南著1989版)
藏书精选|《美国阶级结构》(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著1992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透视:个人主义及其困境》(罗伯特·贝拉等著1992年版 )
藏书精选|《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艾伦·布鲁姆著1994年版)
藏书推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1986年版)
政治学硕、博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藏书精选|《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利普塞特著(1993年版)
藏书精选|《比较现代化》西里尔·E·布莱克编(1996年版)
藏书精选|《当代比较政治学》阿尔蒙德 & 小鲍威尔著(1993年版)
藏书精选|《美国的权势集团》伦纳德·西尔克、马克·西尔克著(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