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孩子提问的9种方式

幼儿的问题千奇百怪,有的时候确实令人难以招架。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用以下不同的方式对待幼儿的提问。

一、直告式。对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要直截了当地作出准确回答,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如有的幼儿问“鸟长着翅膀,鸡也长着翅膀,为什么鸟能飞,鸡不能飞?”这样的问题,教师或者成人直接给予答案即可“鸡原来也是会飞的,后来它的翅膀退化了,它就不能象鸟一样飞了。”

二、观察式。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仔细观察,教给观察的方法,帮助他们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如幼儿问“为什么兔子走路是蹦蹦跳跳的?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兔子的前腿和后腿,引导幼儿发现原来兔子的前后两条腿不一样长,所以兔子走路是蹦蹦跳跳的”

三、比较式。观察事物,找出异同点,使幼儿认识它们各自的特点,在比较中正确认识事物。如幼儿问“为什么蜡纸不怕水?”教师请幼儿比较蜡纸和普通纸之间的区别,使幼儿知道蜡纸上面有蜡,不容易吸水,而普通纸容易吸水,纸很快就湿了。

四、反问式。当幼儿对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后,当他们提出与知识经验相关的问题时,可以反问他们,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五、引发回忆式。对幼儿以前曾经提出的问题,可启发他们回忆,以加强回忆。如“想一想,那天老师是怎么说的?”

六、激发想象式。在回答幼儿问题的同时,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联想更多的事物。老师在回答幼儿“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以后,又向幼儿进一步提出问题“请你想想看,如果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那会怎么样?”

七、引导推理式。对幼儿提出的带有因果关系的疑问,可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幼儿早上来幼儿园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幼儿的院子里到处都是湿的?”教师请幼儿自己动脑筋,幼儿首先提出是不是昨天夜里下雨了?随即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不对,我们来幼儿园的路上看见马路都是干的,没有下雨。”接着他有了新发现,“对了是工人叔叔浇花把地弄湿了。”

八、共同查找式。对一些成人回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向书本求教,向实践求教,向他人求教,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和自主精神。教师可以对幼儿说“老师也不知道,让我回去查查书再来告诉你。”或者“咱们一起来看看百科全书,看看书是怎么说的”

九、存留悬念式。对于一些幼儿难以理解,或成人难以解释的问题,应该采取尊重他们,爱护其好奇心的态度,告诉他们,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努力的学习一定能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说:“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只不过,你现在还小,很多事情你还不明白。等你篚了,学了很多知识以后就懂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