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有严重幻觉的患者自述:我如何恢复正常,走向康复?
在主流精神医学里,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疾病之一。很多人以为得了精神分裂症就意味着治不好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而要看如何理解。
数据统计显示,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75%可达到“临床治愈”,但后续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可能性较高。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80%。(《沈渔邨精神病学》,2018)
而这里说的“临床治愈”是指症状基本消失,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这与社会大众理解的“完全治好了、康复了”“不用再吃药了”不是同一个意思。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
所以,在主流精神科中,一旦患者被确诊精神分裂症,那就意味着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服药。否则很容易导致病情不断加重,丧失社会功能,需要长期住院或反复住院治疗。
那为了尽量降低复发风险,以上说的“长期服药”,在临床实践中很可能是终身服药。这令社会大众形成了一种精神分裂症“难以治愈”的认知。
因此总的来说,如果患者真的得了精神分裂症,最后能实现完全停药和康复的难度是较大的。很多患者、家属对这个诊断感到恐惧、绝望。
但在美国,一名有严重的幻听症状、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埃莉诺·朗登(Eleanor Longden)却实现了停药和康复,还获得了心理学硕士学位。
在TED演讲中,埃莉诺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真实感受。
埃莉诺·朗登的TED演讲,视频来源于网络
埃莉诺是一个活生生的成功例子,她的分享会给很多患者、家属带来希望,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埃莉诺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对康复原因的分析其实并不够客观、深入。这很可能令患者、家属将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康复想得过于简单。
为什么这么说?以下基于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对埃莉诺这个病例谈几点看法。
第一,埃莉诺虽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她有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精神分裂症。
虽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严重、临床案例多,但其实它是所有重大精神疾病综合征中最难定义的一种。
从埃莉诺的叙述来,她长期存在幻听,情绪表达减少(其实是她压抑、隐藏自己的负性情绪)。
而且精神科医生听到她要去播报新闻时,还认为她有妄想(其实是她确实在校内担任的新闻主播员);她无缘无故往助教头上倒水的时候,医生可能认为这就是行为紊乱(其实是她受到了幻听的支配)……
所以如果光看症状,不深究背后的心理活动的话,埃莉诺确实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可是如果考虑了其心理活动的话,她唯一与精神分裂症“沾边”的症状其实只有幻听,后来病情加重时还出现过幻视。
那是不是有了幻觉就一定是精神分裂症?当然不是。抑郁症、双相障碍、毒品成瘾的精神心理障碍都可能伴发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比如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鉴别,主要分别在于病人的认知、情感、行为是否相协调;如果是相协调的,那不应考虑是精神分裂症。
而根据埃莉诺的叙述,她在患病期间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基本是相协调的,只不过她一直带着积极、阳光的“假面具”,长期压抑、隐藏了悲伤、愤怒、烦躁等负性情绪。
换言之,当年给她下诊断的精神科大夫很有可能未认真仔细鉴别,导致了误诊;又或者是当时的精神病学临床认为,只要出现了幻觉妄想就是精神分裂症(我国精神科也有过这个阶段,目前极小部分精神科医生仍持有这样的观念)。当然,还可能有其它埃莉诺没有提及的因素。
所以,根据埃莉诺的叙述,按照现在的诊疗标准,她更准确的诊断很可能是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而且是典型的“微笑型抑郁症”。而不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
这提示我们,如果她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很可能就没有那么顺利。也提示了部分读者,如果我们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未必说明我们就一定是这个病。
第二,埃莉诺的经历证明,幻听与叠加性心理创伤密切相关。
埃莉诺刚出现幻听时,她发现这些声音会不经意地泄漏她隐藏的情绪。这令她恐惧、抗拒,但声音的敌意越来越强,最终演变为命令性幻听。
在这过程中,埃莉诺曾完全丧失了自知力,出现了很多异常的行为。这令她饱受歧视与羞辱,甚至遭受攻击和性侵,形成了很多心理创伤。
埃莉诺说,她接受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无法使她真正摆脱幻听的折磨,反而当她换了一种角度和心态去理解、面对幻听时,她才逐步从痛苦中走出来。
她发现幻听的内容其实与她成长经历中的遭遇有关。“我以前没机会处理那些记忆。像是性创伤、性虐待、愤怒、惭愧、罪恶感和妄自菲薄,那些声音取代了伤痛并把痛苦说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埃莉诺说得很隐晦,但不难看出她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而每每经历时,她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压抑自己,默默忍受。负性情绪和扭曲认知不断累积,演变成精神心理症状。
我们在临床中曾接诊过不少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青少年患者。而在深度催眠下,我们也发现其幻觉、妄想的背后主要是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的病理性记忆。对其创伤进行高效修复后,对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大幅度缓解,甚至很快随之消失了。
还有一个初中生患者俊泓,他经常听到一个声音说自己不行。这很可能源于其母亲总是贬低他,说他不行。
当时他没有机会接受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但其母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积极地改变了家庭教育方式;我也引导这个患者理性对待这个声音,不要被它牵着鼻子走。后来,这个幻听完全消失了。
点击回看俊泓的案例:13岁得了双相并休学,又无法被催眠修复创伤,但这种特殊方法能使他快速复学
因此,希望有幻觉的患者能从中得到启发,在求医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了症状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尝试寻找症状背后的心理创伤,并改变对待幻觉的方式和心态。
埃莉诺病情好转,直到考上心理学硕士时,她的幻听也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她的心理创伤并没有从内隐记忆层面进行修复。但她学会了与其和平共处,令其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甚至从中发现一些自己一直隐藏的情绪。
所以,如果幻听暂时无法消失,或者长期存在,我们可以想办法与其和平共处,带症状生存,甚至不影响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主人公纳什也是一个典型例子。
第三,埃莉诺的康复不能忽视精神科药物治疗的功劳。
埃莉诺出现幻听后,曾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几乎可以肯定这里面包括了抗精神病药。
虽然她认为令其摆脱痛苦的并不是药物,但其实抗精神病药对妄想、幻觉等症状有明显作用,可以快速地控制症状,令患者的自知力有所恢复。否则,病情会迅速恶化,患者很有可能彻底丧失自知力,情绪剧烈波动,表现出我们大众所说“精神错乱”,像“疯子”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旁人的鼓励、打气;所谓的自我疗愈、心理治疗、甚至是像我们这样的高效化心理干预都几乎无法发挥作用。
所以,如果患者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无论诊断是抑郁症、双相障碍还是精神分裂症,都最好先服用精神科药物控制症状。当患者进一步恢复自知力,情绪相对平稳时,再接受心理治疗或创伤修复。
埃莉诺在演讲最后引用了著名心理创伤疗愈专家Peter Levine(《心理创伤疗愈之道》的作者)的一句话:“人类是很特别的生物,与生俱来就有疗愈能力和运用此天赋的智慧。”
他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仅限于在人的外显记忆层面对心理创伤的理解,而且对于症状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而言,我们不能对其自我疗愈的能力过于乐观。否则可能会忍不住指责患者不够努力,或者导致患者自我否定,造成二次伤害。
更重要的是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用更专业、更高效的知识和治疗方法,患者家属用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深入解决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问题,更快、更好、更稳定地走向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