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没办法逼马喝水

图:Georges Seurat

可是那些四五线城市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长期以来受到的周围教育,从中形成的思想和价值观可能就注定了他们不会跳出那个环境去思考,他所接受的生活就是那样,能够想到的生活也就是那样。

上面这段话,是之前的文章《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然后呢?》的一个读者留言。

我说,但人可以有主观能动性。今天在一二线生活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乡镇农村出来的。即便在空间上移动无能为力,互联网还是通的。只不过在小地方会比较孤独。

该读者继续回复道,好嘞!谢谢您,回头发现自己语气很坚硬,但我绝对绝对没有杠的意思。最后一个问题(个人观点),这样的经济撕裂文化撕裂,其实它一直是社会形态(我不知道这个词对不对),这种状态是难以改变的,因为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社会分工或者说社会角色,即便有少数人逆袭,但还是大多数人没办法改变这种状态。

多数人知道的道理太多了。多数人从小就知道要用功读书,但只有少数人在努力。深入到个人,人们会分析出很多可能的原因,家庭条件,父母的重视程度,学校的教学水平,环境的学习氛围等等,似乎都可以构成一个人不愿意好好读书的原因。

环境没有人的时候,是旷野是大自然,所以我们说的环境,是当地人行动的结果。地方上的多数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无事不可不在影响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人与环境相互助力,相辅相成。并且人都是需要归属感,找一定范围内找到位置。归属感带来的是“个人眼里的世界”。

对一个学生来说,学校可以等同于世界,家庭当然也是另一个小世界。对员工来说,所在公司就是一个世界。如胶似漆的恋人眼里,两个人约等于一个世界。人的各种身份都需要一个归属。很难适应学校的人,退休的人,失恋的人,经常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一时间很难适应。

这个世界很大。说起来多么容易,当然很大,书上和电视都有。小时候我就知道在很远的地方有首都北京,但是这种认知只是停留在最浅的一层。

没有互联网之前,人只能选择离开才能见识外面的世界。虽然即便有了互联网,年轻人也应该去更大的地方试试。但至少,互联网是一次机会。

种种原因一个人可能已经很难再离开小县城了,但只要自己愿意,无论想学什么东西,是前所未有的方便。但这的确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旦个人的生活审美趣味与本地的多数人都格格不入之后,生活在哪里就会非常孤独,只想一个人呆着。这对多数人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人很快就会屈服于环境,融入环境。

这么看,又绕回去了,审美趣味最好和生存环境匹配,否则就会很痛苦。

看清趋势,面对现实。这八个字也真是被说烂了吧。但真正做到的也是少数,人总是下意识回避问题,因为逃避一时爽。等逃避足够久之后,为了不至于让认知失调,人就会开始为自己的选择辩护了。高价买的衣服,再丑也觉得美,越看越美。人要跟趋势做对,谁也没办法。顺便再“危言耸听”一下,很多农村都消失了,未来很多县城也会变成大自然。

观念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不过是把马牵到河边,无法也不应该逼迫马喝水。

我的读者地域属性常年不变,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杭(将近50%),对这里的多数文章来说都是一个讽刺,等于是我整天在跟一群已经在一二线城市里拼搏的人说,年轻人,没钱没背景,去一二线城市闯荡吧。多可笑,而那些真正应该听到这些建议的年轻人却无缘看到。

上篇:今天的打工人可能是最不苦的一代

推荐:在北上广奋斗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