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中山篆!
▲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
▲铜山字形器
中山国,
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
因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
它嵌于燕赵之间,
国小而悍勇,
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
在史籍之外,
它另有一个名号:战国八雄,
成为仅次于7个“万乘之国”的“千乘之国”,
是战国史上的一个奇迹。
文博山西之“中山三连击”
▲中山国位置示意图
1974年,
一个寒冷的冬季,
中山国王陵被发现,
珍宝尽出。
其中,
中山王鼎、中山王方壶和中山王圆壶,
分别刻有469字、450字和204字铭文,
记载了中山王世系和中山国史上的重大事件,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合称为“中山三器”。
▲中山三器
2020年8月,
河北省博物院副研究员郝建文
编撰的《战国中山三器铭文》
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以书法部分作为主体,
有三器的照片及其简要说明,
铭文拓片的局部或全部,
以及全部释文。
读者既能看到单字的样貌,
又能对器物本身有更深的体会,
可谓两兼。
▲《战国中山三器铭文》
本期推出的是,
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袁永明
在中国文物报刊发的一篇读后感。
近日,收到了河北博物院郝建文先生编撰的《战国中山三器铭文》一书。披览是书一过,获益良多。当即致电表示祝贺,并聊到书前书后的一些事儿。放下电话,仍觉意犹未尽。索性展笺,谨陈数语,略发拜读之后陋见,亦求稍尽钦敬前辈及同道之鄙意。
众所周知,在汉字发展史中,战国时期列国文字的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差异极大。这种差异固然并非体系的不同,仍旧统属于汉字系统。但就其外在表现而言,与此前的商周文字和此后的秦汉文字相比,缺乏统一性。这一特点,造就了战国文字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而197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出土发现的战国中山国文字,则是战国文字百花园中极为鲜亮的一束花朵。四十多年来,战国中山国文字逐渐从古文字学等学术研究的材料扩展为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对象和创作源泉。这个过程中,考古文博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厥功至伟。
其中,率先摹制中山国出土文字材料的老前辈张守中先生无疑应居首座。他的《中山王厝器文字编》于1981年甫经中华书局推出,即告风行四海,而且其影响远超学术界,逐渐引领了社会上的一股书法新潮,进而战国中山国文字有“中山篆”之名。不过,如今年逾八秩的张守中先生从不以此自矜,只是一贯低调做人行事。
▲中山王厝铁足铜鼎
▲中山王厝铁足铜鼎拓片
战国中山国文字见于铜器、玉器、木器及守丘刻石等物质载体之上,而以著名的“中山三器”(即王厝铁足大鼎、王厝方壶、胤嗣圆壶)最为著名。而诸多习练、创作者的参考资料,除了集体科研成果的考古发掘报告之外,无疑还是相关出版物上披露的那些文字。惜乎这些资料就书法练习而言,无论是拓本、照片还是摹本,普遍字体偏小,有的还比较模糊,不容易由此体会古人书法(包括铭刻/铸)的技法、思想和神韵。如果有一本字帖,该有多好!
正当此时,郝建文先生慨当此任,在短时间内推出《战国中山三器铭文》一书,可谓应时之作。是书以书法部分作为主体,每页上有摹本,中有隶定之字,下有对应文字放大的拓片。拓片上的文字高约寸许,大约为原大的三四倍,笔画格外清晰。有的拓片还是四十多年前文物出土不久由著名学者商承祚先生手拓,可谓弥足珍贵。此外,还有三器的照片及其简要说明,铭文拓片的局部或全部(并附比例尺),以及全部释文。这样的安排,可以使读者既能看到单字的样貌,又能对器物本身有更深的体会,可谓两兼。
▲夔龙饰刻铭铜方壶
▲夔龙饰刻铭铜方壶拓片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就摹本而言,既是创作又非创作,忠于原文是第一要务,断不可另出机杼。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极其不易。没有非凡功力的话,要么走形失真,要么板滞无神。张守中先生多年前曾以七绝一首予以概括:“篆书难写最中山,目秀眉清铁笔传。我辈毛锥摹效苦,三分相像已足观。”张守中先生以临摹多种书体古文字传神、忠实而著称。就连他都有这样的感叹,可想而知这样的挑战会有多大!
为了做好此事,郝建文先生在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领导支持下,走进展厅、深入库房,仔细观摩记录铜器铭文。复以硬笔精心摹写不止一次,前后何止万字。择其善者而成摹本,最终凝为千言。一般而言,以毛笔摹写入手较易,因为毛笔容易表达线条的粗细、转折和变化。而以硬笔则不容易收到良好效果。但通观全篇摹本,逐字交代清楚,点画分明,气韵生动。有的文字,拓片和摹本有所不同。这种区别主要体现为某些装饰性笔画上。拓本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无法表现。经由郝建文先生仔细观察,得以清晰起来。
此外,所录释文采用了最新研究成果,有的字也与以往的隶定有所不同。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要与时俱进。读者尽可以由此而作出采择。总之,郝建文先生的思考,以及临摹过程本身,可想而知付出心力极大,也都是精心研究的产物。即便单就临摹而言,铁画银钩,极具功力,故而不可仅仅视为单纯的技术活儿。
▲胤嗣刻铭铜圆壶
▲胤嗣刻铭铜圆壶拓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文物出版社推出的这本书,装帧设计颇具匠心,采用大12开本,封面衬以王厝方壶铭文拓片,内文采用淡米色护眼纸张,扉页题签则是张守中先生笔力依旧劲健雄强的墨宝,48元的定价也非常友好。文物出版社曾经出版过战国中山国的几部考古报告。《战国中山三器铭文》一书,也可以视为大家与战国中山国文化再续前缘的又一协作成果,堪称佳话。
说来也巧,郝建文先生与战国中山国文字的确有缘。中山三器出土地与他的出生地近在咫尺。相关的考古收获,他在儿时就曾与闻。年方十七的他,一入文博行业,就在发掘战国中山国考古遗存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供职,并有缘接触中山国出土的文物,直接参与相关考古工作,重点从事考古绘图和文物绘图。自幼喜欢书画的他,上班不久就在恩师张守中先生的指导下学习,绘图技艺得以提升。艺术院校的深造也使他如虎添翼。
他曾在河北工艺美术学校、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系统学习,还曾赴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专项研习,专业水平大有精进。十年前,他又转到河北博物院工作,展厅里的文物和展览就是他的工作对象。日日耳濡目染,时时心摹手追。对他而言,《战国中山三器铭文》的问世,可谓既是缘分所致,更是理固宜然。
如今,文物考古事业越来越为众人瞩目。窃以为,郝建文先生精心编撰的《战国中山三器铭文》一书,就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具体尝试。在汉字良好适应信息化大潮的此刻,翻开此书,不仅可以欣赏到文字之美、艺术之美、文明之美,更可以体会我们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血脉当中永恒的基因、不竭的动力和深邃的内涵。最后说一句:喜欢中山篆,学习中山篆,不妨从《战国中山三器铭文》一书开始。
郝建文先生简介
郝建文,1967年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进修,现供职于河北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从事古代壁画临摹研究工作,副研究馆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山王方壶单字高清图(部分)
摄影丨四九山房王荣斌
战国中山国史话
01
中山之名 始见春秋
中山国的前身,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鲜虞”之名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该书记载,周幽王八年(前774)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姓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中山”之名,始见于《左传》。公元前506年春天,刘文公召集各路诸侯谋划征伐楚国,晋大夫荀寅谏言范献子,译为今天的话是:“如今国家危难,诸侯二心,再去袭击敌人,真是太困难了。现在危患又起,中山不服,如我们弃盟取怨,不但无损于楚国,还要失去中山,不如辞却蔡侯的请求。”于是晋国拒绝了蔡侯伐楚的要求,专心对付中山国。晋于公元前505年、公元前504年两次进攻中山国。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
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中山国借机开始介入列国纷争,成为一支助弱抑强、削弱晋国的力量。
▲中山国王厝墓
02
文武建邦 定都顾邑
公元前403年,赵、韩、魏被封为诸侯,形成秦、齐、楚、燕、赵、韩、魏“七雄争霸”的局面。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年轻的中山国正在复兴。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居顾。”时在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人们离开贫瘠的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但武公并不是中山国的第一代国君,据中山王厝墓出土的方壶铭文记载,“惟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说明武公之前还应有中山文公,但史籍无载。
中山武公很有抱负,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好景不长,武公离开了人世,年幼的桓公掌握了国家大权。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同时,中山国落后的习俗也腐蚀和削弱了自身的战斗力。魏国派遣著名将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3年苦战,于公元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3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
▲王厝墓考古发掘现场
03
桓公复国 迁都灵寿
中山国被魏国占领后,“不恤国政”的桓公经过20余年的反思,逐渐成熟起来。他励精图治,积蓄力量,与强大的魏国抗衡,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这一次,桓公在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重建国都,使中山国得到新生。
▲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
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因此赵国在公元前377年、公元前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企图占领中山国。此时的桓公早已改掉旧习,“身勤社稷,行四方,忧劳邦家”,日夜为中山国的强盛操劳。在两次抵御赵国入侵后,他开始率领中山军民修筑防守工事——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中山筑长城。”虽仅有只言片语,却已勾勒出桓公勤勉治国的形象。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桓公去世后,中山成公继位。他继承先祖遗风,继续学习中原先进的社会制度,发展生产力,使国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中山成王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套9个按形体大小递增的铜鼎。铜鼎是古代重要的食器和礼器,按周代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九鼎。中山成王使用九鼎一方面说明战国时“礼崩乐坏”,旧的礼仪制度被打破,各诸侯国王自己都比作天子;另一方面说明中山国国势增强,政治地位提高,也敢于与各诸侯国王一样使用九鼎了。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
公元前327年前后,中山国史上最有作为的国王——王厝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十余年间,中山国国富兵强,先是参与“五国相王”,再是伐燕取得大胜,“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
04
赵国进击 中山亡国
王厝死后,继任的(妾 子)(次 虫) 由于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使中山国国力逐步衰落。
▲错银铜双翼神兽
在对内政策上,中山国非常看重和学习中原各国的养士制度,却忽视了农业生产和军队建设,造成“战士怠于行阵”“农夫惰于田”的现象,兵力日益衰弱,国家逐渐贫穷,亡国成为定势。政治腐败,大臣们勾心斗角,贪污受贿,后宫争权夺宠,也是国力衰败的原因之一。
▲十五连盏铜灯
在对外关系上,中山国在复国初期基本是保持中立地位,不介入其他大国的纷争,并利用魏、齐等大国与赵国的矛盾,制约东、西、南三面接壤的主要敌人赵国,使赵不敢对中山国轻举妄动。然而“五国相王”后,这种中立立场发生了转变。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中山国往往依附一个大国去进攻另一强国,并不断改变依附和进攻的对象。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中山国失去了和平发展的环境,而且四面树敌,孤立了自己。
▲中山古酒
中山国内外交困之日,正是强敌赵国实行“胡服骑射”、国富兵强之时。此时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结成同盟,开始向中山国发起了为时十余年的残酷战争。燕国也趁机进攻中山国,收复旧日的失地。公元前296年,赵军攻破中山国都城义寿,国君出逃到齐国。赵国立尚为中山傀儡。第二年,赵国又将尚迁徙到陕西肤施,一代强国中山国至此灭亡。
选自《中国书法报》276期第3版
▲陶鸟柱盆
▲龙形玉佩
文|袁永明 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