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才女画家朱佩君,一生纯粹于艺术技法的精进

她,蜀中著名才女画家。其作品色调清新,造型严谨,充满生活情趣。她笔下的荷花鲤鱼,作品工整、细致、流畅。朱佩君具有坚实的传统基础,且功力深厚。她画鱼,强调线条的柔韧弹性,富于节奏感,再加上清新的色调,严谨的造型,充分显示出画家在工笔花鸟画方面的精深造诣。

朱佩君(1920.8—1995.1)女。四川成都人。擅长中国画。长期从事国画创作,任成都画院院长。作品有《芙蓉鲤鱼》、《菊花》、《山茶红艳樱花娇》等。

朱佩君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开明士绅家庭,14岁开始便与姐妹们共同跟随堂叔父朱竹修、画家马万里和颜楷夫人邹辛士学习绘画和文学。上世纪40年代,朱家姐妹开始参加蓉城女子书画展览,获得了一定认可,在蜀中美术界有“画坛朱氏七姐妹”之称。

朱佩君的叔父朱懋先酷爱种菊,开辟百亩余园栽培菊花,选育出新品种达千余类,为民国时期成都的艺菊高手。1937年,朱家效法古人编著菊谱,由朱竹修主持进行《余园菊谱》的创作,朱氏姐妹均参与其中。

创作班子采用当时少见的写生方式描绘,计划完成图谱后送法国印刷。张大千称此举“如能流传入世就能成为一派”。后因日本侵略,飞机空袭成都,画事被迫中断。1945年日本投降后,创作班子成员迁回余园,继续绘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余园菊谱》已完成大半。1954年,朱德元帅通过省市领导派人至成都考察朱家姐妹所绘菊花,朱家姐妹选择了八幅精品菊花送到北京,画图一鸣惊人,“画坛七姊妹”一时名声大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程到成都拍摄纪录片。

除了菊花题材和木本花卉鸟雀的题材,芙蓉鲤鱼、雾荷等也是朱佩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这位一生高洁的女先生,似乎特别喜欢与水有关的题材。

1956年,朱佩君创作了一幅《芙蓉鲤鱼》,在参加了四川省和全国展览之后,被送到阿尔巴尼亚展出。这件作品芙蓉从侧面出枝,群鲤游弋其间,在平面的传统绘画中,显现出水与岸的空间关系,虽是写实亦是写虚,构思奇妙。芙蓉以双钩填色的技法为主,鲤鱼则勾、染、罩皆有,凸出朦胧之感。蜀绣大家彭永兴曾将该图式植入蜀绣中,成为蜀绣的经典题材。这件作品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有着扎实工笔画基础的朱佩君,并不满足于仅仅在构图上寻求自己的语言。改革开放后,受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影响,积极追求传统绘画的新突破。她开始尝试将写意画中的某些技法引入工笔画中,注重薄雾缭绕的气氛营造,打破传统双钩填色的桎梏。

1978年,她创作了一幅《雾荷》,用带一点写意性的染色方式突出荷塘雾气缭绕的感觉,颇受好评。之后她又多番改进,力求在这一语言中有着更深入的探索。据不完全统计,朱佩君画《雾荷》30余次,她的这一尝试,也影响了不少后来者。

1984年,文化艺术创作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逐渐繁荣,朱佩君选用了红色天空下飞翔的天鹅展现新时代勃发的生机,《瑞鹄祥云》就此诞生。这件作品不仅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色彩也十分考究。锌白罩染天鹅、纯金粉勾画彩云,背景的红色则采用了纯天然的矿物颜料朱砂、朱磦,这些颜料和技术都是传统院体工笔的经典方法。

同时在云彩和天空的衔接处,通过雾染技法,又让这件作品充满了时代审美特征。在她去世10多年后,《瑞鹄祥云》多次被选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宣传的代表形象之一,在全国各地印发。

1987年开始朱佩君任成都画院院长,直至1994年10月因病无法承担正常工作,改任成都画院名誉院长。从60岁时组织筹备成立画院到她去世,15年里,朱佩君不顾花甲之身,忘我地投入成都画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1995年1月12日,朱佩君因病去世,享年75岁。直至临终前,朱佩君仍念念不忘党的美术事业,念念不忘成都画院的建设和发展。

朱佩君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事业,她为我们留下的背影是多重的,既是站在时代风气之先的“朝社女郎”,也是年少成名的青年艺术工作者,还是两袖清风、兢兢业业的成都画院老院长。朱佩君的背影也是清晰的,她一生都追求纯粹,纯粹于艺术技法的精进,纯粹于艺术求变的探索,也纯粹于促进美术事业的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