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民:“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的作者是陈寅恪先生吗

作者附言:近日读到李乔先生大作《陈寅恪也幽默吗》(《中华读书报》8月23日第9版),非常受益。该文提到陈寅恪先生抗战时期曾作了一副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并赞赏有加。但据我了解,该联应非陈先生所作(集)。笔者恰巧有短文谈及此事,谨此交《中华读书报》发表,以求教与大方之家。短文并非读到李乔先生文章后作,故此也不改变先前的叙述口吻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汪曾祺先生发表了他的散文名篇《跑警报》。该文以从容笔调写吃紧场面,形成极富魅人的张力,这样的功夫非一般人可比,我们暂且不论。只文中随笔引出的两副对联,读后也令人难忘。

  “……这些防空洞不仅表面光洁,有的还用碎石子或碎瓷片嵌出图案,缀成对联。对联大都有新意。我至今记得两副,一副是:'人生几何 恋爱三角’;一副是:'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对联的嵌缀者的闲情逸致是很可叫人佩服的。前一副也许是有感而发,后一副却是记实。”

  这两副联真个精彩。我们这里先来看看后一副:“见机而作”“入土为安”均为国人口中的熟语成句。上句之“机”,大家常用为“机会”,此时指“飞机”也刚好。下句是在有人逝世的特殊场合才用,可这时表达人们躲进防空洞才“安全”的意思也很贴切。

  谁人集出如此精彩好联,汪曾祺先生并没有记出。他只是说:“对联的嵌缀者的闲情逸致是很可叫人佩服的。”可见他也并不清楚“嵌缀者”为谁?随着汪先生这篇《跑警报》流传,对集该联者为谁便有了猜测及说法。渐渐地,集联者指向了大学者陈寅恪。笔者在2000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哲意的沉思》一书中,就读到过这种说法。该书作者为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他在晚年的回忆中记述:“抗战时,他(陈寅恪)不在昆明的时候多。有一短时期他也来了。当然也碰上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离郊区不远的地方,有些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上面盖了一块很厚的木板,人则进入坑内。寅恪看来也是喜欢作对联的,他作了'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的对联。不久以后,他好像是到英国去了一次。”

  金岳霖先生本人也喜好对联,自己曾撰有佳联(譬如他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所作“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等)。故此,他对对联就有兴趣和关注。当时他就在昆明任教,与陈寅恪有联系,所以,他说此联为陈寅恪先生所集,可信度是较高的。

  描述抗日战争期间知识分子活动的《南渡北归》也持此联为陈寅恪所集的观点。作者岳南在书中写道:“当此之时,住在靛花巷史语所楼上的陈寅恪等人,同样遭受敌机轰炸威胁,为了躲避空袭,傅斯年命人在楼前空地挖了一个大土坑,上盖木板以作防空洞之用。但坑里经常水深盈尺。住在三楼的陈寅恪一遇警报,不惜带着椅子坐在水里,一直等到警报解除。为此,陈寅恪曾专门作过一副带有调侃意味的对联:'闻机而坐,入土为安。’'机’,是指日本的飞机,'入土’者,入防空洞也。”岳南还认为,此为“正宗”:“汪(曾祺)氏回忆说,至今自己还记得两副,一副是:'人生几何,恋爱三角’;一副是:'见机而作,入土为安’。后一副显然是抄袭了陈寅恪的诗句……”

  这般引来,无论“见机而作”或其他,应该可以看作陈寅恪先生所制才是。可是,近日笔者在阅读一本书时,却发现集联者其实另有其人。前不久,笔者购到一册《卢前笔记杂钞》(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一版)。卢前也是一位诗词及制联高手。据他记述,抗战之时,他零星记了一点日记,后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留着参考,也可以作为大时代的断代观。”这其中有一节文字,小题目即为“入土为安”。说的是卢前一家在南京之时,为躲避日寇飞机轰炸,最先是加一扇门板,堆两三床棉被在桌子上,全家躲在下面。经过朋友帮助,他在自家院子造了一座可以容20人的“小型地下室”:“与瓦工说好建筑费是八十元,添上五十元的砂和沙袋;第五天的晚上已落成了,于是'窜地洞’成了我们每天必有的工作。我集了两句古语作为地下室的门联,道:'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朋友们反笑我这样的闲情逸致。”

  南京后来陷落,时间在1937年12月。卢前这副集联在此之前完成无疑。那么,除去作为地下室“门联”,他还发表过没有呢?卢前也有说明:“《炮火中流亡记》是在逃亡的道路中信手写成的。二十七(1938)年二月,在武汉曾经发表过。由于王平陵兄的好意,曾得到80元稿费,以这笔稿费帮助我的表兄一家到重庆。”这组《炮火中流亡记》中,就有这篇“入土为安”。可见,此联集于1937年,发表也在1938年2月之前。

  有很好声誉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美]易社强著,饶佳荣译,九州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中记述,包括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合组的西南联大,学生老师大都于1938年三四月份抵达昆明。“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第一批敌机来袭,扔下十颗炸弹……”(见228页)那么,“跑警报”此后才开始。人们制作对联,恐怕还应在此后吧!

  这样看来,这副对联的最初集者,多半是卢前先生。至于传言陈寅恪先生所集,笔者以为,可能性非常有限。由于这副对联上佳,又精短易记,加之其中情形,为大家感同身受,流传起来,无论口头、文字,是非常容易的。笔者以为,这副联陈寅恪先生也许听说过。到了昆明,自己的状态又是一种,所以就有了笑谈式的“闻机而坐”。突出了一个“坐”字,因为这是自己区别他人的地方。当时报纸较少,也许就有人读到,或者听人说起卢前先生的这副集联,感觉好,西南联大学生就将其镶嵌在“防空洞”里。传播开来,想找个“主家”。陈寅恪先生为制联大家,“闻机而坐”又从他处传出,所以,陈先生自然就被当成了该联的制作者。

  所以,笔者以为,这副联的版权,应当归于卢前先生。虽然卢先生本人也许并不在意这个版权问题,但我们还是“物归原主”为是。

(0)

相关推荐

  • 对联创作与批评若干疑似误区的漫谈(6)

    (误区六:联评乱象) 作者:黄   浩 误区六:联评乱象 世界大了,人心散了,眼界宽了,口味杂了.当我们变得有个性,有想法,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于是,各有各的观点,谁也不信谁.谁也不服谁也就成了人间常 ...

  • 明天,你要入土为安

    一年好景君须记,点击蓝字关注我 得到浓丹先生的死讯,我在菜场,家有妇孺,还有几位亲友,中秋节得喝上几盅,买了莲藕排骨青椒豆腐春卷等等,就回家开电脑买票.他在西安,我在武汉,离老家都远.电话里问了他的后 ...

  • 纪录片《先生》—陈寅恪

    纪录片《先生》—陈寅恪

  • 【视频】陈寅恪纪录片:先生

    【视频】陈寅恪纪录片:先生

  • 纪录片《先生》06 陈寅恪

    6 陈寅恪 书读完了,但书是教不完的

  • 西游记》如何给宋诗做注脚 ——钱锺书注释宋诗的一个特点 作者:杨建民

    . <西游记>如何给宋诗做注脚 --钱锺书注释宋诗的一个特点 作者:杨建民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08日 16版) . 古代诗文注释,按一般通则,名物.典故等,当然得 ...

  • 杨建民:郭沫若引发《盘中诗》复原论辩

    郭沫若复原图 唐兰复原图 高敏学复原图 古人复原图 中国诗歌发展长河中,形式方面的探索不算太多.这其中,收入<玉台新咏>中的<盘中诗>堪称特别代表.因为其形式,有着一种游戏的阅 ...

  • 古人也跟帖 杨建民

    北京晚报 | 2021年04月26日 . 古人读书比我们好,我信."无丝竹之乱耳",无声光影电刺激,"头悬梁,锥刺股"地潜心向学,终于基础扎实:学问,尤其古籍经 ...

  • 杨建民:与范用先生通信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出版家范用先生集册保存有与文化圈大家及各界人士的许多通信,经过有心人整理,将共计1800余封书信汇集成<范用存牍>,其中囊括的互有通信者有380余人,名家大家指不胜 ...

  • 钱锺书改文章 杨建民

    . 七字谚语:"先学无情后学戏" . 钱锺书改文章   杨建民 北京晚报 | 2021年05月26日 . 先前的文章名家大家,在他们的作文心得中,一般都有关于修改的介绍.读中外古今 ...

  • 【三江文学】《让陌生人听听你的故事》(组诗)杨建民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1975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 总 编:李聚宽 主     编:墨兰雪 本期编辑 :幸福密码 <仙人掌&g ...

  • 齐白石与陈师曾  杨建民

    齐白石与陈师曾 杨建民 北京晚报 | 2021年06月16日 . 一个人的转折期,大都出现在青年时代.也许艺术的认知不易,转折出现的时间点,也不好判断,进入中年,甚至老年期也未可知.齐白石老人现在当然 ...

  • 杨建民:沈从文家书中的称谓

    沈从文与张兆和 晚年沈从文与张兆和 称呼妻子:从兆和到三三 倘若你看见一封信抬头称为"三姐",自然,落款者不外某"妹妹"或"弟弟",这里一封 ...

  • 跟着《美学散步》走一走 杨建民

    . 跟着<美学散步>走一走 杨建民 北京晚报 | 2021年03月22日 ▌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 写记宗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