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运河,超级大国的奠基石,纽约崛起的支柱

自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历经八年的艰苦抗争,终于让英国于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在建国最初的十多年,美国一直陷在联邦和各州的权力争夺风暴之中,那时的美国给人一种随时有可能分裂覆灭的印象,连美国的开国者们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经过十多年的调和,在联邦和各州的反复搏弈后,美国的制度框架才最终确定下来,国内政治开始走向稳定。

在1783年的和约中,英国除了承认北美十三州独立外,同时也承认阿巴拉契亚山以西,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原英属殖民地归属于美国。19世纪初,稳定下来的美国开始向外扩张。1803年,利用法国在拿破仓战争中的困境,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法国手中购得密西西比河西岸地区路易斯安那。1810-1819年,美国以渗透,武力威胁,以及金钱收卖等方式,从西班牙手中取得佛罗里达地区。1818年,美国取得密西西比河上游原美英争议地区。至此,美国的领土相比建国之初整整扩张了一倍。

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是一个国土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对于美国来说,如何开发和管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成了美国的头等大事。当时的美国,人口和经济仍集中于最初的十三州,尤其是北部的宾夕法尼亚、纽约、马萨诸塞等州。广大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仍是地广人稀。很多地方实际上仍控制在当地土著印第安人的手中,美国只有名义上的领土所有权。

因此对于美国来说,如何剥夺印第安人对土地的控制,实实在在的掌握对当地的统冶;以及如何推动白人向当地移民,加速当地的开发,为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就成了美国的头等大事。但在当时,火车、汽车都还未发明,陆路运输耗时耗力,而且成本高昂。当时从伊利湖畔的布法罗运送一吨货物到纽约,需要100美元,这在当时无疑是天价。因此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如何改善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的交通运输条件,降低人员往来旅费和物流成本,就成了当务之急。

伊利运河计划,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被提出来的。伊利运河的由来已久,在英国殖民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卡瓦拉德·寇登在1724年时提出以哈得逊河支流莫瓦克河为依托,建造一条连接纽约上州众多河流湖泊的运河以通往纽约州西部。寇登提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突破当时法国人对北美洲中西部内陆皮毛交易的垄断,与法国争夺北美内陆地区。后来由于与印第安人的战争,寇登的提议不了了之。

美国独立以后,1784年克里斯多福·寇斯提出利用莫瓦克河建设通往安大略湖的运河,得到不少人支持,但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除了寇斯之外,艾尔卡纳·华森也是早期使用莫华克河谷兴建运河的推动者,在其影响下成立了西部领航公司,促进了莫瓦克河的航运发展。不过伊利运河真正得以兴建,还要等到一位政治家德威特·克林顿的出现。

德威特.克林顿在19世纪三度担任纽约市长(1803-1807,1810-1811,1813-1815),在其第二次担任纽约市长期间,他向纽约州议会提议修建伊利运河,并亲自到华盛顿游说。由于1812年美英战争爆发,其提议未获得支持。美英战争结束后,第三次担任纽约市长的德威特.克林顿再次向州议会提议修建伊利运河。经过多方游说,1816年纽约州议会同意将伊利运河作为州工程项目提供资金,并任命其为运河工程委员会主席。

1817年,德威特.克林顿当选纽约州州长,使其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推动运河的建设,当年运河工程正式动工。其后运河工程虽面临着各种阻力,但在德威特.克林顿的坚定推动和圆滑的政治手腕协调下,运河工程得以顺利推进。1825年,伊利运河全线贯通,工程正式竣工。伊利运河的建成,使纽约与布法罗之间的货运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10,促进了纽约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加速了纽约市的发展。

在19世纪初,纽约的城市人口数量不及波士顿和费城,仅排在第三位。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也不具有优势地位,纽约港的进出口货物只占美国进出口货物总额的9%。纽约也不是像今天一样是美国的金融中心,当时美国的金融中心还在波士顿。运河建成后,纽约迅速发展。1820年纽约与费城的人口数量相当,而到了1860年,纽约人口已经将近是费城的两倍。纽约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份额,也从9%上升到60%以上,还从波士顿的手中夺取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伊利运河推动了五大湖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其成为当时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伊利运河及后续修建的一系列连通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各支流的运河,在美国东北地区形成了密集的水道网络,保证了当地经济开发和商业发展的需要。这些水道便利了五大湖区的铁矿石和阿巴拉契亚山区的煤的开发运输,促进了工业革命在美国东北部的爆发,使其成为美国最早的工业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则为美国最终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说伊利运河是纽约兴盛和美国崛起的奠基石,可谓一点也不为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