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柴米河边记事(之五)无眠之夜的铁牛高冷和兄弟情深||陈亚明

作者:陈亚明

那是1976年的秋季,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水稻收完了,需要耕田进行秋种,当时的知青队,只有一台破旧的手扶拖拉机和一头年岁已高的老水牛。提起这台拖拉机,真让人头痛,隔三差五趴窝,经常需要购买配件修理,每次为了这手扶拖拉机的“生病”罢工,我都要进城去购买各种所需要的配件,这也成为当年队里不小的一笔开支啊。

不巧的是,这次,手扶拖拉机的气缸又一次坏了,拖拉机的核心部分—195型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被拆解开来,瘫在机房,配件暂时买不到,火烧眉毛,真是让人着急恼火!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时可耽误不得!这个事情愁坏了老队长,怎么办呢?

还是副队长史建国有办法:他有一个好朋友陈为民,也是知青,在附近的轮窑大队担任拖拉机驾驶员,那可不是一般的拖拉机,那是东风50型大型拖拉机,马力大,效率高。史建国说:“陈为民是个热心肠的人,非常乐于助人,我们向他求助,也许能成!” 老队长听了很高兴,立即让史去联系。很快,好消息传来,陈为民一口答应,愿意出手相助,而且是义务帮忙,但是,只能在白天他忙完队里的耕田任务后,夜里来加班。大伙一听都乐坏了,立即约好时间,请他来助阵。

那天晚上,陈为民开着那台高大威猛的拖拉机出现在知青队。陈为民,个子不高,长的很壮实,由于整天在田里劳作,皮肤被晒的黝黑,一看就是一位非常踏实稳重的人,没有寒暄,老队长立即做了通宵耕田的相关准备工作。

夜阑人静,大地万物都已进入梦乡,月明星稀,是个好天气。东风50拖拉机在我们的眼中威风八面般立在地上,又高又冷,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就见陈为民豪情万丈地跨上拖拉机,史建国赶紧也上去坐在身旁,不一会,急促剧烈的“突突突”声响起,发动机长嘴里喷出一股浓烟,拖拉机启动了。

陈为民双手紧握拖拉机方向盘扶手,踩着油门,一路“突突”向前挺进。大铁牛后面装配着五道银光闪闪的铁犁,开动时铁犁将泥土翻起,坚硬的泥土在它身后,就像浪花般被翻开。史建国坐在一旁陪着他,因为知道这次耕田需要一整夜时间,他特地准备了四包大运河牌香烟(当年的价格是0.32元一包,在农村属于比较高档的香烟了),隔一段时间就为陈点上一支,边耕田,边聊天、边指挥着耕田的路径,希望尽量耕田到边,毕竟,拖拉机简单划拉两趟,就抵上老水牛辛苦一天啊!

有烟作伴,不至于过度疲倦打瞌睡。其实,史建国也是不吸烟的,为了这次耕田,他特地准备了香烟,自己也陪着抽几根,一夜下来嘴巴苦,头昏,很难受,当时,没有水喝,必须不停地说话,防止两人打瞌睡出事情。拖拉机奔跑着的时候,我和左建立则承担着另外的任务:收完水稻的一块块稻田被田埂分割成横七竖八、大小不等的四边形,为了耕田方便,需要在拖拉机进入大田的时候,将拖拉机的通路打开,就是将拖拉机的必经之地的田埂挖掉,便于拖拉机平稳顺畅通过。为了不打瞌睡,我和小左也准备了一盒香烟,不过不是大运河牌香烟,而是价格更便宜的大铁桥香烟(0.10元一盒)。

我和建立扛着铁锹,非常卖力地挖田埂,这个活非常累人,关键要在拖拉机必经之路上提前将田埂挖开,需要在拖拉机到达之前完成,耽误不得!因此,我们抢时间、争速度埋头挖田埂,很快汗水就湿透了衣背。哈哈,给高冷的东风50铺道平路可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但是,看着陈为民熟稔地驾驶着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随着“轰轰……轰轰……”的响声,一片片土地被庞大的拖拉机犁过后翻起来,刚收割水稻后留下的作物残茬、杂草害虫全被碾碎翻进土里,化作最好的肥料。表层被破坏的土壤,也被深翻到底层。耕过的泥土松软平整,细腻均匀,层次分明,开启了我们来年收成的希望之门。心里非常高兴!

听着轰鸣的马达声,我们忘记了疲劳,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拖拉机手之歌:“铁牛唱哎,马达吼,翻花的土地黑油油,要问开车的是哪一个,我是公社的拖拉机手!操纵杆握在手,意气风发精神抖,肥田沃土我开垦,公社美图亲手绣,胸怀壮志学大寨,改天换地争上游,拖拉机手心欢畅,年年歌唱大丰收!”我不太会唱歌,好在建立兄弟是中学“文艺宣传班”的学生,多才多艺,唱歌,吹笛子拉二胡样样精通,他唱几句,我跟着唱几句,很快就学会了。直到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这首歌!

干活累了、困了,就掏出香烟,点上,我们两人都不会抽烟,但是为了驱赶“瞌睡虫”,也顾不得许多,“装模作样”地叼着烟继续开挖!后来,发现其实抽烟在我们身上根本不起什么解困作用,不但没有减除困乏,还在我的嘴上烫了出个水泡!而且,并没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只觉得香烟的味道又苦又涩,并不香啊!插队几年,好多知青都学会了抽烟,我和建立却没有染上烟瘾,大概就是与那一夜的经历有关吧。虽然香烟不起作用,但唱歌好像还真能提神。于是我们搜肠刮肚,将自己会的不会的,记得不记得歌词的和唱不唱得着调子的歌曲挨个唱一遍,实在想不起唱啥啦就吼几句,哈哈!

就这样,我们挥汗如雨挖田埂,陈为民和史建国一个奋力开拖拉机,另一个千方百计找话题在旁边助威赶瞌睡,四个人配合默契,忙碌了一夜。拖拉机的隆隆马达声和我们不时吼出的歌声混合在一起,在深夜静谧的田野上飘荡到很远很远,歌声、拖拉机的轰鸣声,驱赶了我们的疲劳困意,也让我们几个忘记了衣服汗湿后被秋风吹过带来的寒意。当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一大块40多亩稻田全部被拖拉机翻成了覆盖着泥浪的田野!

早上,好兄弟陈为民又开着拖拉机回去了,等着他的将是新一天的劳作。我们目送他驾驶着拖拉机沿着乡村的道路远去,眼里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却又无以为报,只能在心里一再感叹:辛苦你了,好兄弟啊! 当我们几个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地,顾不上吃早饭,脱下被汗水浸透的破旧衣服,倒头就睡 ,一觉睡到中午,那一觉,睡得真香!

四十多年过去了,史建国念念不忘当年陈为民的兄弟情义,他告诉我,当年坐在拖拉机上耕田其实是非常辛苦的,为了抢时间完成任务,一夜不能停下来休息。拖拉机可不如小汽车那样舒适,夜间耕田颠簸,浑身酸痛,一夜下来,疲惫不堪,骨头像散了架子一样。哈哈,大概大铁牛也认人,想把他颠下吧。陈为民为了这次耕田,做了充分准备,将油加满而来,在忙碌了一天后,不顾疲劳,为我们连轴昼夜奋战,而且属于纯粹帮忙,不要任何报酬,除了这次耕田,后来第二年又来了一次,那次连晚饭都没有吃!史建国告诉我,一直以来这份情谊不能忘记,每每想起,都充满感激感慨,而且都想不出用什么方法去报答当年的这位鼎力相助的好兄弟!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也总是忘不了那次与建立、建国一起并肩通宵挖田的经历,更是忘不了知青陈为民的侠义豪情,当年的他鼎力相助不图任何回报,那种真挚的兄弟情义弥足珍贵,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中。艰苦的生活经历,磨练了我们知青的意志,并肩奋战,也让我们知青兄弟结下了无比深厚的兄弟情谊!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农民的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劳动过程,忙碌艰辛。我们如何敢不珍惜!

附:知青战友们可还记得:

76年,知青杨军考取航校成为飞行员,

前排左起,史建国,杨军,后排左起,陈亚明,张俊,左建立

78年,知青队11名兄弟同时参军。

前排左起董金龙(离世)郭金生、宗卫军、罗建华,

第二排左起,邱洪德、李成忠、史建国、陈亚明,杨光华、

第三排左起左建立,朱文跃、许建平、张俊

左建立拉提琴

和左建立合影

作者简介
往期荐读

▼▼▼

【往事】我的少年回忆(之二)

【往事】我的少年回忆(之一)

面条里的人生况味

筷子和刀叉趣谈

趣谈烤鸭

闲聊中的“中国文化”

柴米河边记事—不堪回望的狗故事

柴米河边记事——水与火的历练

柴米河边记事:小会计

柴米河边记事

那个时代,我们的高考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0)

相关推荐